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揚州市民尹先生向現代快報(報料熱線:025—96060;報料郵箱:[email protected])反映,他通過當地乳企江蘇維揚乳業有限公司的微信小程序,為家住郊區的老母親訂購了牛奶,沒想到才送了半個多月,乳企就要求他補繳每瓶0.3元的配送費。尹先生認為自己下單時並沒有標明要收取配送費,拒絕了該要求。沒想到乳企停止送奶,並退回了剩餘的訂奶款。5月6日,該企業品牌部門的工作人員告訴現代快報記者,是消費者利用了公司小程序的漏洞。
消費者:訂購牛奶遭企業單方面退款
尹先生的母親今年85歲,住在揚州市邗江區方巷鎮黃珏社區,今年老太太生了一場病,身體大不如從前,尹先生便想著訂牛奶給母親補補身子。2月26日,尹先生通過維揚乳業的微信小程序,下單了一個月的巴氏鮮奶,「當時訂的時候是2.9元一瓶。」從3月1日開始,牛奶正常送到了老太太家中。「喝了一段時間,我母親喝得蠻好的,我就又加訂了三個月。」
沒想到就是尹先生的這次加訂,給他帶來了麻煩。「下單後沒多久,我就收到了維揚乳業客服的電話,說要我每瓶加3毛錢的配送費。」尹先生對此非常不解,「我下單的時候沒有說明有配送費,而且已經送了半個多月,也沒有要我付配送費,怎麼突然就出現了配送費呢?」尹先生拒絕了對方要求,「我當時說,即使要加配送費,也應該先把我現在的訂單送完,後面續訂再加配送費。」
讓尹先生沒想到的是,維揚乳業停止了牛奶的配送,並在3月19日將第二筆訂單的261元退到了尹先生的賬戶。對此,尹先生覺得維揚乳業侵犯了他作為消費者的權益,「維揚乳業以在農村需要加價為由單方面退款,這種行為不符合雙方最初的合同約定。」
為此,尹先生向揚州市和廣陵區市場監管部門進行了投訴,「工作人員也進行了調解,但是沒有什麼結果。」3月31日,維揚乳業將第一筆訂單剩餘的37.7元退回了尹先生的賬戶。
乳企:消費者利用小程序漏洞未交配送費
現代快報記者聯繫了維揚乳業有限公司,該公司品牌部門的工作人員嚴女士表示,尹先生髮現了公司小程序的漏洞。
「他發現在改地址以後,價格沒有改。」嚴女士稱,尹先生用鄉村的地址享受了城市的價格,由於在小程序下單後就直接分配給了附近的奶站,因此在送了一段時間後,黃珏片區的送奶工在結賬時,才發現尹先生的訂單沒有收取配送費。事後公司也多次與尹先生進行協商,並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案,但最終沒有協調成功。對於退款,嚴女士表示第二筆訂單還沒有生效所以就直接退款了,而第一筆訂單則是因為送奶工不願意再送,所以只能退款。
而尹先生則否認了嚴女士關於修改地址的說法,他表示,如果維揚乳業認為農村派送存在特殊情況需要加價,也應當在消費者下單前明確告知相關加價規則,而不是在派送了17天後才提出。其單方面退款的行為屬於擅自變更和解除合同,應該算構成違約。
律師:企業行為屬違約
北京市隆安(揚州)律師事務所高錦嶺律師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通過小程序下單的行為符合法律規定的合同訂立形式,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因此,商家單方面取消訂單,違反了與消費者之間的合同約定,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同時,高錦嶺表示,如果確實存在誤解等情況,雙方可以通過協商一致或者起訴至法院解決。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顧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