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張圖很有意思,就是這張
美國的AI教父,Open AI的創始人山姆·奧特曼,很多人都認識。
而中國AI教父,右邊這個戴著眼鏡的中年男人,很多人還不了解。
簡單介紹一下,李一舟,清華博士,知識付費大手子,前兩年他在抖音上做的一舟一課,是當時的爆款課,一年賣了幾千萬。
自從ChatGPT出現之後,他賣人工智慧課,又是大爆款,199 的課光在抖音上25萬成交量,單一課程近五千萬成交額。
光上面這倆就一個億了。
還有視頻號,小紅書的銷量沒統計進來呢。
在買了199之後,李一舟還有1980的進階課,你用他的軟體,還要從他那買Token(算力)給你,後續充值這都無法統計。
說李一舟全中國在AI上賺錢最多的人,都保守了。
很可能,全中國所有做AI的公司,加在一起賺的利潤,注意,是利潤,沒他一個人多。
很多人也拆過李一舟的課程,認為課程水,有人說他是割韭菜。
實話說,我也研究過李一舟,我從人家身上學到很多優點。
真不是黑。
首先,李一舟的直播水平被低估了,他是市面上最厲害的那一檔。
真的,你把GPT4、Midjourney,通義、文心掛到直播間試試,看看ROI能投到2以上嗎?體驗分能不能維護到4.5以上?100字的帶圖用戶評價能不能有50條?
尤其他的直播話術,但凡賣東西的,都可以學學。
我給大家拆一下吧,他的銷售話術分為四步:
首先,講自己是誰?(我為什麼有資格賣?)「我是清華工科清華博士,當年開過人工智慧公司。」
然後,說產品賣點(買了有什麼用?):「提升工作效率,幫助作圖,幫助寫短視頻文案,做個人IP,學英語,教小孩等等。」
再,塑造這個課的價值(買到有多賺?)「我這個 199 能頂市面上幾千的,你整我一個 199 就行了啊,買了一個,全家都可以學。」
最後,製造下單衝動(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還有最後10個名額」。
我看過他一小時直播,他差不多每 10 分鐘就會循環一遍這個話術,就這樣循環四個小時,下播。
你一定很好奇,他一直在說,最後幾個名額最後幾個名額,為啥不露餡呢?
因為他的流量主要是買來的,所以直播間都是新人,沒有人會在他的直播間停留5分鐘以上。
不感興趣的,划走了,買了的,也不會繼續看下去。
所以他這套話術能永遠循環下去。
他才是把直播玩明白了。
比比天天跟大家嘮嗑,寫文章,大伙兒經常來瞅。有一天跟大家分享,有個什麼東西真不錯,如果大家信任我,下單。
這是 IP 的邏輯。
但李一舟不是IP邏輯,是流量邏輯。
只要遵循這個公式
產品成本+售後成本+投流成本+平台扣點<售價
就可以無限從市面上獲客。
我舉個例子,假如說比子賣自己的高清大臉照片,199。
先花30塊錢P圖和瘦臉,再用20解決退款和售後,再把自己的大臉標價199。
最後從平台那裡買用戶,哪怕我花100元買來一個客戶,扣掉成本,我還能凈賺49。
這裡就不得不說,李一舟的第二個核心能力了,投流。
即,向視頻號、抖音、小紅書這樣的平台買流量,買用戶的能力。
很多人都不知道,投流,是在互聯網做生意的核心能力。
比如我們之前介紹過的短劇,90%的成本都是投流,所以投流水平就至關重要了。
一方面,你投給什麼標籤的人,轉化率高?(為了每一分錢花在刀刃上)
什麼時間段投,轉化的人群更多?(為了增加直播間的效率)
投流後台,有幾百上千個地方要勾選,外行人根本看不懂。
抖音的千川投放後台
也正是因此,大的直播間,短視頻都要配專業的投手,
李一舟的投流水平非常高,而且他也善於研究新的工具,朋友圈投直播間,這個功能剛上線,他就用起來了,幾乎是最早用上這個功能的人。
最後一點,也是學不來的,就是李一舟真的很勤奮。
李一舟幾乎每天在視頻號、抖音、小紅書,三端齊播。每次至少播四個小時,過年都不休息,我經常吃著外賣看到李一舟上線直播,卷得我渾身難受。
關鍵是這4個小時里,他話術是循環的,相當於每 10~15 分鐘說一次重複的話,堅持一年,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我認識不少人,都對李一舟佩服的五體投地,這麼有錢了還這麼努力,真的是服氣。
我為什麼研究他呢?
