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由微信昵稱為「省政府辦公廳」的用戶引發的一場「絲襪病毒」鬧劇在網路上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無數吃瓜群眾感嘆「貴圈真亂」,相關情況通報出來後,網友們似乎都不買賬,紛紛認為這起事件跟「指鼠為鴨」事件有著千絲萬縷的相似之處。
這起事件充分暴露了搞外遇、出軌、做小三等一系列違背公序良俗的醜陋行徑。
微信號被盜,呵呵。騰訊的技術團隊難道就這麼不堪一擊嗎?這一句「微信號被盜」是要給廣大的微信用戶製造恐慌嗎?要知道,我們廣大用戶微信裡頭或多或少都會有筆存款,微信支付用的也是較為廣泛呀。「微信號那麼容易被盜,可把我們廣大用戶嚇壞了」。
可事實上並非如此,我們廣大用戶還是相信騰訊的技術風險管控能力的,選擇了相信騰訊的技術風險管控能力就意味著絕不會被相關責任方的那一句「微信號被盜」而敷衍了事。
再說了,黑客盜你微信號難道就是為了在你們工作群里製造一場「絲襪病毒」的鬧劇嗎?而且也就是短短的幾條信息,黑客不為錢卻製造一場不雅信息的鬧劇,真是這樣的話,這黑客也太水了吧。
「指鼠為鴨」事件剛剛告一段落,又來了一場「絲襪病毒」事件。「掩耳盜鈴」為什麼總是發生在體制內。隨著事態的持續發酵,想必騰訊會站出來給個明確的說法了吧!你說人家騰訊要揭你短騰訊也覺得不好意思,不揭你短,騰訊就得承擔一定的責任。
「絲襪病毒」事件要麼葬送涉事人的前途,要麼有損騰訊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從目前的趨勢來看,將責任推給黑客想製造一場「微信號被盜」的說法是敷衍不了群眾的。那麼多人的不盜偏偏就盜你的,而且僅僅是短短的三條關於出軌、搞外遇、當小三的「絲襪病毒」消息。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既然做了荒唐的事就要勇於承擔相應的責任。互聯網時代,想掩耳盜鈴來逃避責任是靠不住的,既然想推脫責任,那麼輿論的發酵勢必會讓真相來個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