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發現 KubeSphere 更適合中通業務,同時青雲提供的 IaaS 平台服務能夠對我們中通的物理機和一些虛擬機進行納管,實現我們自己的私有雲。」
吳長青 中通雲平台部架構師

Q
請介紹一下您和團隊的工作
我是吳長青,是來自中通雲平台部的架構師。我目前主要負責的工作是將中通的業務上容器,並解決容器上的一些問題。目前中通這一塊主要是負責將應用上雲,把已有的容器化上到我們的測試。
今年的目標是在雙十一之前,將測試上已經穩定運行的應用全部放到我們的生產上面,未來會更加傾向於走向雲原生、走服務治理。
Q
中通是如何開始與青雲或者 KubeSphere 合作的,契機是什麼?
在上容器之前,我們進行了調研。除了 KubeSphere,我們還調研了當時比較主流的 Rancher 以及其他一些容器管理平台。最後我們發現 KubeSphere 更適合中通業務,同時青雲所提供的 IaaS 平台服務能夠對我們中通的物理機和一些虛擬機進行納管,實現我們自己的私有雲。在這種契機之下,我們和青雲展開了合作。
Q
目前在使用 KubeSphere 的哪些功能?未來有什麼合作規劃?
我目前用的 KubeSphere 功能是比較多的,我們主要是基於 KubeSphere 2.0 版本進行了改造,用戶比較關心的 K8s 的資源管理、多租戶的集群管理,還有日誌和監控告警服務,我們這邊都有在用。
因為中通有 KubeEdge 和 ServiceMesh 的需求,未來我們希望通過青雲和 KubeEdge 和 Istio 展開更多的合作。
Q
如果讓您簡單兩句話評價青雲,會是什麼?您對青雲有什麼祝福嗎?
我對青雲的印象就是青雲涉及的業務比較廣泛,他們的技術的架構延續的,也是比較深入的。希望青雲發展得越來越好。
Q
CIC 給您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
非常感謝青雲這次的邀請,CIC 對我來說也是一次鍛煉的機會,在前面聽講的過程中,我也學到了一些知識。
點擊走進青雲Qing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