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線拉回到2019年,第一代ES6上市,當時我給它的第一個關鍵詞是「進化」,但這個比較是基ES8來說,ES6無疑是進化後的作品:如果說蔚來ES8是「半成品」,那ES6則已經接近了完成品。

時隔5年,基於全新的NT2.0平台打造,擁有Banyan智能系統的「完全體」ES6到來。

如果說上一代ES6的是一種突破,那一年後ES6則表示它懂得收斂。不同於以前「大嘴」的油膩張揚,反而更像是瘦身整容後的鮮肉,細節造型確實變化不少,身材緊實且極富質感。

而車側和車尾的比例更是無比的流暢協調,沒有一絲冗餘設計,一切都顯得剛剛好。


值得一提的是,NOMI搭載了新一代神經網路技術NOMI Mate 2.0,加入了更多新表情和自然動作,語音交互識別率更高,交互速度更快,使用體驗依舊很好。

氛圍營造到位,乘坐體驗也要跟上。在全新ES6上,蔚來搭載了全自研的座椅系統,帶來了更好的品質,更靈活的滿足用戶定製化需求,更高效的反饋提升機制,更高的零部件共用率。最重要的是,它能通過FOTA的方式升級,這可是供應商的產品可做不到的。


實際體驗中,零百加速水平在6秒多的「舒適模式」最適合日常駕駛,雖然沒有配置空氣懸架,但底盤使用的是自研的ICC智能底盤域控制器。在該模式下默認懸架較軟,過溝坎時車身不會給予過於生硬的彈跳回饋,儘可能地過濾掉顛簸。

而對於長波震動,懸架能夠處理的非常柔和舒適。而在高頻的短波震動下,懸架也能高效的化解,即便在經過減速帶以及井蓋這些大坑窪時,通過柔軟厚重的懸架以及座椅層層削弱後,傳進車內的震感並不明顯,懸架處理起來如魚得水。


頻繁的過彎並不會讓車身姿態受到太多影響。每次入彎出彎過程中,我們感受到只有左右移動的橫向G值,整個車身表現卻十分穩健。

值得一提的是,全新蔚來ES6在車頂也增加了「犄角一般」的激光雷達,硬體配置和布局與蔚來ES7相同,涵蓋1顆激光雷達和兩顆800萬像素攝像頭。自動駕駛晶元採用4顆英偉達Drive Orin晶元,提供高階輔助駕駛的能力。

在高速場景中,蔚來全新ES6的NOP+ Beta在高速公路上表現,主路-匝道-主路的切換完全無驚無險,同樣在主路的車輛輔助換道、超車體驗,也可以用柔和、平順加以形容。NOP+能大幅緩解用戶的緊張感和駕駛疲勞度。

雖然NOP+暫時還達不到超越人類「老司機」的水準,但是作為一名駕駛助手已可以打上「合格·畢業」的標籤了。雖有誇讚,但日後仍需努力。

在最重要的補能方面,新舊兩代車型則共用蔚來的充換電服務體系,是隨著能源服務體系的建設一同成長的。以往在試駕其他品牌電動車的時候,我都會下意識克制自己腳下的動作,盡量減少充電的次數。哪怕如今充電功率已經足夠高,但每次都要下車去插槍拔槍,至少半小時的充電時間都會讓人在內心充滿抗拒。

而蔚來的這一套流程下,來只需要五分鐘你就能擁有一塊接近於滿電的電池了。這樣的用時基本上已經和加油持平了。
同時,蔚來換電的全過程都不用下車,全程自動化,這一感受絕對是加分項。
從「半成品」到「完成品」,蔚來用了五年的時間完成了一次產品端的進化。無論是整車的駕駛品質還是智能化水平,蔚來ES6都可以稱得上是高分之作。 這樣的評價並非是我們的一廂情願,從終端消費市場的銷量反饋同樣可以得到肯定的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