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清楚的記得,十幾年前朋友花了20多萬買的別克君威。
當年的君威,是典型的B+級選手,雖然尺寸沒有比雅閣、凱美瑞大,但別克的性能、用料、內飾做工表現一直都是行業的主流水準。
同樣的預算,當時可以買到一台豐田皇冠。

但就在昨天,別克發布了君威的全新價格,25T車型官方指導價10.69萬,28T價格12.39萬,這個價格是全網一口價。
不管「有沒有熟人」,線上、線下,4S店還是汽貿,價格都一樣。
一口價成了別克品牌在這個時代生存的核心動力,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所有的合資車都陷入到了價格混亂的怪圈中。

只要談談,價格還能再低,買車的消費者非常心累。
一口價能解決很多問題,讓買車不再內耗,而且10萬出頭的君威,的確非常強,用料絲毫不比當年的20多萬產品差。
比如說全新的1.5T動力系統,馬力更大、油耗更低,而且匹配變速箱的策略更加成熟,可靠性增加、故障率降低。
同時,科技配置豐富、尺寸大、後排空間寬敞,操控表現力很強。

所以至今我也沒有想清楚,為什麼在產品上做的這麼飽滿的別克君威,今天的定價只要10萬開頭,如果你拿著置換補貼名額去購買別克君威,還能再減1萬,9萬多買全新君威。
當然,去年君威的價格也很低了,但基本上穩定在11萬出頭,而且購車渠道比較複雜,存在不安全問題。
今年的10.69萬,一個是車源乾淨、無任何風險,同時也不是庫存車,就是全新靠譜的商品車。

如果只是日常代步使用,其實10.69萬的別克君威完全夠用,其產品力分析之後非常舒服:
1、尺寸超過4米9,油車的大尺寸是真的大空間,要比同級別的電車更舒服,電車需要給電池包留空間,油車只需要給油箱挪位置。
所以君威的後排、後備箱空間表現,是典型的中級甚至中大型車標準,即便是滿載、長途,體驗感也不會差。

2、配置足夠豐富,6氣囊、LED燈光系統、天窗、8英寸中控屏、Carplay、多功能方向盤、換擋撥片、電動座椅、自動空調等等。
這些配置日常使用完全冗餘,至少對於家用車來說,不差勁。
3、1.5T發動機,最大馬力169Ps,縱然無法和電車比加速,但油車勝在耐用上,而且嚴格意義上來說,9秒的加速能力並沒有那麼慢,日常代步完全夠用。

唯一的缺點,可能就是無法享受到新能源車免購置稅、不限行的優勢,但從一台家用車的基本屬性來看,中級車該有的價值別克君威一樣不少。
本質上來說,其是按照20萬標準來生產的,但在如今極其內卷的市場中被迫降價,就是為了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