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美立法者瞄準半導體設備商,要求荷蘭日本公司說明大陸客戶

2024年11月10日22:20:39 科技 8734

香港知名國際媒體《南華早報》報道:最近,一條來自華盛頓的新聞,再次引發了全球科技行業的震動——美國國會針對幾家半導體製造設備巨頭髮出了詢問信,要求它們提供在中國的銷售數據和客戶信息。

港媒:美立法者瞄準半導體設備商,要求荷蘭日本公司說明大陸客戶 - 天天要聞

這一舉措不但彰顯了美國對中國科技發展的日益警惕,也意味著中美科技競爭再度升級。

那麼,這次美國為何突然瞄準這些半導體設備巨頭?事件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戰略考量?本文將帶您深入了解這場圍繞高科技設備的角力背後的真實圖景。

美國發出詢問信:半導體設備成為焦點

近日,美國國會「關於中國的特別委員會」分別向五家美國、荷蘭和日本的半導體製造設備巨頭髮出詢問信,要求這些公司詳細說明它們在中國大陸的銷售量和客戶構成。

港媒:美立法者瞄準半導體設備商,要求荷蘭日本公司說明大陸客戶 - 天天要聞

這五家公司包括美國的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科林研發(lam research)、kla公司,以及荷蘭的阿斯麥(asml)和日本的東京電子(tokyo electron)。

美國方面的要求意在了解這些公司對中國晶元製造領域的支持程度,並提出國家安全方面的擔憂。

信件由委員會的兩位領袖——來自密歇根州的共和黨議員約翰·穆勒納和來自伊利諾伊州的民主黨議員拉賈·克里希納穆提發出。

穆勒納毫無根據地抹黑稱:中國採購晶元製造設備不僅有可能「幫助向俄羅斯的戰爭機器提供晶元支持」,並且還可能對區域帶來「不穩定因素」。

隨著中國獲得更多自主晶元生產能力,美國的制裁威懾力也可能逐漸減弱。

穆勒納還強調,晶元技術的進步也將使中國在人工智慧等戰略領域持續取得進展,而這些領域正是美中之間戰略競爭的核心所在。

美國眾議院委員會希望通過這些公司的數據,進一步了解晶元製造設備流向中國的情況,以及其對中國晶元產業發展所產生的影響。

中美科技競爭的新戰場:半導體設備出口

美國近年來不斷收緊對華高科技出口限制,尤其是在晶元領域。這一輪的新措施則將重點轉向了晶元製造設備。

與以往針對成品晶元的出口管制不同,這次美國瞄準的是生產晶元的關鍵設備,這些設備涉及到一些世界上最為複雜的工藝,幾乎每一個製造步驟都關係到技術領先與否的成敗。

港媒:美立法者瞄準半導體設備商,要求荷蘭日本公司說明大陸客戶 - 天天要聞

美國政府和國會議員們的擔憂在於,如果讓中國獲得這些設備,中國將能大幅提升晶元自給能力,進而在多個高科技領域縮小與美國的差距。而這不僅會對美國的科技優勢造成衝擊,還可能「威脅到美國及其盟友的國家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是美國第一次對這些企業施加壓力。過去兩年間,美國已經逐步加強了對華高科技產品的限制,包括晶元及其製造設備。

此次發信的五家公司,實際上早已被美國政府要求遵守相關的出口限制,不得向中國特定企業提供關鍵設備和技術。

此外,美國總統拜登政府也在考慮進一步更新相關規則,這些規則可能會影響到那些在產品中使用了某一定比例美國技術的外國公司。

換句話說,即便是非美國公司,只要其產品中含有一定數量的美國技術或部件,也可能被限制出口至中國。這一動向不僅讓企業界深感焦慮,也讓相關國家和企業之間產生了激烈爭論。

港媒:美立法者瞄準半導體設備商,要求荷蘭日本公司說明大陸客戶 - 天天要聞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一些晶元巨頭的公司高管擔心,過於嚴苛的出口控制可能會削弱美國在全球科技領域的領導地位,尤其是在競爭對手如荷蘭的阿斯麥和日本的東京電子在出口限制上沒有面臨同樣嚴格的情況下。

一些民主黨議員也對此表示擔憂,認為「嚴格的出口管制和半導體製造設備行業的繁榮並不一定是相互排斥的」。

目前,美國國會要求這些公司在12月1日之前回複信件,提供中國大陸前30大客戶的信息、來自特定限制名單上的中國大陸實體的總收入,以及在中國從事合規管理的員工人數等信息。

這意味著,美國不僅要掌握這些企業對中國市場的支持情況,也在設法找出合規管理的薄弱環節,進一步施壓這些公司遵守出口管制政策。

美國新舉措的深遠影響:全球科技生態的改變

美國瞄準半導體設備巨頭,顯然是為了遏制中國在晶元製造方面的快速進展。然而,這一行動的影響並不僅僅限於中美之間,還將對全球科技生態產生深遠影響。

首先,對於半導體製造設備的全球市場,這一舉措可能會使得中國被迫加速國產化替代進程。

儘管中國在晶元製造設備領域尚不具備與美國、荷蘭和日本同等級別的技術能力,但外部的壓力往往是自主研發的最大動力。

港媒:美立法者瞄準半導體設備商,要求荷蘭日本公司說明大陸客戶 - 天天要聞

在未來幾年,我們可能會看到中國加大對本土設備製造商的投資與政策支持,力求突破高端晶元設備的核心瓶頸。

這種技術封鎖將促使中國形成更加獨立的晶元製造產業鏈,雖然短期內面臨較大挑戰,但長期來看,反而可能激發其自主創新能力。

其次,這種科技競爭的加劇也會導致全球供應鏈的進一步分化。美國此舉無疑將迫使更多的企業在商業和政治之間做出選擇。

這種選擇不僅影響到科技企業本身的市場策略,還可能導致全球供應鏈重組,從而改變各國企業在晶元製造領域的分工合作模式。

特別是在半導體領域,供應鏈的複雜性決定了任何一個環節的斷裂都可能影響整體供應鏈的效率與穩定性。

因此,供應鏈的分化帶來的直接後果是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高成本化與不確定性增加。

