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派Daily(ID:rancaijingapp)原創
作者 | 惠鵬權
編輯 | 饒霞飛
曾經的造車新勢力龍頭蔚來(09866.HK)近來有點「糟心」。
自從近日媒體爆出「蔚來降幅最高超過10萬元」消息後,網路上對蔚來此舉的討論聲不斷。#蔚來開啟降價促銷##蔚來回應降價促銷#等話題持續登上新浪微博熱搜。
不過,對於「降價」一事,蔚來方面的回應是,「少量展車、庫存車享優惠政策」。一位接近蔚來的人士同樣表示,「不是降價,是清庫存。」
在2月3日,蔚來總裁秦力洪亦表示,蔚來是根據車齡和狀態有一些額外優惠政策,不存在外界過度解讀的「全線降價」。不過他同時向蔚來車主表達了歉意,「這些清庫措施沒有提前以公告形式廣泛告知,是我們做得不夠好,接受批評。」
但這樣的回應並未得到蔚來ES6上海車主雨辰的認可。雨辰向極派Daily表示,蔚來此舉無疑是「變相降價」,這樣說無非是在安撫老車主,「服務群的回復也很模糊,我要等官方詳細解讀。」
浙江的車主小唐則表示,自己提車剛1個多月,當時銷售明確表示以後沒這麼大的優惠了,如今相差了好幾萬元,銷售又說「自己無能為力」。「疫情期間賺錢多難,白白被割。我們車主群正在討論這件事,如果有人維權,我會參加。」小唐如是說。
就「蔚來為什麼開展次輪降價和對老車主有哪些補償」等問題,極派Daily諮詢了接近蔚來的相關人士,得到的解讀也是,「少量展車和庫存車有優惠」,而且2022款ES6、ES8和EC6仍是市場上極具競爭力的智能電動產品,「蔚來會對Alder智能系統軟體進行長期更新維護。」
值得注意的是,蔚來1月份的銷量也不盡於人意。數據顯示,2月1日,蔚來官方發布1月的新車交付量為8506輛,同比下降11.9%,環比下降了46.2%。
在「蔚小理」三家新勢力中,蔚來的優勢已經不再。同樣是1月,理想的銷量則是15141輛,同比增長了21.65%,環比下降29.25%。
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向極派Daily表示,蔚來本次「變相降價」的本質是調整供需關係,「在傳統車企和二線新勢力的前後夾擊下,市場空間被擠壓,蔚來增速放緩。另外,銷量對蔚來這樣的上市公司非常重要,直接關係到股價和市值。」
事實上,蔚來的市場表現早就不可與當紅之時同日而語。截止2月3日港股收盤,蔚來的二級市場股價已經跌至91港元/股,總市值僅為1336億港元,近120天的跌幅已超過42.41%。美股同樣也「跌跌不休」,截至北京時間2023年2月4日美股收盤,蔚來美股收11.19美元/股,總市值僅184.9億美元。
在高光時刻,蔚來的美股股價曾是現在的6倍,對應市值達到1133億美元。彼時,小鵬和理想的最高市值分別為為638億美元和493億美元,蔚來是當之無愧的「老大」。不過,截止北京時間2023年2月4日美股收盤,理想的市值為261億美元,早已反超蔚來。

「目前蔚來還是靠融資來維持運營,如果市值繼續下滑,資金也將受到很大的影響。」張翔如是說。
2023年註定了是蔚來不尋常的一年。
蔚來年初「精簡團隊」的風波未平,「降價收割老車主」的風波又起,「危機意識比較強」的李斌在下什麼棋,蔚來在2023年的銷量能否「超越雷克薩斯」。這一系列問題,都需要蔚來在2023年進行解答。
車主:是不是「降價」都寒心
看到蔚來「降價」的消息時,雨辰立刻更新了自己的朋友圈,「作為蔚來車主,強烈譴責這種行為。」
雨辰向極派Daily表示,自己40多萬元買的蔚來ES6,現在30多萬元就能買到,心裡肯定不舒服。
雨辰也因此在服務群詢問此事,得到的回復是:網上的信息有些誇張,蔚來的促銷政策包含多種,其中有展車政策、置換政策、金融政策,科技包等等,購買符合條件的車輛可以享受相對應的政策,而且很多政策是之前就有的。如果購買的2022款866(蔚來ES8、ES6、EC6)不符合相對應的條件,也是享受不到相關促銷政策的。
