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師紅利』正帶來巨大回報,任何地方都可能出現突破創新」

2025年03月25日12:20:20 科技 2466

【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中國科技人才崛起正悄然改變著世界科技發展格局。「中國正從『工程師紅利』中收穫巨大回報。」彭博社3月24日以此為題發文指出,中國政府重視高等教育,推動了工程師人才的培養,過去20多年裡工程師數量大幅增加,龐大的人才庫使中國在科技創新方面有了更大的突破機會。同時,中國工程師還具有年齡結構優勢,人力成本僅為美國的八分之一,美國科技行業面臨著中國帶來的結構性挑戰。

彭博社稱,隨著中國人工智慧模型deepseek橫空出世,對中國經濟的「擔憂」已然煙消雲散。如今讓投資者們津津樂道的,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如何能夠挑戰美國,並對其技術主導地位發起衝擊。人們普遍認為,中國的「工程師紅利」開始帶來回報。

「中國『工程師紅利』正帶來巨大回報,任何地方都可能出現突破創新」 - 天天要聞

2024年10月28日,光谷機器人生態創新中心機甲機器人比賽場,一場機甲機器人比賽正在激烈進行。 視覺中國

中國已經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工程教育體系。工程師總量從2000年的521.0萬人增加到2020年的1765.3萬人,年均增速為6.3%,工程師佔整體勞動力的比重也由2000年的0.71%上升到了2020年的2.23%。

「這種人才儲備有助於國家拓展生產可能性邊界,這是普遍的看法。」文章說,從某種程度上看,deepseek 的出現並不令人意外。規模是很重要的,僅龐大的人才庫就使中國有更好的機會實現突破。

據保爾森基金會內部智庫macropolo的數據,2022年,全球排名前20%的頂級人工智慧研究人員中,有47%在中國完成了本科學業,遠高於美國的18%。去年,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編製的創新指標數量方面,中國僅次於新加坡和美國,排名第三。

這也意味著中國的任何地區都可能出現創新突破。中國人工智慧企業「深度求索」就是一個例子,它並非誕生於北京的清華大學,其創始人梁文鋒畢業於浙江大學,雖說也是知名學府,但絕非中國的哈佛。今年3月,又一家中國企業manus ai推出了一款能夠執行股票分析和簡歷篩選等複雜任務的先進產品,再次引發了人們對美國在人工智慧領域領先地位的質疑,其首席執行官肖弘畢業於武漢的華中科技大學,知名度更低。

「中國『工程師紅利』正帶來巨大回報,任何地方都可能出現突破創新」 - 天天要聞

深度求索創始人梁文鋒 視頻截圖

再看看初創企業宇樹科技,其「功夫機器人」在中美類人機器人競賽中處於領先地位,但公司創始人王興興研究生階段只是就讀上海的一所本地大學。換句話說,判斷中國能取得怎樣的成就不能只看前1%的頂尖人才。如今,來自排名較低的大學、生活在較小城市的畢業生也帶來了令人矚目的創新成果。

更重要的是,中國還擁有成本優勢。根據開源證券彙編的數據,中國工程師中有44%的人不到30歲,而在美國這一比例僅為20%,中國研究人員的薪資成本僅約為美國的八分之一。如今,中國本科院校錄取率達到了40%,而在2000年僅為 10%。與此同時,工程學已成為研究生階段最受歡迎的專業之一。

文章稱,在人口規模萎縮的當下,這對中國而言是個好消息,工程師群體的發展預示著一種新的增長模式。

中國的勞動力正在迅速老齡化,與東南亞相比,中國傳統出口產品如智能手機和服裝的工資成本已經過高。但工程師仍然年輕、成本低且數量充足。因此,他們為中國創造了新的可能性,甚至可能在生物技術、類人機器人和人工智慧應用的發展方面與西方一較高下。

「中國將加倍努力發展工程人才庫,以尋求新的增長源。」文章最後提醒,那些看好美國科技的人需要考慮中國帶來的結構性挑戰:中國會像在服裝和家居用品領域那樣顛覆科技領域嗎?

