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北京市科委召開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2019年度工作會。會上公布了35位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負責人。記者注意到,這些北京「傑青」平均年齡僅37歲,最年輕者是「85後」,只有33歲。

記者注意到,這一批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的研究內容涉及人工智慧、醫工交叉、新材料等首都科技重點發展領域。在研究類型方面既有原始創新理論研究,也有面向特定應用場景的技術研究,都是北京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北京急需發展的高精尖技術領域。這些青年科學家科研工作潛力突出,不少人前期研究已經取得領域內開創性成果,如首次在全球尺度上核算了水泥材料二氧化碳吸收量;提出了分散式和在線的快速貝葉斯推理演算法;設計研製了系列的新型腫瘤特異性顯像探針等。
年齡最小的申請人是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周旭明和北京理工大學余碧瑩,均為33歲。


據介紹,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設立於2018年,定位為引導40歲以下、最富創造力、活躍在科研一線的青年學術帶頭人,力爭培養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和創新團隊,衝擊國際學術第一梯隊。

2018年度市傑青項目共資助30位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如今他們已經收穫頗豐,多項成果發表在《科學》、《自然》等國際頂級期刊,5位項目負責人獲得2019年度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項目資助,2位獲得首屆「科學探索獎」。此外,這些「傑青」所還強力支撐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3項項目已與投資機構、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器達成合作意向。
上午的會上,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科技園海淀園管委會、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三方代表共同簽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北京)合作意向書》,未來更好發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導向作用,吸引和集聚全國的優勢科研力量,解決北京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在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等領域的基礎研究需求和「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的基礎科學問題。此外,旨在為創新群體提供聯繫交流平台的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小程序「京創源」已經也正式上線。
2019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負責人名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