老粉都記得在去年 ChatGPT 剛出來的時候,比比也搞了一波知識星球,當時主要是這麼想的:
在ChatGPT誕生後,AI 會改變大家的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但我天天發,也有人嫌煩,況且也有很多東西,是需要付費才能搞到的,比如GPT4的賬號。
所以我就搞了個知識星球,專門給大家找各種嘉賓,提供各種路子,各個行業的落地場景,各種軟體的使用心得,更新給大家。
本質上也是搬運信息差, 給大家提效,省時間。
(星球內的部分精華內容預覽)
但在這個星球即將到期之際,我也發現一些問題。
第1️⃣,工具的迭代速度太快。
比如我們一開始用SD畫圖的時候,還要吃顯卡配置,現在連ChatGPT都能畫圖了。學習的還沒有它升級的速度快,那學啥?
第2️⃣,很多人的問題不是不會用ChatGPT,而是用不上ChatGPT ,我又不能教上外網,咋辦呢?
第3️⃣,粉絲的信息差被逐漸縮小,咱比比粉絲絕大多數,算信息比較靈通的。
當信息差提供的夠多之後,我能感覺到,大家的認識水平迅速上來了,信息差已經逐漸被填起來,
要進一步給大家提供信息差,比如說最前沿的AI怎麼樣了,我也找了北美、哈佛的PHD、大廠AI負責人來直播,但我發現大家對這種產業端的內容,沒有那麼感興趣了。
知識星球官方也找過我,覺得我們去年很好的案例,新一年希望我們宣傳續費,繼續做下去。
但我是覺得,如果沒找到能給大家提供啥新的價值,我寧願大家別續費。
那為啥,李一舟能一直做呢?
因為他的目標不是熟人,他的用戶是從市面上買來的。
他只要不斷從他還沒洗過的十幾億人中,篩選出目標用戶人就行了。
大家覺得,他教的那些東西太基礎了,但也許因為看到這篇文章的,都是高認知人群了,我們的讀者大多數都在大城市,對於 AI 有認知基礎了。
中國還有十多億人,這十多億人你不要說上外網了,可能大部分人都分不清山姆·奧特曼和迪迦·奧特曼。
李一舟的課,對他們來說,就是建立 AI 基礎認知的入門課程,那人家確實也是滿足了,五環外的人想要接觸AI,上手AI的需求,所以人家能賺到錢。
這是第一個問題的答案,為什麼李一舟能賺那麼多錢?因為人家對商業想的很明白。
他一開始就不是AI創業的,他是搞下沉市場職業培訓的。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中國沒有山姆·奧特曼這樣的AI教父?
實話說,中國的AI創業者過得真的不咋地,我認識一些AI創業者,每次和他們聊天,他們都哭喪個臉,進入自嘲模式。
在中國AI創業的難度分為5層,可以說是,前有狼後有虎。
①融資難
美元 VC 大部分退出中國了,而第一波科技企業,都是美元基金 VC 孵化起來的,美元基金一走,就沒多少,願意燃燒自己的給他們試錯的人。
當年OpenAI可是靠微軟100億美金喂起來的,中國的互聯網公司都在收縮,哪顧得上這個?
②獲得數據難
AI要牛逼,需要餵給他大量高質量的數據。
為什麼剪映、飛書的 AI 突飛猛進?因為它背靠位元組的數據集,通義千問,訊飛星火的發展速度也很快,他們都背靠大廠,有強大的數據集,來餵給這個AI。
前陣子我和喜馬拉雅的 AI 負責人也聊過,他們就說他們有6億多的干音數據集,所以他們的語音AI做得也很好。
如果你是創業公司,哪來這麼多數據?