香港英文媒體《南華早報》早前注意到,今年1月在廣東深圳發布的一份最新報告顯示,中國全球高層次科技人才的數量首次超過美國。

這份《全球高層次科技人才態勢報告》發現,過去五年,全球高層次科技人才格局歷經深刻變革,中美兩國始終佔據主導地位,但人才佔比走勢截然相反。報告顯示,美國高層次科技人才數量從2020年的36599人逐年下滑至2024年的31781人,在全球人才庫中佔比從32.8%降至27.3%。而中國頂尖科學家人數從18805人飆升至32511人,全球份額佔比從16.9%躍升至近28%,躍居全球首位。

港媒指出,和這份報告的發現類似,還有不少分析結果都表明,近年來中美兩國的科研實力正在發生變化。

2023年,科技部直屬的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顯示,我國各學科最具影響力期刊論文數量首次超越美國,升至全球第一。高水平國際期刊論文數量及被引用次數也都位居世界首位。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員殷宗軍對《南華早報》說,這一趨勢並不奇怪,早在幾年前就已初顯跡象。「這表明,中國在頂級科學期刊上的貢獻越來越接近美國。從經濟到國防科技再到科學,中國近年來取得的進步是全方位的。」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小米SU7讓「智駕平權」徹底泡湯 - 天天要聞

小米SU7讓「智駕平權」徹底泡湯

上一周車圈最熱門的事件就是小米SU7的事故,身邊人藉此次事故問我小米汽車如何,我說非常好,至少在所有新能源車之中是最靠譜最安全的。因為這個事故不賴小米,或者說這次事故源於對智駕「無腦依賴」的人群。
25款賓士S級發布,能比蔚來ET9強? - 天天要聞

25款賓士S級發布,能比蔚來ET9強?

賓士日前於官方網站上正式公布了 2025 年款 S-Class 車系的車型更新,內容包含了 Drive Pilot 主動輔助駕駛機能的強化、Manufaktur 特別訂製增加了新車色及內飾訂製選項,同時亦強化了信息娛樂系統的科技智能表現,藉此持續提升 S-Cl
2代氫燃料電池新車發布,現代放棄電動車了? - 天天要聞

2代氫燃料電池新車發布,現代放棄電動車了?

現代於 2024 年 10 月舉辦的於韓國首爾 Clearly Committed 活動上,曾首度發表了 Initium 氫燃料電池(FCEV)概念車,不僅揭露品牌全新設計語言,亦預告 2025 年上半年將推出的新一代 FCEV 量產車。UCAR 採訪團隊亦前
大改款森林人發布,還是熟悉的味道 - 天天要聞

大改款森林人發布,還是熟悉的味道

第 6 代大改款斯巴魯森林人最早於 2023 年洛杉磯車展首演,美規車型先後透過自然吸氣、Hybrid 動力與市場進行溝通。近日斯巴魯原廠透過日本官網揭露全新日規森林人的上市信息,預告將推出 2 種動力、6 種車型,以及 STI Sport 等豐富套件。
4月新車扎堆,有快有大又有便宜實惠的! - 天天要聞

4月新車扎堆,有快有大又有便宜實惠的!

2025年第一季度已經過去了,馬上又迎來了新一季度,從各大車企公布的信息來看,多款新車會來,適逢兩年一度的上海車展將開幕,相信各大車企都會把自家今年的重磅新車放在這個時候。那事不宜遲,馬上跟老司機來看看4月有哪些重磅新車。
樂道 L90 官方諜照發布!計劃 2025 上海車展亮相 - 天天要聞

樂道 L90 官方諜照發布!計劃 2025 上海車展亮相

4 月 3 日,樂道品牌官方發布了旗下 L90 車型的諜照,新車計劃於 2025 年 4 月上海車展正式亮相,這一消息在車迷圈引發了熱烈討論。作為樂道品牌第二款重磅車型,L90 承載了消費者對高品質出行的期待。如果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來了解一下。
長安啟源Q07正式預售,13.98萬元起,預訂可享7重先享禮 - 天天要聞

長安啟源Q07正式預售,13.98萬元起,預訂可享7重先享禮

3月31日,長安啟源Q07先享預訂發布會在雲南大理舉行,「全家人的智能SUV」——長安啟源Q07正式開啟預售,預售價13.98萬元起,共推出5個版本,並首發月華銀限定色,為不同需求的家庭用戶提供自由選擇,更有7重先享預訂專屬好禮,大訂用戶可享「大訂1999抵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