小唐則向極派Daily算了一筆賬。自己在2022年12月20日提了2022款75kWh運動版,指導價為38.6萬元,買了NP(蔚來自動輔助駕駛系統),算上「國補」、「地補」和限時減免等優惠,落地價位39萬多元。而現在NP為贈送,且如果用戶選配4900元NOMI和6500元增強顯示,還有9600元的優惠折扣。
「初略算下來,不到35萬就可以買到。1個多月時間,我虧了4萬多。」小唐表示,在銷售的強力推銷下,她從訂車到提車就用了1周時間,「我現在心理落差非常大,蔚來難道不考慮老車主了嗎,誰在疫情期間賺錢容易?」
小唐之所以選擇蔚來,一是朋友的推薦,另外也比較中意蔚來的換電服務。「本來體驗還挺好,過年期間的免費換電也不錯,現在當我們冤大頭。」小唐表示,本來國產車這個價位就爭議較大,不去提升自身產品高度,強化品牌和服務,卻來收割老車主,讓人寒心。
小唐也表達了自己的訴求,「退車不太現實,要麼升級權益,要麼補貼積分,我們才能勉強接受。」
而安徽的木木則和極派Daily分享了一個有184名車主的「蔚來韭菜車主」群聊天內容,有車主就分享了蔚來銷售發的「新春選配超級套餐」。裡面清晰地寫著,全配包(價值39000元)、NOMI(價值4900元)、增強顯示套餐(價值6500元),合計選裝50400元,現在僅需1800元。

「先不說後面的幾重補貼,我生氣的是,不僅花錢買了抬頭顯和NP,提車還等了3個月。」木木表示,這樣一來,她至少損失了幾萬元。
蔚來:不是「降價」,是優惠政策
對於是否是「降價」,極派Daily也第一時間聯繫了北京的一位蔚來銷售人員,他確認了優惠的信息,但同時表示,「車本身沒有太多降價,也是保證後續的一個保值率。」
該銷售人員以ES6為例,「現在買車送首年保險和39000元的全配包,再加上免息貸款,差不多就是10萬元左右的優惠。」
這樣的優惠,在蔚來銷售看來,確實是「優惠政策」。據CNMO手機中國報道,有蔚來銷售就表示,「斌哥嘴硬,直接降多沒面子。」
但在李斌的所有言論中,也確實是「蔚來絕不降價」。或許在李斌看來,「降價」顯然是屬於「傷害用戶」的行為。
李斌曾多次表達對用戶的感激。據《晚點 LatePost》報道,在蔚來2019年最困難的時候,8000多名用戶頂著壓力,付款提車,而正是這8000多輛車籌得的30多億元,緩解了蔚來的現金流壓力。李斌也曾在央視的一期訪談欄目中說到,「我們的用戶沒有在那個時間點放棄我們,我真的非常感謝他們。」
不過現在看來,「感激」顯然未能落到實處,甚至,在一些蔚來的老車主眼裡,李斌的「好人」人設正在崩塌,以「清庫存」的名義,割了老車主韭菜。
但在業內人士看來,蔚來「清庫存」的動作情有可原。據易車網報道,在庫存方面,蔚來ES8庫存量較多,大約有2000-3000輛;ES6庫存量大約在1000-2000輛;EC6則比較稀少,只有大約不到100台。極派Daily初略估算,「庫存」至少可以為蔚來帶來10億多元的現金流。

事實上,除了「清庫存」,蔚來面對的壓力並不小。
在張翔等業內專家看來,雖然蔚來現在面臨的問題遠不及2019年嚴峻,但也困難重重。
張翔表示,蔚來起步較早,主打豪華車市場,在當時的一片藍海中收穫了市場份額。但現在隨著大眾、豐田、東風等傳統車企發力新能源汽車市場,問界、哪吒、零跑等新勢力朝前追趕,蔚來腹背受敵,市場空間被壓縮。另外,同質化嚴重也是蔚來的問題之一。
獨立國際策略研究員陳佳對張翔的觀點表示認同。陳佳對極派Daily表示,國內品牌跟隨特斯拉降價而調整了價格營銷策略,就是當前市場同質化競爭格局下的迫不得已。「但降價帶來的價格戰,並不能真正挽回市場份額。1月份『蔚小理』等國產品牌銷量下滑就是明證。」
實際上,對於蔚來目前存在的問題,李斌比誰都清楚。
在2023年新年的第一天,李斌就發出了一封全員信,悉數列舉了過去一年蔚來團隊8個不夠優秀的地方,涉及交付量、軟硬體質量、數據被盜竊、內部溝通效率和數據管理系統等方面。當然,李斌的信件也透露出「精簡團隊」的信息,給蔚來的2023年蒙上一層灰色。
有汽車行業資深人士向極派Daily坦言,自己並不看好蔚來。他解釋說,蔚來發布ES8的時候,拉來了眾多企業大佬、合伙人捧場,「資本氣味濃厚」。
新勢力打起價格戰?
