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半導體十年的一、二、三

2025年02月13日18:30:25 科技 7013

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於當地時間2月7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4 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達到 6276 億美元,同比增長19.1%,首度突破6000億美元大關。在2015—2024年的10年時間裡,全球半導體產業經歷三個周期,兩度遭遇「黑天鵝」事件,也曾迎來一匹「黑馬」帶來的顛覆性動能,銷售額接連突破4000億、5000億、6000億美元,向著萬億規模的目標拔節生長。

2015—2024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及同比增長率全球半導體十年的一、二、三 - 天天要聞

數據來源:中國電子報根據sia及wsts歷年數據整理


三:3個周期


如果以市場需求不振和去庫存導致銷售額下滑為起點,半導體產業周期主要包括去庫存、溫和復甦、高速增長、增速趨緩四個階段,並開啟下一輪去庫存周期。2015—2024這十年間,半導體產業經歷了3個周期。

第一個周期是2015—2018年。本周期內,全球半導體銷售額突破4000億美元,年度出貨量首次突破1萬億顆。

2015年,半導體產業受到市場需求不振、美元走強,以及市場趨勢和行業周期影響,全年銷售額相比2014年小幅下降。

2016年年初,全球半導體仍然步履緩慢,但從年中開始發力,全年銷售額超越2014年的歷史記錄達到新高。其中,pc/計算機和通信終端貢獻了61%的市場需求,工業和汽車增速最為顯著。

2017年,存儲器引領半導體銷售額高速增長,較2016年增加21.6%。存儲器全年銷售額增長61.5%,其中dram增長 76.8%,nand增長 47.5%。此外,全球各區域市場的年度銷售額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2018年,全球銷售額保持兩位數增長,總出貨量首次突破 1 萬億顆。

第二個周期是2019—2022年上半年。本周期內,全球半導體產業面臨一系列不穩定因素,但銷售額仍突破5000億美元。

2019年,受全球貿易動蕩、產品價格周期性波動等因素影響,年度銷售額出現自2001年以來最大降幅。作為周期「晴雨表」的存儲晶元銷售額下降32.6%,其中dram銷售額下降 37.1%,nand銷售額下降25.9%。

2020年,全球迎來新冠肺炎疫情,半導體產業承壓企穩,適度增長。邏輯晶元和存儲晶元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2021年,全球缺芯加劇,推動半導體銷售額激增26.2%,突破5000億美元大關,半導體公司大幅提升產量。從品類來看,汽車領域的晶元緊缺推動模擬晶元銷售額年增33.1%。從應用領域來看,汽車集成電路銷售額同比增長34.3%,創歷史新高,達到264億美元。

2022年上半年,月度銷售額在5月份創歷史新高,達到該年度最高點。

第三個周期是2022年下半年—2024年,半導體逐漸走出低谷,年度銷售額突破6000億美元。

從2022年年中開始,半導體產業出現周期性下滑,原因包括通貨膨脹、地緣貿易摩擦以及疫情的持續影響。這些因素導致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增加、消費者支出減少,進而引發半導體需求波動。

2023年初,銷售額繼續低迷,但從下半年開始反彈回升。

2024年,半導體銷售額波動回升,月度銷售額於8月首次超過2022年5月的紀錄,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全年銷售額首次突破6000億美元,dram銷售額激增82.6%。

預計2025年,全球銷售額將達到6972億美元,同比增長11.2%。


二:兩隻「黑天鵝


在這個10年周期中,除了宏觀經濟和市場需求的潮起潮落,還有兩個「黑天鵝」事件,對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帶來深遠影響。

一是2018年開始的地緣貿易摩擦。美國政府的貿易限制措施,對美國頭部半導體企業的營收帶來負面影響,也衝擊了全球銷售額在2018年下半年和2019年的表現。波士頓諮詢公司(bcg)研報指出,貿易摩擦以來,美國前 25 大半導體企業的營收同比中位數增速大幅下滑。且這一事件,導致全球企業備貨囤貨意願上升,從而對2020年開始的缺芯潮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時至今日,地緣貿易的不確定性,仍然在影響著全球半導體企業的海外市場份額獲取,以及全球化布局規劃。

