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算醒悟了!華為鴻蒙生態一呼百應,背後的「原因」浮出水面。
無論是在通訊領域的彎道超車、還是在晶元技術層面的突破,中國企業進一步的發展,皆是受到了美國的打壓和制裁,目的就是為了維護自身的所謂「科技霸權」,避免過度依賴中國的供應鏈。
特別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寧德時代、比亞迪等等企業相繼崛起,美企想盡各種辦法引入技術、邀請建廠,但無一例外都被拜登團隊給從中破壞了,美其名曰擺脫供應鏈依賴,實則就是不想看著中國產業發展成型。
華為遭遇了美國最為嚴格的打壓,但卻一次又一次的挺了過來,特別是在鴻蒙系統誕生之後,徹底幫助中國實現了操作系統的獨立,外加上麒麟9000S晶元的回歸,中國才算真正意義上解決「缺芯少魂」困局。
一開始鴻蒙系統被冠以「套殼安卓」的頭銜,而這些不友好的名號基本都來源於國內友商,但華為並沒有過多的去在乎這些,而是將重心放在了技術的進一步升級上,4.0版本升級後徹底擺脫了安卓的底層代碼。
如今搭載鴻蒙設備的數量突破了7億,早已度過了操作系統的生死線,和安卓、IOS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但華為的目標可不僅限於此,國內的廠商總算是醒悟了,全面擁抱華為的背後意味著什麼呢?
擁抱鴻蒙的真相
有關注鴻蒙系統的網友,都會發現近期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幾家企業官宣去開發鴻蒙原生的應用,目前美團、微博、騰訊、支付寶等等互聯網巨頭,都已經官宣了擁抱鴻蒙系統的意願,這也將進一步促成鴻蒙生態的成型。
安卓和iOS之所以強大,是因為擁有龐大的用戶群體,而要想達成這樣的效果,首要條件就是要有大量的原生應用支持,這才能夠更好的去優化底層資源和技術,從而兼顧高性能和高效率。
而原生的應用是基於操作系統自身開發的,除了更好的貼合之外,也擁有著更高的安全性和隱私保護機制,鴻蒙如果一直去兼容安卓的底層代碼,在這方面遲早會出現問題的。
而2024年將會成為鴻蒙發展的關鍵節點,如今看來以前最擔心的問題已經解決了,在看清了歐美國家的嘴臉之後,現階段鴻蒙生態應用布局可以說是一呼百應,得到了國內開發者的大力支持。
從長遠的發展角度來分析,鴻蒙生態的布局,將會帶動百萬級別的就業崗位,目前各大高校均已開設鴻蒙班,全面展開校企的合作,而華為之所以能夠這麼順利,和自身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華為已經正式官宣,未來將全面參與全球市場的布局,以往中國的企業要想入局全球市場,就必須到歐美國家轉一圈,獲得了他們的認可,才能獲得世界的認可,這也導致了成功率及其的低。
今後狀態可就不一樣了,依託於鴻蒙生態引導的全球化布局,可以將中企的產品與技術快速的融合,形成一條完整的全球化生態產業鏈,因此中國企業對鴻蒙的態度才會從一開始的冷漠,逐步轉變為了擁抱。
面對外部的壓力,美國等國家的制裁和限制,已經讓中國在海外的發展存在很多不確定,依託於鴻蒙生態可以更好的集結有生力量,抱團取暖總比單打獨鬥要強。
中國科技要想全面崛起,就要摒棄彼此間的猜忌,而這些也是鴻蒙生態一呼百應的原因,對此你們是怎麼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