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斗戰聖魔歸來
為什麼要推薦「無線藍牙解碼耳放」?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年終了,由於今年的大環境的原因,導致很多普通人都開始在消費上開始越來越謹慎,盡量做到一個共同的現象「該買的盡量找價格偏低的買,不該買的盡量不去考慮」
像曾經的一個現象「不管怎麼樣,先買來備用」的需求已經不復存在,對於以上的現象,我們統稱為是「理智且理性消費」;
誠然千金難買心頭好,相信很多人在「年底」都會想辦法更換一些設備,主要是為了「新的一年更有新氣象」,就這麼簡單。
所以不光是你們如此,有的時候,我們也會如此,會在年終的時候考慮「換一台手機,換一副耳機,換一些關於數碼的設備」,但是不管換什麼設備,都不會偏離一個原則,它就是「依舊要享受自己感興趣的產品」,這是根源,也是關鍵。
所以眾所周知,「我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音頻發燒友」,只不過由於開頭所說的「今年大環境的原因」導致很少去買耳機、播放器、耳放等音頻設備了,如果要問原因,答案很簡單「飯都吃不起了,還有閑錢買音頻設備?」
然而現在也沒有恢復以往的樣子,但是我們總覺得生活缺點什麼,帶著這樣的思維,考慮回歸「音頻」,讓自己重拾興趣與激情。所以就有了「無線藍牙解碼耳放」推薦,講實話這篇文章不是推薦給大家的,而是推薦給我們自己的,你們如果喜歡可以稍微嘗試一下
如果要問,為什麼看中這個「無線藍牙解碼耳放」?一方面是因為價格不足千元符合我們的預算,另一方面就是小巧,但是最主要的一方面還是「它的品牌,即飛傲」
如果熟悉音頻領域的小夥伴應該知道,相較而言「在播放器、耳放等音頻設備上,飛傲的優勢雖然不能算絕對意義的強勢,但是相對意義上的強勢還是可以具備的」,此外還有像艾利和、樂彼、索尼等,雖然它們肯定都比飛傲要好,不過「唯一的問題就是,價格太貴,我們是消費不起」。
那麼關於「無線藍牙解碼耳放」究竟是飛傲的什麼型號呢?毫無疑問就是「飛傲BTR15」,在前面我們已經說過了價格上不足千元是看中的一個表面且根本的問題,具體價格是699元,整體外觀給人一眼感覺小巧、輕便於一體,然後在功能上也給人,尤其是是小白一目了然的感覺「因為各種介面,各種按鍵都非常明顯」,所以我們給予這個耳放的體驗是這樣的詮釋「更好用、更好聽」
具體在外觀上「飛傲BTR15」採用了雙弧面熱彎玻璃,為什麼輕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通體重量比上代旗艦要輕至少6.4g」然後在觀感和握手手感都有質的提升。屏幕大小採用0.96英寸OLED,支持中英文雙語顯示,功能體驗支持獨創PC/BT/PHONE三場景一鍵切換;
至於聆聽的體驗,講實話「飛傲BTR15」也真正做到了非常「便利」的檔次,一方面擁有3.5mm和4.4mm雙耳機輸出介面,真正讓喜歡「飛傲BTR15」的人群可以完全不用擔心自己的耳機到底適用不適用,畢竟從我們認知當中「目前不管是小品牌還是大品牌的耳機,基本都不偏離3.5mm和4.4mm」
另外整體單端輸出功率比上代旗艦提升56%至125mW,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平衡端「也就是4.4mm介面」比上代旗艦提升0%至340mW,支持耳放獨立供電和雙DAC四路全平衡驅動,總之雖然「飛傲BTR15」很小巧,但是得到的音質應該是不差的,反正我們準備在元旦前後直接買,然後做個體驗評測。「PS可能是第一個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