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及全民智駕的發布會開完,比亞迪的單車成交價就在不斷上漲。
「2024年,承擔銷量的就是榮耀版的低配,但現在不是了」,隨著帶有智駕的21款新車陸續到達比亞迪王朝和海洋網的4S店,多家銷售渠道里,都給出了相同的反饋。
「2月10月-16日的那周里,我接了6個盲定,全都是中配起步」,吳傑大年初五就從老家回到了北京開始工作,本來他預計,今年開年照著2024年同期那麼卷,車會很難賣。但沒想到,智駕版這麼一推出,再加上老款車型的清庫,2月的收入其實很超出預期。

進入2025年至今,關於價格戰的討論熱度,比2023年和2024年同期,低了太多。
所有的市場都是同理,一旦遭遇技術和消費需求的變革期,頭部企業開始連續且頻繁的爭搶市場份額時。價格之間的不斷下探就會發生,而當佔據了市場近19%(2024年數據)的比亞迪開始停止暴力卷價格之後,整個汽車行業對價格戰的競爭也就順勢出現了調整的空間。
北京車展之前,智駕戰基本打停了價格戰
「9.38萬元的版本更好賣了,有智駕、配置變高了,而且更多的人去看9.98萬元的秦L了」。在2024年,吳傑賣出的車裡,有85%以上是榮耀版車型的入門版本,對於秦PLUS來說就是7.98萬元的版本。

但現在,因為上了智駕系統,7.98萬元的版本需要選裝,而且2025款在配置上也是中配以上的版本更加實惠,所以在終端的銷售佔比里,更高價格的車型反而變得更暢銷。

所以,雖然吳傑所在的是北京這個限購的非典型市場,卻能與他全國的很多同行一樣,銷售的整體趨勢發生了轉變。例如,他在山東和河南的同行,比亞迪的銷量王牌市場里,也在發生這種新的波動。

從春節假期結束至今,一眾頭部車企在價格競賽上的打法已經較2023年和2024年有了明顯的轉向。特斯拉開年給出了Model 3補貼8000元保險的政策,以及5年0息政策的延續。後續,多家車企開始跟進相關金融政策優惠,阿維塔給到全系車型1萬元優惠加3年0息的政策,智己L6給到5年0息政策,紅旗也跟上了5年0息政策,以及蔚來、星途等等分別跟進5年0息政策。甚至是,風頭正盛已經扭虧為盈,且手握大量其他車型訂單的鴻蒙智行,也通過智界新S7,給出了3年0息、5年低息的政策。

誠然,大量車企推出5年0息的政策,也是為了爭搶銷量而來的價格戰。但,這種打法帶給消費者的體感烈度明顯變低,而且因為還款的時間是3-5年,之中也就有了更多的操作空間。以小鵬X9為例,5年0息的政策,小鵬官方的最高貼息金額在5.7萬元,就相當於變相的降價。

不過,因為條款中往往有著「2年內提前還貸要交違約金,2年後可提前還貸」的條款。再加之,很多20萬元以上的車型,因為此類政策成功的把入門價格最低門檻降到了8萬元左右,這就很好的刺激到了用戶購買,也讓車企的壓力相比2023年和2024年直接降價,明顯輕鬆了不少。

譬如,僅以比亞迪的相關車型為參照物。暢銷車型宋PLUS DM-i在2024年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店端的優惠幅度在3000-5000元,在12月底的沖涼階段,官方給到過純電版本限時1萬元的優惠幅度。而2025年引入智駕版本至今,宋PLUS DM-i是平價無優惠銷售。

再比如比亞迪漢也是如此,在全民智駕發布會之前,車輛在終端有1萬元左右的優惠幅度,裸車最低15.58萬元左右。而當全系標配智駕之後,車輛以16.88萬元平價銷售,而且截止目前訂單走勢不錯。

相比2024年時,榮耀版直接相比冠軍版,把很多車型的價格區間下探了1萬元甚至更多的狀態,眼前各家車企顯然輕鬆了不少。
價格戰的關鍵詞是戰,價格上單純關於數字的競爭顯然烈度發生了降低,於是價格戰也就有了偃旗息鼓的意思。當然,我們都知道,這並不是意味著降價會結束,而是逐漸變得有跡可循,畢竟再持續下去,車企的生存要打個問號。

而到了北京車展,價格戰會重複開打,但終端降價戰的潛力不大,同時,新車定價的價格戰方面,也預計不會有太大的空間。因為,每個細分市場的價格戰,都是因為頭部車企下探,其他車企生存空間受到擠壓而發生。但接下來,頭部車企們不論從意願還是能力上,都在變換思路。
後半年走勢里,智駕可能帶來小幅度降價
截止目前,很多車企都在眼前的空窗期里,進行著相關的喘息與回血。價格短時間趨於了穩定,比如知名度極高的一汽豐田卡羅拉,目前在多地的銷售方式已經趨於直營。

