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現實是一個很難評估的東西。當你盯著屏幕,你會看到一個被放大的世界,它真實地環繞在你的周圍,並且會遵照你大腦的指令做出相應的變化。市場上幾乎所有的「虛擬現實穿戴設備」都不過是一個專有陀螺感測器和一副目鏡的移動手機屏幕。
但之前在一年一度的WWDC大會上蘋果發布了AppleVisionPro,庫克正式發布了蘋果公司的第一款VR/MR設備。蘋果畫了七年的餅,終於實現了!作為手機廠商,為我們展示了在他的產品之下最新的VR/AR概念。



其實VR/AR的概念在很早之前就火過一次,當年GoogleGlass和Cardboard帶火了此概念。在這之後很多手機廠商看到了VR/AR的商機,也進行了一些跟進,本文就來盤點一下那些手機廠商們做過的VR/AR產品,一起來看看有哪些吧。
三星GearVR
這是三星和Oculus合作開發的一款盒子類VR產品,於2014年發布,支持三星的部分智能手機,如

但與OculusRift或HTCvive等同類產品不同,三星GearVR沒有內部投影機,它與GoogleDaydream更為相似,需要智能手機支持。儘管這限制了GearVR的圖像質量和處理能力,但同時也極大地降低了設備成本。
但事實上,如果你在用這個產品的時候不一起搭配三星手機用的話,那它有很多功能都是無法使用的。在這之外,你無法通過GearVR做什麼事,它的內容還是很有限的。
小米VR

這是小米推出的一款盒子類VR產品,於2016年發布,支持小米的部分智能手機,如

這是華為推出的一款盒子類VR產品,於2016年發布,支持華為的部分智能手機,如華為P9,Mate8等。用戶可以通過將手機插入頭盔來體驗VR內容,如遊戲、視頻、應用等。華為VR也提供了一個獨立的遠程控制器,可以增加交互性。
早在15、16年,VR、AR概念最先興起的那會兒,還沒有體驗過VR的小編,以為好萊塢大片裡面那種「空中屏幕控制」的科技即將到來,只需要按一按眼鏡,面前就會出現一個屏幕,動動手指就能控制。
事實證明我的想法太美好了,當年的VR不過是頭戴一個笨重的看起來像個眼部護理儀一樣的頭顯設備,還需要連接手機和電腦才能夠體驗,並且只限於視覺、聽覺方面的體驗。
華為在後續還發布了VRGlass,這款號稱「顛覆式」的VR眼鏡,再次把5G、VR的話題推到人們的視野當中。華為VRGlass眼鏡自帶近視屈光調節,700度以下近視都可以,不用戴近視鏡啦。這點非常棒,HTCvive、三星MR等等VR頭顯都是需要戴眼鏡或者配專門的近視鏡片的,PSVR曾因為對戴眼鏡用戶特別友好收穫了一波好評。
但它是半個VR一體機,因為它自己不帶處理器和電池,必須聯接華為高端手機用手機的電池和處理器,這樣才能變身為一個VR一體機。自身僅有的3DOF性能和2999元高價使它還是不免成為了雞肋產品。

HTCVive

是由HTC和Valve共同開發,發佈於2016年4月5日。它也是Valve的SteamVR項目的一部分。
這款頭戴式顯示器的設計利用「房間規模」的技術,通過感測器把一個房間變成三維空間,在虛擬世界中允許用戶自然地導航,能四處走動,並使用運動跟蹤的手持控制器來生動地操縱物體的能力,有精密的互動,交流和沉浸式環境的體驗。
不需要連接任何設備就可以獨立運行。用戶可以通過內置的觸控手柄和定位系統來體驗高質量的VR內容,如遊戲,視頻,應用等。也是目前VR市場的頭部玩家。
HTCVive承諾的全功能和360°room-scale虛擬現實體驗,獲得了體驗用戶的一致好評。
小米智能眼鏡探索版
這是小米推出的一款概念性AR眼鏡產品,於2021年公布概念,目前在2023年MWC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 2023)上正式發布小米智能眼鏡探索版。

該產品採用MicroLED+衍射光波導光學方案,在用戶的視野中疊加虛擬信息或圖像。該產品支持信息顯示、通話、導航、拍照、提詞器、圖像和自研語音實時翻譯等功能。

(圖源:XDA)
當有消息時,小米智能眼鏡只會篩選出最重要的信息,避免過度打擾用戶。在通話時,不僅能直接看到對方的號碼,而且它還有內置的雙波束成形麥克風和揚聲器,能清晰聽到雙方的聲音。當它作為導航使用時,將實時地向你呈現地圖,並會在你前行的道路上幫你尋找方向,且對於口音較重的用戶,還可以進行實時翻譯。
使用者可以通過將連接的手機屏幕用作觸控板來控制窗口:移動或調整大小,或者可以伸出手臂並使用手勢來移動窗口。當使用者伸出手臂,手掌朝外時,激光束會從手掌中射出,使用者可以將其用作指示器。使用者還可以使用手指捏動作來「抓住」一個窗口並四處移動。
除此之外,小米智能眼鏡還內置500萬像素攝像頭,從而可以實現快速拍照和拍圖翻譯的功能。為了保護路人隱私,它的拍照指示燈會在相機工作時亮起。
OPPOAirGlass
這是OPPO推出的一款AR眼鏡產品,2021年發布概念,第一代OPPOAirGlass於2021年12月14日發布,而第二代OPPOAirGlass2於MWC2023上發布。該產品採用單目分體式方案,在用戶的視野中疊加虛擬信息或圖像。該產品支持騎行導航、演講提詞、日程提醒等功能,並支持觸控、語音、手勢和頭動操控四種交互方式。

圍繞輕便佩戴的目的,OPPOAirGlass2自主設計高效率衍射光柵、自主研發全球首款樹脂衍射光波導鏡片,這使得AirGlass2的重量降至38g輕,可實現無負擔使用一整天。
在功能性方面,OPPOAirGlass2也進一步為人們帶來更直接、迅速、即時的信息呈現,用戶可以直接使用OPPOAirGlass2查看通知、導航,進行即時翻譯、演講題詞等功能。相較前代,OPPOAirGlass2功能更為豐富且易用,能夠讓信息即時、便捷地為人所見、為人所用。
OPPO將智能眼鏡做了如此輕量化的設計,讓它更接近日常使用、也更加實用,而不是套用元宇宙那些離我們很遠且很重的東西,它的模塊化的設計理念,為未來留下了可擴展空間,實現了智能眼鏡從玩具到工具的進化。
結尾
目前移動穿戴設備在「休閑娛樂工具」和「專用控制平台」之間仍沒法很好結合,即使是最新的蘋果VisionPro,也沒能解決續航和便攜問題,應用場景還是很有限。
這麼多年裡,在這麼多VR/AR產品中,有的已經停產,有的直到目前還有不錯銷量。雖然現在VR/AR技術還不是很成熟,這些產品的實用性有待考究,不過這些手機廠商的探索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一代又一代的產品給我們帶來了新的體驗和看到了未來科技的可能性,相信以後VR/AR設備能夠真的有突破性的發展,融入我們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