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美國科技企業大潰敗,絕不是競爭對手有多厲害,而是美國政府親自給它們挖了墳墓。
美國政府或者它背後的壟斷資本為了遏制中國的發展,無能到用自己建起了圍牆,這就是美國缺乏歷史深度的悲哀。
掩耳盜鈴故事就是如此活生生地在世界第一霸權國家上演了。
最後的受害者只有一個:美國科技企業。
萬眾矚目的華為純血鴻蒙系統8日起正式開始了公測。
它將給中國甚至是世界帶來怎樣的深刻影響呢?
純血鴻蒙系統公測本身並不足以成為一件稀奇的事情。
而是參加純血鴻蒙系統的龐大隊伍,幾乎集合了中國目前在互聯網,社交軟體以及支付系統等各領域的頭部企業。
比如騰訊,支付寶,京東,快手,百度等。
它們的加入,將會讓鴻蒙系統如虎添翼,短期內獲得巨大的生態支持。
這對於美國科技企業來講,不亞於頭頂上的一聲驚雷。
科技領先並非不可超越,但建立規模足夠支撐科技發展的生態才是關鍵。
而此前,中國工信部要求三年內國家機構和國企都要換裝國產軟體也視為政府從國家安全戰略方向為鴻蒙系統們打開一扇大門。
鴻蒙生態的建立就意味著蘋果和安卓系統在中國的龐大市場份額的丟失,就意味著用戶數據,算力基礎的丟失。
無論美國人對中國市場裝得有多麼「不在意」,但它的身子卻很誠實的。
儘管美西方極盡抹黑中國發展之能事,但它們家的資本卻非常現實:一旦離開中國市場,損失的不僅僅是利潤,而是它們的未來!
鴻蒙系統公測之後一旦在中國市場形成了生態,那麼美國科技企業將徹底失去競爭力。
不要以為今天它們依然在高階晶元產業,人工智慧的晶元與算力領域依然擁有優勢。
那隻不過是它的競爭對手缺乏生態支撐而已。
以中國製造業市場巨大的體量,即使美歐以及日韓對中國科技企業實施「小院高牆」,也阻擋不了它們快速發展的步伐。
中國市場規模足以支撐任何一家科技企業的發展。
但對於美國科技企業來講,就形同噩夢了。
不要忘了中國製造業規模比北美和歐洲加起來還大。
假如美國科技企業甘願放棄中國市場,充其量它的生態也只是與中國對等而已。
它們的科研能力將瞬間失去一半的支撐。
而美國政府對於中國理工類學生赴美限制則加速了美國科技企業的衰弱。
事實上,不僅美國晶元之母是華人女科學家,半導體80%的人才來自於中國留學生。
讓自家科技企業失去最大市場,又失去最大規模人才,美國政府這個「掘墓人」真是可圈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