即,當用戶到店想要購買時,在線上完成銷售,具體的價格和促銷優惠等並不涉及與4S店之間的砍價。進入2025年之後,豐田的4S店體系也開始像吉利等國產車的油車銷售方式來調整。
畢竟,如果以之前的廠家製造再批發給4S店做庫存,4S店被迫繼續降價來跟進價格戰,這樣的惡性循環模式正在被更多的車企所打破。

對比來看,廣汽豐田也同樣給出了鋒蘭達和威蘭達,8.98萬元、12.98萬元的一口價活動,直接擠出了4S店之前的砍價空間,基本觸達了底價。所以大致的局面是,傳統車企自己基本擠乾淨了燃油車價格的水分,燃油車進入2025年祭出限時一口價政策的包括,上汽大眾、一汽-大眾、上汽通用、一汽豐田、廣汽豐田、東風日產、奇瑞、吉利。

價格主動探底,解放4S店束縛,於是價格趨於穩定。新能源車型則是另一個局面,因為比亞迪、長安已經實質性的推進普及智駕,吉利、奇瑞都會在3月召開大型發布會宣布關於智駕和AI的下一步進展。再加之,長城雖然還沒有召開相應的發布會,但它分別通過魏牌高山、二代梟龍MAX等,宣布了自己高階智駕的實質性推進。

而至於後續,隨著高階智駕逐步從新鮮玩意,轉變成大量的普及項,可以預見的是,車價會有一定幅度的下探,但是否能超越2023年和2024年的價格戰動輒到達賠錢賣車的幅度,這預計不會發生。
從智駕頭部車企的新車規劃,就能找到之中的端倪。
華為鴻蒙智行、理想、小鵬,這3家帶有高階智駕技術的2025年新車計劃來看,三者的選擇全都是進一步上浮價格,或使用類似比亞迪的增配但價格不變。

先從鴻蒙智行來看,預計將推出6款新車,包括問界M9、問界M8、新問界M7、尊界S800、享界S9的增程版以及智界R9。從車型定位上,最入門的車型是新問界M7,目前的起售價是24.98萬元。
「預計是漲價,因為智界R7同樣推出了增程,價格也是24.98萬元,為了拉開差距,減少內耗,所以要增配再向上」,一位接近鴻蒙智行的人士這樣判斷走勢。其餘的車型里,問界M8預計價格在40萬元左右,享界S9增程版雖然預計比純電版價格會下探,但目前純電版39.98萬元的起售價以及華為的光環,也讓它的起步價預計在35萬元左右。

尊界S800就不用多說了,百萬元的宣傳語境,可能是中國車市裡第一款支持L3級別自動駕駛功能的旗艦轎車,華為四界在汽車領域都是向上走的趨勢。
理想也是同樣如此,按照最新的發展規劃來看,L系列的6款車型,年度改款的更新都是補強邏輯。包括智能座艙上,進一步升級到8295晶元。另外,智駕系統,也會預計全部配備激光雷達,不再像現款那樣,PRO版本預計將裝備城區NOA。

且,根據目前掌握的消息,理想正在考慮L系列改款時,增配但不變價。
不過,也有另一種考慮是,隨著純電的i系列推出,為了更好的和市場里已經存在的車型,尤其是特斯拉Model Y充分競爭,增程版可能會調整價格,為純電i系列讓出空間。
小鵬,也同樣是向上漲的狀態。何小鵬在2月中下旬的出海活動上,預告了馬上要發布小鵬G6、小鵬G9的改款信息,以及被寄予厚望,可能是下一個銷量擔當的小鵬G7。

上述3款車,都會複製目前小鵬P7+和MONA M03的成功路徑。即,不像之前一樣把底盤、懸掛等硬體堆滿,而是充分釋放AI、大空間、智能駕駛等方面的溢價。以新款小鵬G6為例,已經確定的會是激光雷達被取消,預計換上新的5C電池、新電機、帶上智駕燈,同時四驅版本可能會取消。
為了追逐銷量,預計定位略高於同平台的小鵬P7+,可能是19萬元左右起售。也就是說,雖然指導價下探,但卻能比現在優惠後的終端價格上漲接近1.5萬元。而如果定價20萬元起步,則比現款終端優惠後上漲2.5萬元左右。
寫在最後:
如此看來,2024年年末會議上指出的新方向「防止內卷式競爭」,已經在汽車圈裡逐漸變為現實。當然,這也不僅僅是政策的指導性,更是因為價格戰卷到盡頭,當很多車企出現賠錢賣車的情況後,不可持續。
有幾家國產集團類車企的高管已經對此進行了總結,價格戰卷到下一步,就是技術戰。而新技術上車,帶來的成本上漲也是短期內難下探的主因,需要更多時間來進行分攤。
至於北京車展會不會是一個價格戰重新回歸的節點,其實只能討論可能性。確實,有零跑這類車企可能造出半價的理想L9,但因為客戶群體的差異很大,其實二者互相影響也是有限。
所以當前,好消息是,智駕戰一定程度上讓降價戰發生了暫停,但,當越來越多的車企都能以較低成本拿下智駕技術之後,價格戰顯然會再次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