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進入新的一年,汽車市場便熱鬧非凡。
前有12.4萬元一輛的帕拉梅拉,後有蔚來汽車降價超10萬。合著在蔚來這兒省的錢,都夠去買一輛保時捷了。
當然,玩笑歸玩笑,市場不會隨便鬧。
對於蔚來而言,如今真的到了「刀架脖子上,形勢比人強」的時刻。宣稱永不降價的李斌,也徹底打了自己的臉。
01
蔚來大幅降價
作為新能源汽車「虧損王」,蔚來的大幅降價激起了市場一陣高潮。
2月2日,#蔚來開啟降價促銷#的詞條迅速登上微博熱搜,引髮網友熱議。多數人對此表示驚嘆,原因無它,降價幅度實在是太大了。
超10萬元!
要知道,超10萬元的價格都足夠普通家庭買一輛代步車了,而這還只是蔚來此次降價的幅度。
蔚來的工作人員更是用「從沒有見過如此大的優惠幅度,史無前例的優惠」等說辭,來形容此次的降價促銷方案。

▶ 圖源:微博
等等,記得當年是誰說「蔚來絕不降價」來著?此刻,蔚來創始人李斌的臉,大概被打的啪啪響。
當然了,誰被打臉無所謂,這實實在在的優惠車主還是要的。不過,這所謂的「超10萬元」降幅,卻也並沒有那麼容易拿到。
具體來看,此次促銷方案主要針對2022款ES6和ES8兩款車型,二者依然可以享受蔚來兜底的過萬元的國家新能源補貼,且貸款三年零息零手續費。若在蔚來進行舊車置換,還能得到1.5萬元的置換補貼。
此外,蔚來的銷售人員直言,通過在銷售系統中將庫存現車做成展車,ES6和ES8還能分別享受1.8萬元和2.4萬元優惠。對於庫存周期在120天以上的車輛,優惠最高可達4萬元。
如此高的優惠幅度,似乎也顯露出蔚來「以價換量」的決心。
不過,或許也是心虛使然,在蔚來官網、蔚來App和其他官方信息渠道,蔚來都並沒有公布這一促銷信息。

▶ 圖源:蔚來官方微博
同時,蔚來官方也回應稱本次促銷是針對少量展車、庫存車給予優惠政策,且降幅高達10萬元的說法有點誇大事實。
嗯,用「優惠」代替「降價」,有死鴨子嘴硬那味兒了。
但誰都清楚,當特斯拉宣布降價那一刻起,伴著競爭日趨激烈、終端需求放緩,降價幾乎是所有車企的必然選擇。
02
新能源市場凜冬已至?
蔚來在2月初這個時間點選擇大幅降價,很難說沒有受到1月份整個行業遇冷的影響。
2月1日,國內多家車企公布了2023年1月份的銷量情況。讓人意外的是,除比亞迪、理想較為堅挺外,其餘造車新勢力們數據大多慘不忍睹。
零跑交付新車1139輛,同比下滑86%,環比下滑87%;小鵬交付汽車5218輛,同比下滑60%,環比下滑54%;交付量達到8506輛的蔚來,也同比下滑12%,環比下滑46%。
整體銷量的大幅下滑,很難不讓人感慨一句,是否凜冬已至?

▶ 圖源:小鵬汽車官網
與許多人分析的一樣,新能源車企銷量下滑,與「國補」的消失肯定有著一定的關聯。
2023年,實施了13年的新能源汽車「國補」正式退出歷史舞台。這使得許多車主在去年底提前下單,以趕上「國補」末班車。
由此所導致的後果,便是去年12月銷量被拉高,出現「翹尾行情」,而今年1月的的銷售潛力卻被提前透支。
但事實上,「國補」下線之後,還有「省補」接力。
數據顯示,僅今年1月份,便有至少超10個地方省市發布了新能源汽車消費的扶持政策,諸如上海、河南、浙江等地。
但顯然,接力「國補」的「省補」,還是難以撬動大眾消費潛力。
除此之外,春節的提前也使得車企沒有更多時間去賣車。
往年,春節一般都在2月份到來,去年春節也是1月31日,車企們賣了二三十天的車,但在今年,1月22日便到了春節,1月21日就開啟了春節假期,車企們實際賣車的日子大概只有半個月的時間。

▶ 圖源:蔚來官方微博
時間上不足,自然也就難以衝擊較高的銷量。
但在這些客觀因素之外,行業價格戰的掀起,或許才是更加重要的因素。畢竟任你吹的天花亂墜,在產品力之外,價格才是決定用戶是否購買的核心點。
而自1月初特斯拉宣布史上最大規模降價以來,3天內便迎來了3萬訂單,相比之下,許多國內新勢力的車自然就不夠香了。
當特斯拉發動價格戰,或許才是國內新勢力的凜冬起始。
03
新能源市場「大逃殺」
國內造車新勢力多還處於連續虧損之中,有著「虧損王」稱號的蔚來,更是在幾年來燒掉了數百億元。
然而隨著特斯拉掀起的降價風潮湧起,價格戰的開始,讓本就脆弱的新勢力們處境更加艱難。
新能源市場「大逃殺」,開始了。
1月6日,特斯拉率先展開了史上最大規模降價,創下中國售價歷史新低。在售Model 3及Model Y全系國產車型均大幅降價,幅度從2萬到4.8萬不等。

▶ 圖源:特斯拉官方微博
依靠著強大品牌力,降價僅僅3天時間內,特斯拉中國便收穫了3萬訂單。
毫無疑問,售價降低的特斯拉在同價位段幾乎難覓敵手,勢如破竹,其它廠商大概只有兩種結局:要麼跟著降價、要麼以後再降。
很快,問界、小鵬也跟著特斯拉的步伐宣布降價。1月13日,問界M5 EV和問界M7起售價均下調3萬元;1月17日,小鵬汽車也宣布啟動G3i、P5、P7的新年新價格體系,整體降價幅度達2萬元-3.6萬元。
此外,零跑、五菱、沃爾沃、吉利帝豪也對旗下部分新能源車型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變相或直接降價。
如今,降價幾乎已經成了新能源車企求生的必要手段。
畢竟在一定時間段內,汽車需求是固定且排他的。優先在這場大逃殺中出手的玩家,才有更多機會生存下去。
對於用戶而言,等等黨或許永不吃苦,但對於車企而言,先降價者贏得訂單和市場,後降價者一無所有。

▶ 圖源:蔚來官方微博
到這裡,大概也就明白了曾宣稱「永遠不會降價」的蔚來,為何也不得不加入這波降價大潮。
在過去,隨著新能源汽車走向「智能化」時代,幾乎所有人都以為這一行業正式走向軟體化。
但當特斯拉打響第一槍,人們才後知後覺意識到,新能源汽車行業又重新回到了基於產業鏈效率的成本競爭。
這意味,在這場新能源汽車大逃殺中,多數造車新勢力或許最終難逃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