再者,半導體設備製造商面臨著商業利益和政治壓力的雙重擠壓。這些公司不僅需要考慮如何保持市場份額,還必須應對來自其所在國家政府的政策壓力。

以荷蘭的阿斯麥為例,這家公司在半導體光刻機領域的技術無出其右,但它也因此陷入了複雜的國際博弈之中。

阿斯麥需要在商業利益和國際政治之間走鋼絲,這無疑增加了其經營的複雜性。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日本的東京電子等公司身上,隨著美國壓力的增大,這些企業如何在不失去中國市場的前提下,滿足其所在國的政治要求,將是未來的一大挑戰。

與此同時,美國國內也存在不同的聲音。一些企業和議員擔心,過於嚴格的出口限制將削弱美國科技企業的競爭力。

半導體製造設備的技術研發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和全球化的市場支持,失去中國這樣的大市場,意味著美國企業將失去重要的收入來源,進而影響其在研發上的投入能力。

這種對抗策略有可能在短期內起到遏制中國的作用,但從長期來看,美國科技企業也可能因此在國際競爭中面臨更大的挑戰。

稍作小結

中美科技競爭的戰火已從晶元擴展到設備製造領域,體現了雙方在高科技領域爭奪領導地位的激烈程度。

美國此次的舉措顯然是在進一步封堵中國在晶元製造領域的技術發展路徑,但這種科技封鎖策略也將促使中國加速自主創新,力圖擺脫對外部設備的依賴。

港媒:美立法者瞄準半導體設備商,要求荷蘭日本公司說明大陸客戶 - 天天要聞

而在全球範圍內,半導體供應鏈的分化和企業面臨的政治壓力無疑將進一步改變科技行業的格局。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如何在技術、商業與政治之間找到平衡,成為各國企業必須面對的難題。

未來的科技競爭將更加複雜和多變,每一步選擇都將決定各自的未來走向。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小米SU7讓「智駕平權」徹底泡湯 - 天天要聞

小米SU7讓「智駕平權」徹底泡湯

上一周車圈最熱門的事件就是小米SU7的事故,身邊人藉此次事故問我小米汽車如何,我說非常好,至少在所有新能源車之中是最靠譜最安全的。因為這個事故不賴小米,或者說這次事故源於對智駕「無腦依賴」的人群。
25款賓士S級發布,能比蔚來ET9強? - 天天要聞

25款賓士S級發布,能比蔚來ET9強?

賓士日前於官方網站上正式公布了 2025 年款 S-Class 車系的車型更新,內容包含了 Drive Pilot 主動輔助駕駛機能的強化、Manufaktur 特別訂製增加了新車色及內飾訂製選項,同時亦強化了信息娛樂系統的科技智能表現,藉此持續提升 S-Cl
2代氫燃料電池新車發布,現代放棄電動車了? - 天天要聞

2代氫燃料電池新車發布,現代放棄電動車了?

現代於 2024 年 10 月舉辦的於韓國首爾 Clearly Committed 活動上,曾首度發表了 Initium 氫燃料電池(FCEV)概念車,不僅揭露品牌全新設計語言,亦預告 2025 年上半年將推出的新一代 FCEV 量產車。UCAR 採訪團隊亦前
大改款森林人發布,還是熟悉的味道 - 天天要聞

大改款森林人發布,還是熟悉的味道

第 6 代大改款斯巴魯森林人最早於 2023 年洛杉磯車展首演,美規車型先後透過自然吸氣、Hybrid 動力與市場進行溝通。近日斯巴魯原廠透過日本官網揭露全新日規森林人的上市信息,預告將推出 2 種動力、6 種車型,以及 STI Sport 等豐富套件。
4月新車扎堆,有快有大又有便宜實惠的! - 天天要聞

4月新車扎堆,有快有大又有便宜實惠的!

2025年第一季度已經過去了,馬上又迎來了新一季度,從各大車企公布的信息來看,多款新車會來,適逢兩年一度的上海車展將開幕,相信各大車企都會把自家今年的重磅新車放在這個時候。那事不宜遲,馬上跟老司機來看看4月有哪些重磅新車。
樂道 L90 官方諜照發布!計劃 2025 上海車展亮相 - 天天要聞

樂道 L90 官方諜照發布!計劃 2025 上海車展亮相

4 月 3 日,樂道品牌官方發布了旗下 L90 車型的諜照,新車計劃於 2025 年 4 月上海車展正式亮相,這一消息在車迷圈引發了熱烈討論。作為樂道品牌第二款重磅車型,L90 承載了消費者對高品質出行的期待。如果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來了解一下。
長安啟源Q07正式預售,13.98萬元起,預訂可享7重先享禮 - 天天要聞

長安啟源Q07正式預售,13.98萬元起,預訂可享7重先享禮

3月31日,長安啟源Q07先享預訂發布會在雲南大理舉行,「全家人的智能SUV」——長安啟源Q07正式開啟預售,預售價13.98萬元起,共推出5個版本,並首發月華銀限定色,為不同需求的家庭用戶提供自由選擇,更有7重先享預訂專屬好禮,大訂用戶可享「大訂1999抵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