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E-QM5 560KM PLUS 2023款:超長續航、靜謐暢行新能源新選擇

2023年06月26日22:24:08 科技 1998

6月26日,紅旗品牌發布了旗下全新純電動車型E-QM5 560KM PLUS 2023款。這款車以其超長續航和靜謐駕駛的特點,引起了廣大消費者的關注和期待。


紅旗E-QM5 560KM PLUS 2023款:超長續航、靜謐暢行新能源新選擇 - 天天要聞


紅旗E-QM5 560KM PLUS 2023款:超長續航、靜謐暢行新能源新選擇 - 天天要聞


作為紅旗品牌的新能源車型,E-QM5 560KM PLUS在續航能力上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搭載了多項NVH專利技術,這款車在城市工況下僅有53分貝的車內雜訊,給用戶帶來了靜謐的行駛體驗。更值得一提的是,E-QM5 560KM PLUS通過輕量化、低風阻、低滾動阻力、高效能量回收等技術手段,實現了同級領先的13.2kWh/百公里能耗,續航里程達到了令人驚嘆的560公里。這一續航里程不僅滿足了日常城市出行的需求,還徹底解決了消費者對於純電動車續航焦慮的問題。


紅旗E-QM5 560KM PLUS 2023款:超長續航、靜謐暢行新能源新選擇 - 天天要聞


紅旗E-QM5 560KM PLUS 2023款:超長續航、靜謐暢行新能源新選擇 - 天天要聞


除了卓越的續航能力,E-QM5 560KM PLUS在外觀和內飾上也展現了紅旗品牌的設計實力。外觀方面,它延續了紅旗品牌的設計語言,以交錯、流光溢彩的造型展現了現代和諧感。內飾方面,E-QM5 560KM PLUS採用了環抱式造型,儀錶板簡約大氣,營造出輕盈舒展的空間感。前后座椅中心距達到1.1米,為後排乘客提供了比肩D級豪華轎車的越級空間,讓乘坐體驗更加舒適。


紅旗E-QM5 560KM PLUS 2023款:超長續航、靜謐暢行新能源新選擇 - 天天要聞


紅旗E-QM5 560KM PLUS 2023款:超長續航、靜謐暢行新能源新選擇 - 天天要聞


紅旗品牌在推出E-QM5 560KM PLUS時提出了性價比的概念,打破了傳統對於純電動車續航能力的偏見。這款車以其出色的續航能力、靜謐的駕駛體驗和時尚的外觀內飾,為消費者帶來了全新的純電動駕駛體驗。無論是日常城市出行還是長途旅行,E-QM5 560KM PLUS都能滿足用戶的需求,讓用戶告別續航焦慮,享受綠色出行的樂趣。


紅旗E-QM5 560KM PLUS 2023款:超長續航、靜謐暢行新能源新選擇 - 天天要聞


紅旗E-QM5 560KM PLUS 2023款的發布,標誌著紅旗品牌在新能源領域的又一次突破,也為消費者提供了一款更加可靠、實用的純電動車選擇。未來,紅旗品牌將繼續致力於技術創新和用戶體驗的提升,為用戶帶來更多高品質、高性能的新能源車型。讓我們拭目以待,期待紅旗E-QM5 560KM PLUS 2023款為新能源汽車市場帶來更多的驚喜和變革。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國產內存要漲價了 漲幅最高5% - 天天要聞

國產內存要漲價了 漲幅最高5%

2024年底,中國長鑫存儲、福建晉華在DDR4內存市場動作頻頻。一方面,它們積極擴大產能;另一方面,瘋狂殺價,其DDR4內存價格比三大廠便宜足足50%,甚至比二手晶元還要便宜。這一舉措直接讓美日和中國台灣一眾廠商陷入困境。被逼無奈之下,三星、SK海力士、美光甚至決定在今年底停產DDR4。如今,初戰告捷的中國內存廠商在掌...
微信上線新功能 斗圖更方便了 - 天天要聞

微信上線新功能 斗圖更方便了

本周,鴻蒙版微信迎來重要升級,涵蓋深色模式、分享文件到微信、消息撤回後支持重新編輯和發送等功能。同時,據微信派發布的消息,微信引用回復功能也有所更新。如今不僅能引用表情包和語音進行回復,回復內容也不再局限於文字,語音和表情包均可作為回復形式。此外,在表情包合併轉發方面存在不同情況。若使用iPhone手機分...
曝iPhone 17 Pro升級長焦 終於放棄1200萬像素 - 天天要聞

曝iPhone 17 Pro升級長焦 終於放棄1200萬像素

目前,iPhone 16 Pro和iPhone 16 Pro Max的主攝與超廣角都已升級至4800萬像素,然而長焦端仍是1200萬像素,支持5倍光學變焦。但據博主爆料,iPhone 17 Pro系列將迎來重大變革,其長焦鏡頭會升級為全新的4800萬像素。相比1200萬像素,4800萬像素的解析力更佳,並且支持7倍光學品質級變焦,這也使得iPhone 17
華為超越博世——一步之差! - 天天要聞

華為超越博世——一步之差!

博世在汽車零部件供應鏈領域的頭把交椅上坐了很久很久了,但汽車工業電動化、智能化、數字化浪潮撲面而來的時代,傳統的發動機、發電機、火花塞、發動機管理系統等油車的核心部件被電池、電機、電控「三電」取代後,其競爭力逐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