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8日,在搜狐科技峰會上,搜狐(SOHU.US)董事局主席兼CEO張朝陽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及了他對大模型的看法,「大模型目前國內炒得有點過熱」。
張朝陽表示,搜狐現在沒有去做大模型,目前還在觀望,應該會從應用角度來看一看,相對還是比較謹慎一點,但在整個GPT的應用方面搜狐已經開始在產品里逐漸滲透了。
「是否要做大模型還是要根據公司的主營業務來考量,公司要有演算法和自然語言處理背景,有資金實力。」張朝陽稱,「因為大家都在做,更要理智選擇。如果那麼多人都去做了,一定有人做得不錯,我們就直接買過來應用。」
同樣,張朝陽對於創新的態度也較為謹慎。他認為創新是每日每時都在進行的,要謹慎地對待新的技術,又要大膽地往前走,所以需要具體進行判斷,不能一概而論。「不能只是看看讀一些文章說有這個風口我們就投入,經常會陷進去,投了很多錢最後打水漂了。創新的概念不是一次對產品極致的追求和積累。」
張朝陽認為,對於年輕人來說,互聯網創新創業的機會有很多。人們用互聯網消費自己剩餘的時間,個人可以當網紅、當博主,可以教別人技能,還可以賣產品。「如果你是個年輕人創業,一定要走互聯網的道路,這是你的核心競爭力。」
今年2月,張朝陽就曾在一檔訪談節目表達過對於ChatGPT的謹慎態度。他表示:「ChatGPT的產生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積累了很多年,涉及到算力的增長,要有多少伺服器,以及知識庫、標註等很多問題。沒有這些能力的公司不要跟風入局,會消耗掉許多資源,最終可能還是一場空。」同時,他也表示,有搜索能力的公司還是有一定的準備。
值得注意的是,同一檔節目中,360創始人周鴻禕在與張朝陽的對話中表達了對於ChatGPT的不同看法。周鴻禕表示,雖然ChatGPT現在還不完美,但要看到它無限的潛力,未來會有非常多的場景,不僅僅是輔助搜索引擎搜索答案。「這就是為什麼所有公司都爭先恐後地都要搭上這班車,如果搭不上就有可能被淘汰。」
5月15日,搜狐公布2023年一季報顯示,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62億美元,同比下降16.35%,環比增長1%。其中,品牌廣告收入2300萬美元,在線遊戲收入1.29億美元。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凈虧損1300萬美元,優於此前公司指引區間(1500萬美元至2500萬美元)的下限。
截至美東時間5月17日收盤,搜狐股價報12.47美元/股,跌1.81%,總市值4.21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