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里,無論如何也無法將程序員與作家聯繫到一起,程序員讓人感覺邏輯思維強同時又沉默寡言,而作家是感性的,他們浪漫又熱情,敏感又細膩。所以說,當有這樣一本港台小說,搭配了「文學、編程」兩種屬性,充斥了程序、科幻等複雜多變的元素的作品出現在眼前時,難免有種超乎認知的錯亂感。
《遊戲自黑暗》是台灣作家李奕樵的作品,李奕樵的職業是軟體程序員,也是一名作家,作為一名畢業於數學系的純理科生,李奕樵曾經多次斬獲文學獎項,是一名全能型新生代作家。或許是出於職業的習慣,李奕樵還專門為本書編寫了一套編程AI百問百答,讓理性的思維與感性的情感在現實中融合,打造出一種前所未有的閱讀體驗。
本書收錄了李奕樵的短篇小說,迥異於大陸的表達方式和生活背景,讓讀者初讀起來難免有種不適應,同時作者也有意無意的加入了自己程序員的許多元素,讓一些部分顯得晦澀難懂。雖然每段文字都能夠理解,但仍然需要細細品味其中的關聯,才能感受到作者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貓箱》是本書的第一篇作品,風格迥異於其他幾篇作品,嫌棄父親的母親,痴呆走失的母親,形象逐漸發生變化的父親,自己始終以旁觀者漠視的我。主人公雖然親身經歷了所有的一切,卻沒有能力改變一切,只能後知後覺的發現心底的憤怒,隨後這種憤怒轉化為茫然,對生活的與命運的無力感。
《shell》是一篇幾次閱讀後依然摸不到頭腦的短文,通過遊戲將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緊密相連。shell在作業系統里被稱為殼的存在即用來包裝其他抽象的存在,或者可以稱它為界面。外面的人無法看到殼的裡面,人們用shell來包裝定義我們的一切數據,在冰冷的程序外殼內,隱藏著的是孤獨而又膽怯的真我。本文的三條故事線,將虛擬與現實之間不可逾越的差距揭開,讓更多人意識到虛擬世界繁榮背後隱藏著怎樣不為人知的真相。
本書新穎的創作風格與文字特點,確實讓一些讀者望而卻步,誠如本書中作家駱以軍對李奕樵的點評,這位年輕小說家具有對「荒謬」這件事奇異的原創力,突如其來,自由界面能夠震撼卡夫卡之後近百年的這個世界。駱以軍的評價提高了這部作品的思想深度,與那些頂級小說家進行比較,展現出作者的非凡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