但不可否認的是,此次蔚來的「優惠政策」確實帶來了人氣,甚至是訂單。
據證券時報e公司報道,這兩天蔚來門店的客流量明顯增大,而且有消費者直接下單。門店的銷售表示,現在庫存的展車也在減少,未來一周可能會是購車高峰,提車周期為一周左右。
「今年一季度對車企來說都比較難,為了提高銷量,只能用『降價』的策略了。」張翔告訴極派Daily。
實際上,2023年開年這輪「價格戰」是由特斯拉發起的。
1月6日,特斯拉官方宣布在售車型價格下降2-4.8萬元不等,一方面引起了新購車主不滿,甚至維權;另一方面又讓更多消費者走進特斯拉門店,下單購車,而特斯拉中國3天內已經獲得3萬輛汽車訂單。
隨後,問界和小鵬等車企選擇跟進。但從2023年1月的銷量來看,問界銷售了4490輛,小鵬銷售了5218輛,環比降幅都在50%以上,降價帶來的銷售效果並不明顯。
談到新能源汽車的「價格戰」,陳佳向極派Daily表示,「蔚小理」們在國內市場的戰略主動性不足,被迫接招特斯拉引爆的價格戰,而國內市場同質化競爭加劇是價格戰成為必然的關鍵因素。
「如果新能源廠商不能在技術創新方面跟特斯拉一較長短,那麼就只能繼續被迫跟進特斯拉的價格戰。」陳佳如是說。
在張翔看來,「價格戰雖然可以促進整個行業優勝劣汰,讓頭部企業獲得更大的市場空間,從而加速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但對於資金少、技術水平落後的企業來說,就是雪上加霜,面臨著淘汰出局的結果。」

即便是手握400億元現金流的何小鵬也表示,未來5年還有會大量的車企像上一個5年一樣被淘汰出局。因此,企業一定要把成本和利潤做好。
然而,國內企業除了比亞迪盈利外,鮮少有盈利的車企。2023年1月30日,比亞迪發布了2022年業績報告,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0-170億元,同比增長425.42-458.26%。
與之相比,「蔚小理」的數據則遜色不少。蔚來在2022年第三季度凈虧損為41.108億元,同比擴大392.1%;小鵬三季度的凈虧損為23.8億元,同比減少了12%;理想的凈虧損為16.5億元,同比擴大7554%。
2023年2月1日,各大新能源車企公布了1月銷量,除了騰勢環比上漲10.77%外,包括比亞迪、特斯拉和「蔚小理」在內,均環比下降。其中,哪吒和零跑甚至環比下跌了超過90%。
新能源汽車2023年的艱難可見一斑。
所以在陳佳看來,中資品牌強化自主創新擺脫低端市場價格戰的緊迫性已經無以復加。
「加快品牌全球產業鏈優化布局與供應鏈穩產保供,大力提升自主知識產權創新並打造出契合市場需求的高端產品線,既是被特斯拉引爆價格戰倒逼的戰略轉型大方向,也是中資新能源汽車品牌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而對於那些造車新勢力而言,不管是「清庫存」,還是其他策略,都必須正視面臨的壓力,且想辦法解決這些難題,「蔚小理」如是,後來的新車企同樣如是。
參考資料:
《蔚來開啟降價 內部員工回應:像小鵬那樣直接降太沒面子》,來源:手機中國;
《火速探店:想要抄底蔚來866?別急 還沒到時候》,來源:騰訊網;
《崩不住了!蔚來降價10萬?有客戶當場下單,銷售:滿足所有條件的人很少,公司最新回應》,來源:證券時報。
*題圖來源蔚來官方公眾賬號。
*文中雨辰、小唐、木木為化名。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