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430億買「美國微博」,馬斯克是在捍衛「言論自由」?

2022年10月13日19:05:11 科技 1443

花430億買「美國微博」,馬斯克是在捍衛「言論自由」? - 天天要聞


1、

馬斯克花430億買「美國微博」

「假新聞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癌症」。

上面這句話,出自一位華人富豪之口。

他的事迹很少被國內報道,因為他跟中國幾乎沒有關係。他在南非出生長大,在美國讀書工作、創業發跡,他成為富豪之後,也沒有回中國尋根問祖的行為。

所以他並不值得國內的報道。

但他卻是美國華人首富。

他叫黃馨祥,學醫出身,後來創辦了製藥公司成為大富豪。他在2018年買下了《洛杉磯時報》,在解釋自己為什麼這麼做的時候,他說是為了解決假新聞——「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癌症」。

花430億買「美國微博」,馬斯克是在捍衛「言論自由」? - 天天要聞


四年後,又一位出生在南非的美國富豪,要來做和黃馨祥一樣的事情。

只不過黃買的是傳統媒體,而他要買的是互聯網社交媒體。

他就是馬斯克,他要買的,就是美國的「微博」——推特

2022年4月14日,馬斯克提議以43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推特,但一開始遭到推特公司的激烈拒絕。

不過在4月25日,推特公司還是宣布接受了馬斯克的收購提議。

但隨後在7月8日,馬斯克宣布取消收購提議。

10月3日,馬斯克向推特表示計劃按此前協議的原報價收購推特公司。

這其中的波折不是我們討論的重點,我們要討論的,是馬斯克對於收購推特的目的解釋。

馬斯克在宣布達成交易的聲明中表示:「言論自由是民主制度正常運作的基石,而推特是一個數字化的言論廣場,可以在這裡辯論對人類未來至關重要的事務。」

他向推特董事會說明收購案時表示,推特是「全球言論自由的平台」,但是推特現有形式無法履行這個「社會責任」。在馬斯克看來,現在的推特上的審查使得「言論自由」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尤其是當他本人的推特言論受到了「審查」之後。

所以馬斯克展現出了世界首富的實力,一言不合就買下。既然他覺得推特做不好,就自己來做。

針對馬斯克的這種行為,很多人都說這並不是在捍衛「言論自由」,而是世界首富的任性妄為,甚至有些狂妄自大。

因為完全的「言論自由」是不存在的,即便是在互聯網上,一些「政治正確」的言論和分級制的言論都要受到審查,更何況是推特這種「巨無霸」社交平台。

有人直接說:「馬斯克一個社交媒體的外行,把互聯網上的「言論自由」想得太簡單了。」

但我並不是很認同這種看法。

花430億買「美國微博」,馬斯克是在捍衛「言論自由」? - 天天要聞


2、

馬斯克想要贏得這場「戰爭」

馬斯克確實是個「狂人」,他對於管理一家社交媒體來說確實是個外行,但他之前造車、造火箭不也都是外行嗎?現在看造的都還不錯嘛。

馬斯克打著「捍衛言論自由」的旗子來收購推特,更不只是一個世界首富在被禁言後的任性行為。

這是關於「輿論控制」的一場「戰爭」。

而馬斯克想要在這場「戰爭」中取得勝利的決心,已經展現。

自從2009年加入推特以來,馬斯克發了數1.9萬條推文,目前擁有超過1億的粉絲,這個數量在推特也是屈指可數了。

但馬斯克也多次遭遇到了推特的「審查」。

馬斯克曾在2018年發推文說,考慮讓特斯拉私有化。隨後美國證監會指控馬斯克意圖誤導投資人,最後雙方達成和解,馬斯克在發布某些推文前須得到特斯拉律師批准,馬斯克因此認為自己的言論自由被踐踏。

從那個時候起,馬斯克就想要掌握主動權,把「言論自由」的權力牢牢抓在手裡。

2021年1月,推特封禁了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賬號。幾天後,馬斯克發推文說,人們將「對西海岸高科技公司作為言論自由事實上的仲裁者感到非常不滿」。