OpenAI一開始就和微軟合作,而且還去爬了維基百科、Quora和紐約時報。中文互聯網上有這麼乾淨的數據集嗎?
③內容安全難
AI,相當於一個腦子裡裝了一大堆資料的孩子,它創作的內容不是完全可控的。
比如當年Midjourney 剛出來時,就有很多人畫奧巴馬搶銀行的虛擬圖片,還有很多人喜歡」誘拐「AI,讓他搞澀澀,或者讓他說一些奇怪的話等等,一個沒鬧好,後果都非常的嚴重。
④收費模式不被接受
中文互聯網上絕大多數的主流產品,都不是直接收費的。
大家可以想想百度的百度、騰訊,甚至位元組跳動,360,他們的本質都是什麼?都是廣告公司啊,他們都是創造流量,獲取流量,用廣告向你收費。
你說李一舟收費,關鍵是他找到了一個大家願意交費的點:為知識付費,這是中國人能接受的呀!
畢竟大家從小上各種補習班幾千幾萬都交過。
但你說我付費才能用一個軟體,大多數人接受不了。
我自己一個15塊錢的騰訊會員,也要問斯斯有沒有VIP。大家的付費習慣擺在這裡,創業者改變不了。
還有一個終極難題,打不過OpenAI。
OpenAI的先發優勢太大了,每次更新都乾死一中關村的AI創業公司。
之前國內有很多做 AI 語音、 AI 生圖,或者做數字人的,之前不是有家Heygen做的不錯嗎?就是讓郭德綱說英語那個。
前陣子和喜馬拉雅的AI負責人聊了,發現,技術完全不是門檻,而且他有更多的數據,降維打擊Heygen了。
前陣子看剪映一更新,更誇張,10 秒鐘的語音,就能做一個你的語音分身,而且已經上線了,又降維打擊了,難怪抖音CEO張楠都跑到剪映去,全力做AI了。
以後剪映比抖音還牛逼,都有可能。
剪映很牛逼了吧?更厲害的還有OpenAI,前兩天一抬手,把之前 Runway、Pika的文生視頻能力,從3秒擴展到60秒。
Runway和Pika已經是國內很多AI創業者,難以望其項背的創業公司了,
但是遇到 OpenAI ,也是嬰兒車對上泥頭車的水平。
所以你想想在國內真做AI 創業,真的是一上來就和滅霸對打,不如做信息差生意。
我當然也希望上很多價值,說我們需要自己的山姆·奧特曼。
但你是我的朋友,為你好,我建議你去填信息差。
這是最簡單,最直接,最健康的商業模型閉環,競爭小,交付清晰簡單,不靠融資養,沒有坐牢和破產的風險,現金流還健康。
而你要去做AI 創業,簡直頂著刀山火海前行,沒有融資,沒有數據集,用戶沒有付費習慣,還要面臨 OpenAI的競爭,甚至有人身安全風險。
真的是有執念的人,或者說,傻子,才做。
國內AI最能賺錢的是李一舟,是有原因的,人家把商業玩得很明白
與把腦袋拴在褲腰帶,賺賣白菜的錢,不如安安靜靜,向下沉人群賣信息差賺錢,還不用操那麼多心。
這不僅是一個現實,也能給大家在這個環境下,賺錢一些啟示。
最後,我想起來小學一篇文言文,叫《晏子使楚》:
齊國的大使晏子出使到楚國,楚王請他喝酒,這時候欽差押著一個人上來,楚王攔住說是幹嘛的?
欽差說是一個齊國人偷東西。
楚王就問晏子,齊國人愛偷東西么?
晏子回答:橘子樹在淮河南邊就是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樹,就是因為水土條件不同,這個人在齊國不偷東西,為啥到楚國就開偷了?是不是楚國的環境讓人偷東西啊?
楚王:烏雞鮁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