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榮幸,BALANCE百倫斯科技受邀到江蘇宿遷TEIN避震工廠參觀,了解避震的生產流程和工藝,這次TEIN避震官方邀請了十餘家媒體,中國媒體僅兩家,多數是日本當地知名的媒體人。很喜歡他們的工作方式 ,給了一份完整且詳細的行程安排,上面還有各方人員的簡介。初印象,認真。
這次到工廠,主要是讓大家從三個方面來了解TEIN的避震。
1、是生產工藝、品控,包括自動化。
2、就是針對市場的分析,TEIN避震的全球布局。
3、工廠的整體環保體系,覆蓋了10000多平的太陽能,雨水的再利用,減排等一系列做出的努力。
而我,還關注到了第四點,在TEIN上班的人的狀態,他們直接決定了工廠是否有生機,是否有希望。
先來一張讓我覺得很萌的圖,空調外機上,做了小屋檐。

↑小屋檐照片,物盡其用的感覺讓人很踏實。
對,我沒有上大的TEIN工廠大招牌,也沒有上讓人震驚覆蓋全部廠房的太陽能發電系統,而是這麼一個微不足道的空調外機上的小屋檐。
見微知著, 這是一個溫暖的企業。

↑大挂車是為賽事準備的維護車輛
中國的TEIN避震生產工廠位於江蘇省宿遷市,是目前全球的最大生產工廠 ,工廠面積21000平,但只有260名員工,工廠的絕大部分生產流程都已經實現了自動化。
本次主要是針對避震的生產,以及實際使用感受來安排三天的行程。11號是參觀工廠,12號和13號是測試四台車輛針對原廠狀況下,對比已經安裝了EnduraProPlus,FLEX Z, EDFC5避震的駕駛感受。

↑中國區總經理 三原 啓邦

↑日本媒體工作人員

↑BALANCE百倫斯工作人員
今天參觀工廠,有非常多的亮點。
TEIN除了日本工廠,中國工廠,還將設立中南美洲、歐洲、和東南亞三家工廠。預計2023年要做到60億日元年產值。而這60億的產值通過具體的數據分配,主要還是在家用車的升級系列,也就意味著,搭載TEIN的避震核心技術HBS的EPP將還是市場的主打。

另外一條值得關注的信息就是TEIN針對EV車型的關注,其匹配的銷額將在2030年,達到和燃油車同等量級。所以,在TEIN避震新研發的車型要求中,設計重心將對新能源車傾斜。
60億的產值計劃,除了對於市場,車型,產品的分析和優化,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工廠內部的機制優化。

TEIN避震工廠的自動化生產已經實現了70%左右,目前工廠的產值是月產1200根,而工廠搭建的基礎生產量是4000根/月,所以自動化的進一步提高,還是必然。
在如此大規模的自動化的基礎上,品控系統也在每個生產環節中都存在。質檢機器,去篩選出微瑕品,或者每個批次抽檢。百倫斯小編觀察到,目前整個生產環節大概的次品率是千分之二左右。這個是極低的數據了。

↑樣品的抽檢
印象最深的就是由工廠內部人士開發的一整生產系統,只要掃描二維碼,就算是新手就能夠了解這個生產任務需要哪些配件,要怎麼生產組裝,標準是什麼,以往這台機器產生的事故是什麼樣的,什麼原因。
可惜,不讓拍照,無法分享。但由此可以看出,能激發員工給工廠自己開發一套生產管理工具,離不開內部有良好的溝通氛圍,去刺激內部員工的成長。這個才是難得可貴的。

↑企業獲得的榮譽
具體工廠的參觀細節,百倫斯-磊哥會做視頻給大家一個更直觀的展示。
我很感興趣的就是TEIN的環保系統,首要提到的就是太陽能發電,覆蓋面積10762平,能滿足工廠90%的用電需求量。

↑右下的小黃色標籤是無所不在的,任何一個區域由誰負責,都會有標註。

雨水回收桶可以存一百噸的雨水,而這些雨水凈化後,用來清洗太陽能光板,用來進行一些淬火的冷卻,再是清潔用水。
而生產內部還有很多的再生再利用資源,垃圾的分類處理做得非常細緻,到位。
今天還去員工食堂體驗了員工餐:

除了主食,還有酸奶,香蕉,甚至飯後可以來根冰棍。這直接把感受拉滿了。

這是一個物盡其用的工廠,這是一個認真且極致的企業,這是一個你接觸多了就會愛上的品牌,用一碗面來表達今天所帶來的幸福感。

原本只想寫個三五百字的快訊,可是到目前為止,還遠不能覆蓋這次所看到TEIN避震工廠亮點的一半。
期待第二次工廠探訪,給你講更多細節,而這次,我要試一下A餐。
最後再放一些現場照片供大家觀看。明天還將繼續更新下賽道的報道,敬請關注。

↑佐藤啓司 市場信息執行人

↑大家一起聽演講
↑零件細節查看
↑中國區工作人員嚴珍國講解
↑大森榮副總經理在給媒體人員現場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