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美國媒體分析指出,儘管當前馬斯克與特朗普關係極為親密,但未來兩人存在分道揚鑣的可能性。這不僅僅是因為意氣之爭或功高震主,還在於兩人在某些重要政策上存在根本性分歧,這為他們未來的關係破裂埋下了伏筆。具體而言,在能源問題上,馬斯克的企業多為高科技企業,無論是生產電動車還是發射衛星,都是為了他更為宏大的夢想服務。他的夢想一是人類要掌握更先進的能源,二是只有掌握了這些能源,才有可能探索宇宙、移民火星。所以馬斯克推出特斯拉電動車,是希望未來每個人開的電動車既是能源的使用體,也是能源的發生體,可以承載太陽能,在行駛過程中生產新的能源。可見馬斯克所圖甚遠,電動車只是他的第一步。
而特朗普年近八十,較為老派,他期望的是簡單的經濟模式。在能源政策上,特朗普多次表示一旦當選,就要大力發展美國的化石能源產業。原因有二:其一,發展化石能源產業看得見摸得著,頁岩油革命成功後,美國能生產大量石油和天然氣,從能源輸入國變為輸出國。更為關鍵的是,特朗普要解決美國物價飆升的問題,他認為只有降低能源價格,通貨膨脹才會遠離美國。而要降低能源價格,靠讓沙特等國降油價不現實,只有美國自己生產大量石油才行。其二,生產出這麼多石油必須賣掉,資本家才能賺錢。
所以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內要求籤訂 20 年合同購買美國天然氣。同時,特朗普認為必須在美國大力推廣燃油車,這樣才能消耗掉生產的石油,而且美國傳統上也是造車強國,若燃油車產業再度發展,還能解決大量就業問題。對特朗普來說,這是一個完美閉環,推廣燃油車和化石能源產業,讓美國生產更多物美價廉的石油天然氣,使美國汽車產業再次偉大,既解決就業又解決物價飆升問題。因此,特朗普多次強調不會再給電動車補貼,這顯然與馬斯克的偉大夢想背道而馳。
尤其是在幾天前,我國在 2024 年已賣出第一千萬輛新能源車,新能源時代在我國已徹底到來,2024 年新能源車滲透率已超過 50%,而在美國和歐洲顯然還未達到這個狀態。所以在這個關鍵的時間窗口期,各國都應加大對新能源車的補貼,才能在這個偉大的新時代到來時分一杯羹。但特朗普卻要往回縮,這使得馬斯克和特朗普在新能源車產業方面存在極其巨大的分歧。可以說,按照特朗普的路子,再過四年或八年,美國的新能源車產業恐怕會徹底崩潰。
表面上看,靠開採石油或許能振興一下燃油車產業,但畢竟新能源車時代已經到來,這就好比大家都在用智能手機了,你還在生產功能機,說功能機省電,可諾基亞充一次電待機一個月又有何用?沒有任何應用,沒有大屏。所以,對新能源車產業的分歧有可能最終導致兩人分道揚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