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之柏
以贏得觀眾喜愛為目的地的影視行業,從來都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在近日舉行的首屆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大會上,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在線視頻首席執行官孫忠懷表達了對於行業變化的思考:「過去我們常說「內容為王」,但現在得補上一句,好內容才是王,平庸的內容會破壞行業。面對這些變化,我們在電視劇領域一直在追尋「下一部好劇」」。
這番話背後有多層含義:一是好劇為王,無論是觀眾覆蓋、熱點話題製造,情緒深度共鳴,長視頻劇集內容仍然是文娛內容的金字塔尖;二是內容的質量水平被擺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好內容擁有藝術價值與商業價值,是平台、製作方、觀眾三方共贏的中心,在觀眾審美提升、行業激烈競爭的當下,光是「及格」遠遠不夠,二八定律越發明顯;三是行業不斷變化,沒有「一勞永逸」,即便像騰訊視頻這樣過去幾年好劇不斷的「優等生」依然需要保持危機感,保持對好內容的持續追求。
幸運的是,「好內容」並非無跡可循的玄學。定義好劇,追尋好劇,奉獻好劇,騰訊視頻找到了一些規律和方法。
價值視角,全面評估劇集
都知道追尋好劇的重要性,那麼到底什麼是「好劇」?
在電視時代,電視台直接向製作公司採買劇集,很多時候就是憑選片人的主觀感受,憑製片公司是不是「名牌」,甚至憑關係;後來視頻平台帶來了「互聯網思維」,大家開始從數據維度評判劇集的好壞:播放量、互動量、完播率……評判標準一度陷入「唯流量論」、「唯數據論」;再往後,隨著競爭激化與經濟環境的變化,平台和製作方都向盈利看齊,一部劇播得好不好,不僅看數據和口碑,還要看會員拉新和廣告招商的情況。但客觀地說,這些標準或多或少都有局限和偏頗之處。
現在,騰訊視頻給出了一個更全面與合理的二元評估體系——即兼具藝術價值與商業價值。
在藝術價值方面,好故事一定是最重要的。孫忠懷對此強調,騰訊視頻選取項目時第一個切入點就是劇本。為了評定劇本好壞,團隊會盡自己所能去閱讀、評估、討論劇本的成色,並且要求決策團隊排除藝術創作以外的因素。
故事之外,演員的適配度也至關重要,因為好劇本和好演員永遠是相輔相成的,合適的選角才能最大化角色魅力。
騰訊視頻選擇演員的時候,把適配作為最主要的考量。此外,演員也必須拿出毫不保留的態度,參與到項目之中。孫忠懷指出,無論什麼級別的演員,如果沒有對於參與項目的全身心投入的承諾,依然不是一個好選擇。
作為國產懸疑劇標杆之作的《漫長的季節》就是最好的例子,全劇沒有使用一個高流量演員,但主演們的表現幾乎無可挑剔:范偉的「小人物」氣息和作為一個父親的細膩情感、秦昊與生俱來的東北式冷幽默、李庚希眉眼稜角間自帶的倔強氣質,都和角色、劇情完美契合。
《漫長的季節》全員獲贊的選角 圖源:豆瓣
至於商業價值,它不只等同於播放用戶量、播放時長、會員開通數量等指標,關鍵還在於能否以較低成本實現碼盤、製作和播出。騰訊視頻一方面會全面管控一個項目的成本費用,因此哪怕劇集沒有成為爆款,至少財務狀況不會失控。另一方面,則是積極擴大未來收入規模、拓寬收入模式,實現劇集的多元化變現。也就是說,平台既兜住下限,抓確定性,以實現精確的成本把控;又抬高上限,以內容品質為基礎,打開更大的商業化空間。
而要想做到這些,離不開平台和製作方的緊密合作。
三年前,騰訊視頻在行業首創「後驗激勵」模式,以期建立「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合作機制。推行「後驗激勵」的核心目的,在於「逼迫」製作方與平台一起努力、共同提高作品質量,並讓優秀的創作者收穫公正的回報。
