當下,新能源汽車市場蓬勃發展,超快充技術更是一路「狂飆」。無論是乘用車還是商用車領域,超快充都已成為行業與社會關注的焦點。
5月20日,巨灣技研完成了充電新國標發布後的行業首次公開測試。測試結果表明,基於 800a 國標充電樁,其 xfc 極快充電池在 5%-63% soc 區間充電耗時僅 3 分 58 秒,較兆瓦閃充時間快 62秒;5 分鐘充入 54.54kwh 電量(5%-78% soc),平均充電倍率達 8.8c,超越友商在 1000a 非國標樁上的表現。
2024 年底,大功率充電新國標全面出台。其中,對充電介面的電壓及電流有明確規定,電流上限從250a提升至800a,電壓上限從1000v提升到1500v,該標準覆蓋充電樁槍頭與車載充電插座。此規定綜合考量安全性、成本及能效,既為充電安全預留冗餘空間,又需兼容新舊國標介面,避免因電流提升導致元器件升級成本呈幾何級增長。
在充電新國標行業首次公開測試中,巨灣技研已量產的成熟電池產品通過軟體升級實現了性能躍升。搭載該電池的 2022 款 aion v plus 車型,經軟體升級後,0-80% soc 區間持續平均倍率超 8c,20%-70% soc 區間可突破更高倍率。
也就是說,基於充電新國際,巨灣技研已量產的超充電池產品經過軟體迭代後性能大幅提升,相較於行業領先水平仍保留一定優勢。
巨灣技研測試數據
巨灣技研總裁裴鋒認為,超快充將成為電動車的標配,正如手動擋升級為自動擋一樣,"無超充,不電動" 的時代正在加速到來。800a是當前我國直流充電介面電流能力的穩妥規定,其中包含著安全性、成本問題及提升功效的綜合考量。
他說道,巨灣技研在產品研發過程中始終將場景需求納入重要的考量範疇,以高標準技術打造卓越的硬體性能。此次充電新國標的升級,巨灣電池更是展現出獨特優勢,只需實施軟體更新,便能充分釋放硬體所蘊含的強勁性能。以真正實現 "技術平權,共享科技之美"為目標,巨灣技研正在開發更具有市場競爭力的xfc 極快充電池產品,即將量產上市。
在技術層面,巨灣 xfc 極快充電池減少對峰值功率的關注,強調恆定、可持續性的充電功率。
裴鋒認為,0-80%soc快充區間是否能全過程高功率超充是檢驗超快充的硬核標準,做到全域恆功率超充才是真超充。巨灣xfc極快充電池具備峰值16c的能力,但採用全程恆流充電策略,測試中均值倍率穩定在 8.8c。相對的,一些超充電池採用非恆流充電策略,最初短期峰值電流為1000a,充電倍率達到10c,甚至更高,隨後c率持續下降。這種充電策略峰值上限高,需要更大更貴或非標的充電樁,車身上的充電插座也是非標的,導致適用性受限。
在具備超高倍率的同時,憑藉先進的材料工藝和創新的結構設計,巨灣xfc極快充/超快充還具備長壽命的特點。據介紹,其常溫超快充循環圈數高達3000次,且在頻繁的超充使用過程中,電池衰減程度小,能始終維持穩定的性能輸出,長期使用的可靠性更有保障。
在測試現場,巨灣技研還展示了目前在電池健康監測平台後台,行駛里程最長的巨灣電池包里程數已超過31萬公里,且狀態良好,衰減程度低於5%。
超快充電池對於製造工序有著苛刻的精度及可靠性要求。巨灣技研正加速推進高端產能建設,巨灣技研超快充動力電池專業工廠於2022年5月啟動建設,2024年已實現全面投產,標誌著巨灣率先成為實現超快充/極快充動力電池規模化量產的企業。
在適應充電新國標加速推動超充普及的同時,巨灣技研在先進新材料、下一代新型儲能器件等硬核、高端、前沿的科技領域也儲備了豐厚技術,實現了一系列創新突破。
據介紹,巨灣技研正在圍繞高能密和高倍率雙體系研發新一代固態電池技術,其最高能量密能達到450wh/kg,最高充電倍率達到6c。
裴鋒說,目前巨灣技研已獲得了國家級重大項目支持,成為「固態電池複合固態電解質研發與產業化生產」承接單位,有望在3-5 年內實現「超快充+高能量密度」的雙重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