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這個時代,依舊有許多陽謀在發揮著作用。比如我國叫停車企赴歐建廠,就是其中一個典型的陽謀。
那在這起陽謀中,我國的核心目的又是啥?汽車產業鏈的外流,又會給一個國家帶來哪些影響?
歐盟想要獲取產業鏈
今年9月,彭博社曾報道,中國有關部門正指導各大車企,暫停赴海外建廠,並把核心技術保留在國內。
於是乎,在近段時間,我國諸多車企紛紛聽勸,暫停了赴歐建廠的步伐。比如奇瑞、東風、長安等車企,就相繼取消了布局歐洲各國市場的計劃。
就這樣,在這起汽車出海暫停潮中,大量的技術和產業鏈,都被牢牢限制在了國內。
當然了,我國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一方面是因為最近一年來,歐盟對中國汽車持續加征關稅,所以我國必須予以反制措施。
早在去年10月份,歐盟就對中國的新能源車企發布了反補貼調查。調查結束後,歐盟開始瘋狂加關稅,從17%-38%不等。
既然歐洲不仁,那就別怪咱們不義。你歐盟老是加關稅,那爺乾脆不去了,主打的就是一個以牙還牙。
至於另一方面,我國主要是為了避免歐盟獲得我國的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
此前,歐盟在對中國汽車的反補貼調查中就故意要挾,想要索取中國企業的電池配方和技術工藝。
不僅如此,歐盟還想獲知汽車零部件的採購信息,以及汽車生產成本。更有甚者,還想知道我國汽車的供應鏈布局、全球客戶信息、銷售渠道、定價策略等。
從歐盟的種種策略也可以看出,歐盟如此針對中國汽車,並不是因為美國的施壓,也不是為了稅收那點錢。
其核心目的,就是為了激活自身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把這套邏輯理清楚以後,大家就能明白,我國為啥不讓車企將技術泄露了。
印度的覬覦之心
當然了,不止歐洲,像隔壁的印度,也時常覬覦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
比如在上個月的時候,《今日印度》就報道:如果中國車企想要打開印度市場,就必須在印度建廠。此外,還得向印度轉讓電池技術。不然的話,中國汽車休想染指印度。
可以看出,印度此舉完全就是劍指比亞迪。因為在此之前,比亞迪就曾有過開拓印度市場的想法。這次印度直接發難,無疑是為了獲取比亞迪的技術和生產線。
為此,印度還特意學習歐盟,打出了一系列關稅牌。
按照印度方面的關稅來看,如果外企投資超過5億美元以上,並將自家的生產線帶入印度,日後將享受15%的低關稅。否則的話,就是高關稅的伺候。
如果按高關稅來算,4萬美元以下的汽車,稅率高達70%;4萬美元以上的汽車,稅率更是達到了100%。可見,在技術索取這方面,印度也是無所不用其極。
當然了,印度這麼做也很正常。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印度正在瘋狂學習中國,搞工業化,建設全產業鏈。
而汽車產業,就是其中的一把關鍵鑰匙。它能以四兩撥千斤的方式,來激活其他產業鏈,進而促進經濟大爆發。
此外,近些年來,印度的就業壓力日益增大,年輕人無所事事。如果汽車產業爆發的話,那印度就能像日韓那樣,通過產業虹吸作用,來吸收一部分勞動力,進而解決就業問題。
不得不說,在玩策略這方面,印度一點都不輸給歐盟。
我國會給出產業鏈嗎?
那面對印度和歐盟的索取,我國會給嗎?在這方面,可以毫無疑問的回答,我國當然不會給。
根據我國相關部門的明確規定:中國新能源車企,不得將任何核心技術泄露給國外。而且相關車企也已經和政府簽訂了保密協議,違者直接以叛國罪處置。
此外,各大企業也要盡量將技術類別分散化,不讓其集中在個人手裡。不然的話,一旦那個人被策反,後果不堪設想。
總之,針對汽車的核心技術和產業鏈,我國是絲毫不會拱手讓人的。無論對方開出多大籌碼,我國都會堅守底線,將其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汽車產業對一個國家有多重要?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汽車產業對一個國家的發展,究竟有多重要?
