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片描述未來生活時,經常會出現三種場景,即空中飛行的汽車、三維全息投影交流,以及高度智能的家用機器人助手。
站在用戶的角度上思考,能夠讓生活質量產生質變的應該是機器人助手,它可以替代我們完成許多繁雜的工作。可能是看到了其中的商機,近幾年國內不少企業推出了家庭智能機器人(狗),例如小米的鐵蛋、蔚藍的阿爾法機器狗等。
圖源:小米
這些機器狗具有做家務、兒童教育、取快遞、安防等功能,雖然達不到科幻電影中的水準,但已有一定的實用價值。為了便捷我們操作機器狗,除了app控制,企業還給這些產品加入了語音控制功能,而提到語音控制,那就不得不說國內語音識別技術的先驅與王者科大訊飛。
沒錯,現在2023年,我們將看到來自科大訊飛的多款軟硬一體機器人產品。
前景無限,科大訊飛以實力入局
機器人並不是什麼令人陌生的東西,很多年前就有餐館以機器人廚師、機器人服務員為噱頭,吸引消費者前往。只是限於演算法與算力,以及其他技術影響,這些機器人的效率遠不如真人,而且功能過於單一,新鮮感過去後,網友對於機器人的關注度大幅下降。
儘管熱度不如從前,但機器人行業的發展前景顯而易見。有句話叫「懶人改變世界」,汽車、洗碗機、電梯等物品的發明,目的就是給我們省心省力。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未來某些重複性較高的工作崗位,完全可以考慮使用機器人代替人工。
在生活方面,我們難免面對一地雞毛的家庭瑣事,有錢人可以聘請保姆工作,沒錢的人就要自己辛勤勞作。如果能夠有一款價格合適、功能齊備的機器人代替我們完成工作,願意為此買單的人不會少。
圖源:pixabay
正因看到了機器人行業的前景,近幾年不少企業發布了相關產品,加快研發和布局,以免錯過最佳時機。軟硬體升級後,現在的機器人可以完成更多複雜的工作,例如蔚藍阿爾法機器狗,可以看護老人和孩子,實現兒童教育,還能取快遞和外賣,甚至支持應急救援、消防救援、災害搜索等功能,若用戶有需求,亦可與蔚藍聯合定製功能。
科大訊飛是國內首個研發深度神經網路的企業,也是全球第一個將深度學習應用到中文語音識別的企業。科大訊飛的多模態交互技術在複雜場景下語音識別率也能高達92.8%,覆蓋71種語言,與長安、上汽、長城、奇瑞等眾多車企達成了合作。科大訊飛曾表示,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每出售兩台汽車,就有一台搭載科大訊飛的技術。
在語音識別與深度神經學習方面,科大訊飛已具有一定的優勢,正是基於已有的優勢,科大訊飛才敢直言,將在2023年推出多款軟硬一體機器人產品。
今年,科大訊飛機器人不得不發布
在2022年中國移動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確認,「訊飛超腦2030」計劃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軟硬一體機器人,主要形態為養成玩具和仿生運動機器狗,類似蔚藍和小米的產品,功能相差也不會太多。
圖源:蔚藍
到第二階段,訊飛數字虛擬人將會進化為虛擬人家族,軟硬一體機器人的形態也會變為能夠自適應行走的外骨骼機器人與家庭服務機器人。該階段訊飛機器人的形態逐漸接近人形,能夠模仿人類完成更多工作。此類機器人也將於今年陸續上線,該階段的持續時間則為2023年~2025年。
2025年~2030年,訊飛超腦2030計劃則將進入第三階段,數字虛擬人會進化為能夠自主學習的虛擬人,軟硬一體機器人會進化為陪伴機器人,可以自主學習知識和了解用戶的生活習慣。到了這一階段,機器人或許真的有可能成為用戶的日常伴侶,尤其是對老年用戶群體而言。
