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3月21日(小新)根據法國消費者協會UFC-Que Choisir的最新調查顯示,運營商在為客戶推薦手機套餐時,存在嚴重的誤導性行為。

在最新發布的《消費觀察報告》中,UFC-Que Choisir批評了法國幾大運營商的銷售行為。調查採用了「神秘顧客」測試法,模擬客戶進店為12歲兒童選擇無流量的手機套餐,結果發現有43%的銷售人員推薦了價格更高或完全不適合的套餐。
【Free Mobile 和 La Poste Mobile成「差生」】
其中表現最差的是La Poste Mobile(法國郵政旗下的運營商,隸屬於Bouygues Telecom),在55%的案例中沒有推薦合適的套餐。
Free Mobile同樣表現不佳,其門店銷售在近一半的情況下推薦了8.99歐元/月(首年)起步、次年漲至19.99歐元的套餐,「而事實上,2歐元/月的套餐就已足夠」,UFC-Que Choisir質疑道。
Orange則被指出是「價格最貴」的運營商,銷售推薦的套餐月均價格為12.47歐元,而實際上有8.99歐元/月,甚至前6個月僅需2.99歐元的優惠套餐。
【隱藏費用、強推高價機】
更嚴重的是,超過一半的情況下,銷售並未主動告知客戶諸如SIM卡等額外收費。
報告還引用了多名消費者的投訴。例如,一位來自諾曼底的退休老人在Bouygues Telecom門店被推薦購買了一款300多歐元的高價手機和一個捆綁著漲價條款的套餐。由於對合同細節不清楚,他還是簽約了。
此外,SFR多家門店也被指出存在類似問題,部分銷售直接推薦200GB、20歐元/月的大流量套餐,卻沒有主動說明其它更便宜的選項。
UFC-Que Choisir表示,這些不良行為背後,往往與「運營商對銷售人員設定的激進業績目標」有關。一些套餐存在高額提成,因此銷售人員傾向於推薦高價產品,即使客戶其實有更划算的選擇。
UFC-Que Choisir提醒,消費者在前往門店或聯繫運營商前,最好先通過獨立比價網站等方式比較套餐。「尤其要注意,簽約後,消費者無權撤銷合同」,協會警告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