騰訊在線視頻副總裁王娟透露,製作方與騰訊視頻簽約的後驗激勵項目數量持續增加,項目超額利潤也保持激增態勢。數據顯示,2024年騰訊視頻總後驗金額接近2023年的四倍之多。
去年年末的爆款《九重紫》就是一個例子,以遠低於行業古裝劇的投資成本,達到了爆款劇的播放效果,實現了超出預期的商業價值。
黑馬劇《九重紫》,憑藉新穎紮實的故事實現超預期商業價值
毫無疑問,長視頻行業已經進入「理智時代」,平台生產好劇不靠賭,而是靠系統化能力的提升、靠更完善且嚴謹的評判標準和嚴格統一的策略執行,以此提高爆款幾率。過去幾年騰訊視頻爆款頻出,就是這套策略可行性的最好證據。
虛擬拍攝+AIGC:藝術背後的科技驅動
追尋好劇是底層邏輯,也是未來不變的方向,而在追尋好劇的過程中,科技的助力必不可少。
孫忠懷曾表示,技術和產品能力是藝術的翅膀。而如何製造並真正為創作者插上翅膀,是當前影視行業升級的關鍵。在本次中國電視劇產業大會上,AIGC、虛擬拍攝等技術的應用也作為焦點被擺在了行業討論桌上。對此,騰訊視頻以平台的技術能力與產品方案,給出了一份極具實用價值的答卷。
目前,AIGC已經能夠在創意開發、劇本分析、視覺預演、拍攝製作、後期製作、營銷宣發等核心環節為創作賦能。通過AI技術工具的研發與應用,騰訊視頻正在幫助劇組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增強創意。
以視覺預演為例,AI預演工具可以基於劇本和3D資產,按照創作者的呈現構思,以較低成本精準生成3D場景中的分鏡預演,並支持快捷調整。也就是說,AI的介入不僅在籌備及拍攝環節幫助劇組節省了預算,更實現了工作效率和效果的提升。
但藝術創作的核心仍然是人的創造力,騰訊在線視頻智能創作與內容平台部總經理劉羽也強調,AIGC應用的本質不是替代創意,而是成為釋放想像力的鑰匙。
作為另一大技術熱點,如何擁抱並真正用好虛擬拍攝技術,也是行業現階段至關重要的挑戰。而在騰訊在線視頻影視內容製作部製作中台高級總監金瑜的分享中,能夠看到虛擬拍攝落地普及的巨大可能性。
虛擬拍攝強調「所見即所得」,能夠通過技術整合優化創作效率、降低物理成本,為創作者提供更自由的表達空間。但在實際應用中,前期籌備、成本把控、技術實施等方面都面臨著一系列挑戰。
為此,騰訊視頻提供了一系列的解決方案來保障虛擬拍攝的高效實施。實施流程方面,提供虛擬製片從前期籌備到拍攝實施的全流程支持。產品工具方面,打造了前期預演工具、中期虛拍工具及全鏈路產品解決方案。
這樣的平台能力與平台支持,無疑會讓更多的劇組敢於嘗試、並且能夠嘗試虛擬拍攝技術,真正享受先進技術在效率提升、成本降低、突破場地限制等方面的應用價值。
據了解,騰訊視頻已經在《我們與法庭的距離》《待我醒來時》《慕胥辭》等劇中,完成了虛擬拍攝技術的有效應用。
從騰訊視頻的探索成果來看,無論虛擬拍攝還是AIGC都是對劇集藝術價值和商業價值的加成:一方面,製作團隊可以藉助先進技術手段更精確、更高效地實現創意表達,同時讓創作者有更多精力打磨內容;另一方面,則可以節省製作成本和縮短製作周期,讓成本更可控,爭取後續更高的商業空間。可以預見的是,立足於好故事,前沿技術的發展與應用也將在未來為劇集產業帶來更好的藝術呈現和商業價值。
整體而言,不管是故事、角色、技術,還是藝術價值與商業價值,要想做好劇,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正因為如此,才讓好劇站在了文娛內容的頂端,讓影視從業者們充滿激情、迎難而上。
正如孫忠懷所言,好內容才是王。「好作品的來源,就是創作者毫無退路、必須壓上身家性命去完成創作。」 我們也堅信,這種危機感與知行合一踐行一定是持續追尋「下一部好劇」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