這裡的「西海岸高科技公司」當然就是推特了。

花430億買「美國微博」,馬斯克是在捍衛「言論自由」? - 天天要聞


馬斯克越來越多地在推特上表達對推特言論審查的不滿,底下有很多粉絲也開始「拱火」,留言希望「馬斯卡買下推特,重新建立規則」。

換做別人,可能也就是一笑了之了。

但這回輪到了馬斯克。跟他一樣有財力的沒他這麼強的輿論掌控欲,有這麼強掌控欲的人沒他這麼有錢。

馬斯克是個什麼人?他造車、造火箭、搞人腦研究、搞星鏈,都不按套路出牌,他是世界首富,但把豪宅都賣了,名下沒有任何房產,住在一個37平米的「集裝箱」里,偶爾睡在朋友家中。

這樣的人才是最可怕的。

馬斯克作為一個企業家,他想要的是像人類歷史上那些「偉人」一樣的「豐功偉績」。

人類歷史上,還沒有一位商人有過這樣的野心。

我們來梳理一下他的商業宏圖,就明白這是一個怎樣巨大的計劃。

馬斯克目前涉及的業務有電動車、火箭、腦機介面、機器人、星鏈和高科技「集裝箱」房屋等等。

這麼多的業務其實都圍繞著一個目標,就是「殖民火星」。

花430億買「美國微博」,馬斯克是在捍衛「言論自由」? - 天天要聞


你看,電動車可以作為火星上的交通工具,因為傳統汽油車在火星上只是個累贅;火箭解決星際運輸的問題;機器人解決提升勞動效率的問題;星鏈解決信息傳輸的問題,高科技「集裝箱」解決住的問題;而腦機介面,需要更大的腦洞來想像了,因為如果這一代人無法完成火星殖民,那可以將意識傳輸到線上,從而實現意識的永生……

這些新的技術,很多都難免會與當代社會的倫理道德、法律條文有衝突,遇到這樣的情況,馬斯克也只能妥協。

因為雖然他富可敵國,擁有眾多的粉絲和崇拜者,但他並沒有政治權力。

你會說他為啥不去競選美國總統呢?

第一點,因為馬斯克不是在美國出生的,而是移民到美國來的。根據美國的法律,只有在美國出生的人才有競選總統的資格。第二點,就算當上了美國總統又如何?美國這個國家也不是總統一個人說了算,特朗普當上了總統,推特還不是說封號就封號?

所以,掌握輿論工具,是一種獲得權力的很好手段。

輿論即權力。

當馬斯克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打造一個輿論機器,那麼他就可以影響輿論的走向,擁有連美國總統都無法擁有的一部分權力。

馬斯克的底色是個商人,他知道這筆買賣做得不虧。


3、

自由需要等價交換

至於他口中的「捍衛言論自由」之類的漂亮話,忽悠式的口號而已。

這個世界上最沒用的就是這種口號了,什麼是「言論自由」?靠別人給你的自由永遠不是真正的自由,當你要追求這種自由的時候,你要問自己,付出了什麼等價交換的東西。

馬斯克為自己的「言論自由」付出了430億美元。他確實宣傳要打造一個「言論自由」的推特,但這種自由可能真正能夠擁有的,也就是他自己。

而當一個普通用戶面對一個巨型平台的時候,永遠都是弱者,而且這種力量的懸殊,隨著平台演算法的迭代和壟斷程度的增強會越來越明顯。當平台足夠大的時候,普通用戶是無力拒絕上交自己的隱私和權利,來換取正常使用平台的。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大家都有體會,我就不說了。

所以說,馬斯克確實是在捍衛言論自由,但只限於自己。他要用這種自由,來為自己的商業宏圖服務。

自由需要等價交換,普通人就不要去奢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你為自由付出了什麼?買特斯拉嗎?


花430億買「美國微博」,馬斯克是在捍衛「言論自由」? - 天天要聞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城市24小時 | 舉全省之力,浙江又一個萬億產業來了? - 天天要聞

城市24小時 | 舉全省之力,浙江又一個萬億產業來了?

每經記者:劉艷美 每經編輯:楊歡圖片來源:攝圖網_501309731近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官網發布《關於支持人工智慧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提出到2027年,初步形成可持續發展、領跑發展格局,培育若干具有全球競爭力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