另一隻「黑天鵝」是新冠肺炎疫情。一方面,疫情導致全球供應鏈出現堵點,也影響了部分廠商的生產計劃,對全球產業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和不確定性。但另一方面,疫情催生數字經濟、線上經濟,導致消費者對網路信息產品需求激增。且疫情導致整車企業在2020年上半年縮小訂單量,上游晶元廠商對產能產量採取保守態度,為下半年的「缺芯潮」埋下伏筆。

「黑天鵝」事件的發生,也讓廣大半導體企業更加註重產業生態的整合,增強產業鏈上下游的溝通和互信,並構建更加多元化的供應體系,為打造更具韌性的全球供應鏈貢獻智慧和力量。


一:1匹「黑馬」


在2024年初,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對於2024年半導體銷售額的預測為年增13.1%。2023年,全球絕大部分區域市場都在同比下滑,只有歐洲市場實現了年度增長,原因在於歐洲半導體企業的傳統強項——mcu和功率半導體,受益於汽車電子需求,逆勢增長。

而在2025年初,2024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數據新鮮出爐,實際的同比增長為19.1%,高出原先預測6個百分點。2023年增長情況最好的歐洲市場,也成了2024年下滑最多的區域市場。

原因就在於生成式ai這匹黑馬,改變了半導體產業的格局。不僅一度將最大數據中心gpu供應商英偉達送上全球市值第一的寶座,推動第二大供應商amd的數據中心營業額在2024年同比增長94%,也拉動了hbm、先進位程、先進封裝、電源管理等一系列產業鏈環節和產品的復甦增長。業內人士表示,如果扣除英偉達及ai帶來的hbm需求,行業整體僅僅是剛走出低谷期。

2025年伊始,採用大規模強化學習訓練、降低成本和複雜度、開源的deepseek大模型,引爆全球科技圈,也點燃了廣大算力晶元廠商的熱情。龍芯中科、華為、崑崙芯、燧原科技、海光信息、天數智芯、摩爾線程等一批國產晶元企業,英偉達、英特爾等國際廠商積極適配。2025年的全球半導體銷售額,能否如同2024年一般,在強化學習這一變革性ai演算法的加持下取得超出預期的增長?第四個周期將何時啟動?誰將是下一匹「黑馬」?不妨利用本文提供的數據、規律和信息,讓ai預判一下。

-end-

本文內容僅供交流學習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部分圖片來自網路,且未能核實版權歸屬,不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敬請與我們聯繫[email protected]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 天天要聞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2月9日,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股份(00489.HK)同步發布了控股股東「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的信息。長安汽車的控股股東是兵裝集團,而東風集團股份的控股股東是東風公司。隨即,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這兩家汽車央企將合併重組,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 天天要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電動車加強管理以後,要求機動車類型的車輛需要持證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駕照卻受阻,一方面有年齡的限制,另一方面偏遠山區考駕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同時推出送考下鄉服務,還進一步的降低考駕照的費用,2025年起考摩托車駕照不難了。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 天天要聞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發布會以技術切入,並全程圍繞安全展開。廣汽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率先登場,宣布2025年四季度將正式上市支持L3級智能駕駛的車型,他同時強調面向自動駕駛時代對智能駕駛技術、整車安全架構以及突發風險處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滿足更高的要求?馮興亞提到了「廣汽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 天天要聞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剛揮出,尚未嚇退「外敵」,卻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擁有瑪莎拉蒂、Jeep等14個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車企斯泰蘭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國工人,關閉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家工廠,北美生產線陷入癱瘓。幾乎同一時間,捷豹路虎宣布暫停對美出口一個月,奧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