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台灣半導體行業很難受,因為在美國人的號召之下,「護省神山」台積電被要求到美設立廠房,並且很有可能未來就不在台灣搞高科技了。根據台灣媒體的報道,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新廠現在進入完工最後階段,而且台積電還在美國搞加碼投資,包括現在最先進的3nm、4nm都傳出有部分產能將移往美國,台灣島內輿論一片嘩然,表示這將掏空台灣,原本因為台積電的設廠入駐而勃然興起的高雄房價也下跌助興。對此,台灣名嘴謝寒冰怒批「最先進的資產都在美國,台灣整個被掏空!」
那麼台積電為啥要轉型成為美積電呢?原因主要有2個,第一個是美國人的要求,美國為了吃掉台積電的產業,通過一份520億美元的晶元法案,要加強半導體生產在地化,也就是把先進產業迴流,面對美國人的巧取豪奪,整天喊著「愛台灣」的蔡英文當局自然是不敢說半個不字。而第二個原因是 全球晶元市場緊張,因此全球晶元商為了因應客戶需求與市場環境,紛紛加大赴美投資的力道,台積電本質上也是一家企業,為了掙錢跑到美國去也不奇怪。
其實台積電的遷移只是美國搬空台灣省的開始,台灣省在半導體行業還是很有底蘊的,這也是為何當初台灣能混上亞洲四小龍的一大原因。現在的台灣半導體產業起步於1960年代,那個時候張忠謀等人在美國讀書做高管,然後在小蔣政府的號召下,回到台灣省建立半導體企業,然後在美國的技術轉移之下逐漸做大。現在的台灣省半導體還是很強的,除了台積電這家企業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之外,日月光也是全球最大的晶元封裝代工廠。
除此之外,台灣省還有全球第三大的硅晶圓廠環球晶、全球第三大的晶元代工廠聯電、全球第四大的IC設計商聯發科。除了大企業之外,力成科技、晶圓電子、聯詠、瑞昱、奇景光電都是台灣有名的半導體企業。所以有人認為,美國只吸走一個台積電不足為懼,因為「(半導體)這是一個需要長時間累積知識與專業的行業,且台灣人才輩出,未來幾十年依然充滿生機」。
不過很顯然這是一種自欺欺人的說法,因為在台積電赴美設廠後,美國人不僅要吸收台積電的資金和設備,更要抽干它的工程師。根據報道顯示,台積電將派駐上千名工程師赴美,台灣省的人才將被肉眼可見的掏空。沒有了人才,設備和廠房的優勢遲早會被突破,這也是高雄房產最近出現下跌助興的一大原因,因為市場永遠比人更敏感。
往期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