嚴格來講,汽車產業就像一顆參天大樹一樣,它不僅能自我成長,還能帶動周圍的海量產業蓬勃發展。
比如鋼鐵、電子、塑料、橡膠、玻璃、銷售等,都可以依附汽車產業鏈,慢慢壯大起來。
像工廠、零部件供應商、軟硬體開發商、4s店、汽修店、保險公司、廣告公司等,都屬於汽車產業的分支。
換句話說,只要汽車產業處於蒸蒸日上的狀態,那這些門店就永遠不會倒閉,直到天荒地老。
關於汽車產業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日本就給出了答案。
在日本,汽車產業在工業產值中佔比高達40%。每年汽車產業都會為日本提供超過500多萬個高薪崗位,佔到了日本勞動力的8.3%。
而這些高收入人群,又可以間接帶動高消費、服務業等,拉動日本GDP的增長。
除此之外,汽車產業還佔到了日本出口額的18%,吸納了大量的外匯。據統計,在全球汽車產業的1萬億美元產值中,本田、豐田、鈴木等日系車,就佔到了7000億美元。
可見,汽車產業對日本的外匯儲備有多重要。
有人曾表示,假如沒有汽車產業的話,日本立馬就會從發達國家,墜落到發展中國家。畢竟光靠動漫,可拯救不了霓虹國的經濟。
比技術更重要的是人才
當然了,在浩浩蕩蕩的現代化潮流中,不光產業鏈重要,技術重要,人才也很重要。關於這個問題,從近代各個國家的工業發展史中,就能窺知一二。
在20世紀初,我國還處於晚清時期,當時我國的理工科人才聊勝於無。而在同時期,德國已經擁有了900多名科學家和工程師。個個都是術業有專攻,屬於行業中的大拿。
除了德國以外,像美國那邊也有400多名頂級工程師,英法也各有300多名業界巨擘。正是靠著這些技術人才的推波助瀾,西方國家才發展的這麼快。
尤其是德國,居然從一個散裝的德意志土邦,搖身一變,就成為了歐洲工業化進展最快的國家。一時間,德國工廠遍地起,產業工人一個接一個被培養出來。
在巔峰時期,德國的工業水平甚至還能和美國扳手腕,吊打歐洲其他國家,不在話下。
正是靠著自身充裕的工業儲備,德國才有底氣發動兩次世界大戰,一度打遍歐洲無敵手。要不是美國和蘇聯,聯手將其摁住,說不定今後的歐洲就姓「德」了。
從德國的崛起史中也能看出,人才的培養對一個國家而言,是有多麼重要。假如沒有海量人才的奠基,德國也不可能發展的這麼快。
而人才和技術這種東西,又是攀附在經濟鏈和產業鏈上面的。畢竟沒有這些產業鏈作為操作平台,人才也不可能被培養出來。這就好比你沒有汽車廠,又怎能養出汽車工人?
從這個角度來講,一旦技術外流、產業鏈被海外攫取的話,那國內的人才,也就隨之外流了。畢竟產業鏈都轉移到他國了,人才自然也跟著走了。
遙想當年,英國的蒸汽機技術、內燃機技術、冶金技術,就紛紛漂洋過海,流往了美國。還有大量工程師、科學人才,也拖家帶口跑到了美國定居。
隨著英國人才的空心化,產業鏈的衰敗,美國漸漸取代英國,成為了世界第一工業強國。
德國在二戰戰敗以後,導彈技術和數學人才,也紛紛流往美國和蘇聯。一時間,美國和蘇聯借著這股東風,搞出了原子彈和航空航天。
與此同時,美國還順帶搞出了計算機,以及後面的互聯網,最終稱霸全球。這就是技術和人才流動帶來的影響。
可見,人才的外流,不僅僅會讓自身國力江河日下,還會促使競爭對手的成長。當大量人才和產業鏈紛紛流失海外的時候,那該國經濟和工業化的發展,也就沒有未來了。
中國須守住人才和技術
現如今的我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可謂是遙遙領先。像電機、電池、電控、智駕等,經過了10多年的積累,無數試驗的迭代升級,已經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壁壘。
在全球電車領域,也就只有特斯拉,才有資格跟中國電車一戰。
除此之外,我國在充電樁、光伏等新能源基礎設施的布局,也是技術領先,人才輩出。像這些,都是我國的寶貴財富,以及彎道超車的神兵利器。
在這種情況下,我國自然不可將其隨意流出海外。否則的話,就是給他人做嫁衣裳。
總之,一個國家的興衰,成也人才,敗也人才。唯有將尖端科技和人才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才能著眼未來,打出一場又一場勝仗。
這既是歷史沉澱下來的經驗,也是未來新興產業爆發的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