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當前手機市場份額丟失比較嚴重,同時旗下的手機也都不支持5G網路,所以對於消費者而言,華為手機的吸引力再逐漸降低。不過即便是這樣,華為對於技術的研發卻並沒有放緩,反而在研發上投入了更多。對於華為來說,只有不斷探索新技術,才能夠讓品牌技術生存和發展下去。比如華為Mate50Pro的發布,就受到了消費者的喜愛。
華為Mate50Pro這次在生物安全加密技術上,使用了人臉識別解鎖的方案,所以屏幕上又再度回歸了劉海屏的設計。這與iPhone14的劉海屏十分相似,畢竟為了人臉識別解鎖模塊的保留,劉海屏也是當前最好的解決方案之一。人臉識別解鎖是當前安全性較高,並且也是更加快捷方便的解鎖方式,尤其是不需要接觸手機即可完成解鎖方式,深受消費者的喜愛。但是這種不需要接觸即可完成解鎖的人臉識別技術,帶來了另一個問題就是手機解鎖不受控制。
而根據最新的消息顯示,華為這次為人臉識別解鎖的安全性,帶來了激動人心的升級。根據華為的專利內容來看,華為此次申請的專利,可以讓用戶在被脅迫時無法通過人臉識別解鎖手機。此專利主要時根據人臉解鎖的瞳孔參數來描述用戶的微表情,當人臉解鎖時候的瞳孔參數和預存的生物特徵信息完全吻合,才能夠完成人臉識別解鎖過程,從而將手機解鎖。而當手機認為用戶的微表情處於脅迫狀態時,則需要完成其他的方式來繼續解鎖。
實際上蘋果旗下的iPhone搭載的FaceID在使用過程中,在國外就出現過類似的案例。通過人臉識別解鎖可以輕鬆的將iPhone屏幕打開,或者是完成支付交易過程,而且全程iPhone都不需要和手機機主接觸。所以人臉識別解鎖在一定程度上使用起來確實更加方便,但是在遇到危機的時候,也依然會很輕鬆的被攻破。
而蘋果對於人臉識別解鎖的設計思路則走了和華為完全不同的路,華為是在人臉解鎖的實用性和安全性上繼續進行研發投入,而蘋果則是在趣味性和互動性方面機型提升。比如iPhone14Pro上搭載的靈動島設計,將屏幕的打孔進行了交互體驗的優化,讓人臉識別模塊所在的屏幕打孔看起來並不那麼突兀,同時也將很多信息和交互體驗都與屏幕打孔融合在了一起,雖然蘋果的靈動島看起來非常炫酷,但是安全性方面和華為相比,還是遜色不少。
華為的這個新技術讓人激動,後續在華為Mate50Pro上可以升級使用,到時候搭載人臉識別解鎖的華為手機,在安全性方面也會大幅度增加,在這個方面來看,將要再度領先蘋果的靈動島設計。期待華為Mate50Pro未來升級華為的這個新專利,也希望華為的研發投入早日實現量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