2022年民政部公布數據,我國空巢老人佔比已達70%(註:截止到2021年底,我國60歲以上人群已超2.678億),老人不但心裡無依無靠,生活也存在許多困難與風險。有了陪伴機器人,不但可以幫助老人做家務,還能陪老人聊天、散心。
然而前景雖好,進軍機器人行業對於科大訊飛來說卻是一場挑戰。首先,研發新技術、新產品需要資金投入,科大訊飛財報顯示,2021年全年營收183.14億元。在教育、醫療等領域,科大訊飛已投入了大量研發經費,如今還要入場機器人領域,科大訊飛的壓力將會更大。
科大訊飛研發機器人,目標是解決用戶的某些剛需,但初期消費者大概率難以接受。事實上小米、蔚藍的機器狗現階段官方根本沒有現貨,都需要提前訂購,小米鐵蛋的一個購買資格,在閑魚都能賣到4000元。這種產品前期只能成為有錢人的玩具,大眾難以接受。
圖源:閑魚截圖
更不用說研發和生產機器人,工廠建設、元器件採購、員工招聘等,都需要大量成本,實體行業利潤普遍偏低,科大訊飛入場的風險很大。但對於科大訊飛而言,已經到了不得不轉型的時間。
科大訊飛的核心業務仍是神經學習與語音識別,但自身技術已進入瓶頸期,0分進步到90分簡單,90分進步到100分就難了。再加上曾經的合作夥伴百度、阿里巴巴、騰訊、搜狗等,一個個自研技術,變成了競爭對手,科大訊飛在技術層面的優勢越來越不明顯,不得不轉向to c業務。
近幾年,科大訊飛不斷開拓新業務,在辦公、學習、醫療服務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發展,但那些行業早已固化,巨頭林立在前,科大訊飛想要分走大蛋糕幾乎不可能。機器人行業前景無限,且現階段入場絲毫不遲,是科大訊飛破局的絕佳選擇。
機器人行業,會有科大訊飛的一席之地?
機遇永遠與風險並存,機器人行業擁有廣闊的前景,它可以在工廠代替流水線工人,提升公司產能,也可以在抗震救災之時代替救災人員,降低人員傷亡的可能性,還可以代替普通人家中的保姆、寵物,完成日常工作,成為我們的另一種伴侶。
今天新能源汽車行業炙手可熱,眾多造車新勢力蜂擁而至,可最終活下來的能有多少?機器人行業還沒到關鍵時間點,所以曝出的入場者不多,實用價值提高後,未來入場者肯定會越來越多,尤其是百度、阿里巴巴、騰訊這種互聯網大廠,很可能插上一腳。
在這些體量龐大的巨頭企業摻和下,機器人行業能留下科大訊飛的一席之地嗎?深度神經學習與語音識別領域,科大訊飛依然有優勢,且近幾年不斷布局辦公、教育、醫療方面布局,讓科大訊飛在消費者口中也擁有了一定的聲音,為to c業務打下了基礎。
圖源:科大訊飛
科大訊飛營收不算高,研發投入佔比卻一直在20%以上,僅2022年上半年,研發投入就達到了16億元,足見科大訊飛對技術研發的重視。現在入局機器人領域的企業不算多,行業尚未形成頭部化,科大訊飛縱然比不了百度、騰訊之類的大公司,與蔚藍相比還是強一些的。
技術優勢+入場早+重視技術研發,科大訊飛佔據了先機,但能獲得成功還要看後續發展與經營,例如產品功能特性、目標消費群體,以及營銷方案等等。科大訊飛的體量不算太大,試錯空間較小,應當步步為營謹慎前行。
科大訊飛計劃2025年~2030年推出第三階段機器人產品,意味著我們不需要等太久,就能看到極為先進的陪伴機器人,但想要實現家用機器人普及,價格也是關鍵因素。因而機器人行業需要更多入場者,只有企業競爭起來,我們才有機會買到功能更強、價格更實惠的機器人產品。
封面圖源:科大訊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