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神十八乘組第一次在空間站迎接國慶,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也提前準備了一幅展示載人航天曆程的捲軸,在神十八發射時,帶上了中國空間站。
航天員身後掛著的就是這幅捲軸,聽指令長葉光富給大家介紹。
葉光富: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發展史是一代代航天人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創業史,這幅捲軸可以說是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2003年,神舟五號發射,將首位航天員楊利偉送上太空,中華民族千年飛天夢圓。
2005年,神舟六號發射,飛行乘組踏雪出征,實現了「多人多天」。
2008年,神舟七號航天員乘組進行出艙活動,那句「我已出艙,感覺良好」,如今聽來,依然讓人熱血沸騰。
2011年,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首次實現無人交會對接,我國突破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
2016年,神舟十一號驗證了航天員中期駐留能力。
現在回望中國載人航天技術的「闖關升級」之路,前二十年紮實夯基壘石,後十年全力加速衝刺,特別是從2020年5月的長征五號b首飛成功,到2022年底神舟十五號飛天,兩年多時間,通過密集實施12次飛行任務,全面建成了中國空間站。作為其中的一分子,我倍感榮幸和自豪。
今年4月,我作為神十八乘組的一員,再次進入中國空間站。
回望中國載人航天工程30年,1992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項,到2022年圓滿完成「三步走」戰略任務,全面建成了中國空間站,我們也掌握了載人航天的多項關鍵技術:從「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從單艘飛船,到空間站;星辰大海,中國人探索步伐永不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