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195億美元大廠,轉而布局110億小廠,印度刻意在針對富士康?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但這句話在印度似乎行不通了,近期莫迪團隊做出了一個糟糕的決定,拒絕了富士康195億美元的投資,轉而接受了力積電110億美元的投資計劃,這引起了外界的浮現連篇。
從實力的角度出發的話,富士康是要明顯優於力積電的,在蘋果執意轉移供應鏈的決心下,郭台銘也對莫迪團隊展現了「忠誠」,在印度的總投資早已達到百億美元級別,為單體提供了十數萬的工作崗位。
而印度如今正處於提振「本土製造」的關鍵階段,富士康作為全球最大的零部件代工巨頭,雖然核心技術不多,但對於現階段的印度而言卻是夠用的,這就不免讓人意外,為何莫迪要拒絕富士康195億美元的投資呢?
經過細究的話,我們就能發現其中的貓膩!郭台銘一直都想著入局「晶元製造」,此前將目標放在了大陸市場,但對於這樣一家沒有任何半導體技術底蘊的企業,沒有任何一家合作廠商看上,這造芯計劃也直接被拖延了10年之久。
而在蘋果開始將產能轉移印度後,這讓郭台銘看到了希望,印度的半導體市場幾乎是空白的,而且印度還提供了大額的補貼,郭台銘更是投其所好,邀請了印企韋丹塔參與合作,並最終敲定了195億美元的投資,本以為萬無一失了,但莫迪的突然變卦讓富士康觸不及防。
印度不僅不給補貼,還否決了投資方案,給出的理由僅僅是「韋丹塔存在債務危機,不適合投資合作」!但明顯這是敷衍的行為,而原定和歐洲意法半導體的合作半導體計劃,韋丹塔已經在獨自啟動了,意味著郭台銘的努力被印度給據為己有了。
在郭台銘據理力爭的時候,印度直接給出回應,要求他們邀請台積電、三星等等核心廠商建廠,才會給到承諾的補貼申請,這相當於直接將富士康打入了「冷宮」,因為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果然被印度看到軟弱的一面後,就會被無限的拿捏。
就在近期,印度傳出了新的消息,接受了力積電12nm製程工藝的承諾,後續合作塔塔集團聯合建廠,而那110億美元的投資資金,力積電一分錢都不用出,全部由印度的補貼專項款以及塔塔集提供,這就相當於僅僅只是「技術入股」了。
當然印度拒絕富士康也是有原因的,富士康投資的金額雖然更大,但卻提出了從事晶元全產業鏈布局,莫迪對自己有幾斤幾兩自然是知道的,對於剛起步的半導體產業而言,這根本就不現實。
而力積電有著很好技術底蘊,12nm晶圓廠也是印度目前所需要的,相比於富士康的「畫大餅」,這明顯是要靠譜很多,而印度最不缺的就是人工,但高科技人才的比例卻少之又少,自然無法滿足富士康的條件,這也是莫迪要求郭台銘邀請台積電、三星建廠的原因。
而富士康幾乎是「純忽悠」,本身沒有任何的技術底蘊,卻還想著吃那麼大的「餅」,印度只是急於求成不是傻,而印度當地的資源也有限,就比如水電資源,根本無法滿足大面積的建廠條件。
印度一直都喜歡和我們較勁,但又無法認清自己的實力,在國際上無異於一個「小丑」,整體狀態就毫比他們發射的「導彈」,要在哪裡降落根本就沒有人知道,毫無目的性的發展終究是無用功,對此你們是怎麼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