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武漢軌道交通產業創新基地集中籤約儀式在武漢市黃陂區成功舉辦。現場集中籤約6個項目,總投資額18.5億元,涉及智能製造產業園建設、供電系統、軌道交通智能運維、通用設備、勘察設計等多個領域。九派新聞了解到,該創新基地聚「鏈」賦能,截至目前已成功吸引92家企業簽約入駐抱團發展。
武漢軌道交通產業創新基地集中籤約儀式。圖/黃陂融媒提供
位於黃陂區的武漢中車長客軌道車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車長客」)成立於2013年,是中國中車在漢建設最早、規模最大的現代化軌道交通裝備造修基地。公司立足武漢,輻射華中,具備年新造軌道車輛400輛、修理轉向架500輛、零部件生產200萬件的生產能力,先後建造了首列漢造地鐵4號線、首列漢造全自動駕駛智慧列車地鐵車輛5號線,以及12號線列車。目前武漢68%的地鐵車廂都產自該基地。
2020年8月,武漢市以中車長客為「龍頭」,在黃陂區啟動建設33.6平方公里的武漢軌道交通產業創新基地,招引軌道交通智能裝備、智慧維保等鏈上企業。黃陂區按照「強龍頭、補鏈條、聚產業」的發展思路,先後在北京、廣州、深圳、杭州、蘇州等近20個城市開展駐點招商。
產業發展快,要有「龍頭」「鏈主」帶。作為武漢市軌道交通產業的龍頭企業,中車長客發揮「鏈主」作用,不斷延「鏈」、強「鏈」,引來一批優質上下游企業入駐武漢軌道交通產業創新基地。目前,首批引進的全國軌道交通龍頭企業新譽集團、今創集團實現投產;占歐洲市場份額40%的軌道交通設備專業製造頭部企業瑞典丹納在黃陂的首批車鉤產品成功交付;世界領先的軌道車輛制動、空調、車門製造商德國克諾爾集團(武漢)基地項目成功落地;沿江高鐵湖北段建設指揮部正式落戶,推動軌道交通產業鏈由地鐵向高鐵延伸,卡斯柯全國運維中心落地投產,實現了軌道交通產業「園內研、園內造、園內修」。
22日上午11時,九派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此次簽約武漢軌道交通產業創新基地的6家企業分別是:浙江德濠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武漢正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唐源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盛鍇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瑞輔門業有限公司、天津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據了解,這6家領軍企業均在一個月內簽約落戶該基地。
「黃陂區位優勢顯著,機場、港口、鐵路都在周邊,交通便捷,且營商環境優質,我們項目從前期對接到簽約僅用2個月。」上台簽約的武漢德濠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愛華告訴九派新聞,浙江德濠科技集團有限公司2019年入圍「中國產業園區30強」第13位,目前該集團已在上海、浙江等地開發項目70餘個園區。公司將在武漢軌道交通產業創新基地投資15億元建設智能製造產業園,規劃工業用地約188畝,建設企業生產性廠房、高科技企業加速孵化器、研發生產等,並引進裝備製造、汽車零部件、電子信息等生產性企業。「項目預計2025年1月開工建設,建成投產後,年產值可達7.5億元,新增就業崗位約5000個。」張愛華說。
黃陂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項目集中籤約後將與各企業緊密配合,共同加快推進項目審批,爭取早日開工投產。希望各企業進一步發揮自身優勢,加大有效投入,強化科技創新,全力推出拳頭產品。黃陂區將為企業提供最優服務、創造最優條件、營造最優環境,全力為落戶企業提供個性化、全過程的優質服務,攜手推動各企業在黃陂投資興業、發展壯大。
九派新聞記者 王晶 通訊員 黃宣
【來源:九派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