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代有才人出!」武漢大學也有博士入選華為「天才少年」了!
據了解,「天才少年」計劃由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於2019年發起,旨在吸引頂尖人才。三年來華為招募的「天才少年」不足20人,江奎是武漢大學首名入選的學生。「天才少年」的工資按年度工資制度發放,共有三檔,最高年薪達201萬元。
01、這名武大博士
入選華為「天才少年」!
據湖北日報9月17日從武漢大學獲悉,該校計算機學院2019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博士江奎入選華為「天才少年」計劃。
資料顯示,江奎,男,1994年生,2019級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博士生,導師是王中元教授。
華為「天才少年」項目是任正非發起的用頂級挑戰和頂級薪酬去吸引頂尖人才的項目。任正非曾在華為EMT(經營管理團隊)內部講話中提及,將從全世界招進20—30名「天才少年」。據悉,「天才少年」的工資均按年度工資制度發放,最高年薪達201萬。
加入華為之後,華為將為天才少年兌現三個承諾,支持解決世界級挑戰性課題,提供大牛導師、全球化的視野、平台和資源,以及5倍+的薪酬。
華為「天才少年」的招聘標準非常嚴格,一般需要經歷7輪左右流程:簡歷篩選、筆試、初面、主管面試、若干部長面試、總裁面試、HR面試。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或表現不佳都有可能失敗,難度非常大。
02、已發表30多篇高質量論文
文武雙全的學霸暖男
「天才少年」如何養成?在校期間,江奎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重點項目、湖北省技術創新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等6個項目的研究,在計算機視覺領域國際和國內重要期刊和會議上發表論文3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文章14篇(SCI 中科院一區論文8篇,IEEE 彙刊6篇),申報發明專利8項,授權兩項。
曾獲AIM (ICCV Workshop) 2019極端視頻超解析度挑戰賽亞軍;IEEE NTIRE(CVPR Workshop)2019視頻超解析度挑戰賽Track1 (Clean)第五名,Track2 (blur)第三名;曠視2020人工智慧開源大賽第三名(3/108);獲評CVPR2021傑出審稿人;2019、2020年連續兩次獲得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被評為武漢大學2019-2020學年度優秀研究生標兵。
同在一個實驗室的易鵬博士眼中的江奎性格開朗,學習上,他總是積極地與導師交流溝通。生活中十分熱心腸,平時他不僅專註於自我的提升,還會給其他研究方向的同學提供一些學業上的幫助。
江奎經常會和實驗室的好友相約打籃球,在運動場上揮灑汗水。他認為,擁有健康的體魄是能夠堅持科研、焚膏繼晷的前提。熱愛生活的他,平時也會記錄點滴生活細節,比如吃了一頓豐盛美食,看了一場口碑佳片,他總能從平淡的生活當中發現一些簡單的美好。

江奎博士生活照
科研需要長期的熱愛和堅持,難免也會遇到荊棘與波折。他的女朋友是他科研路上最堅實的後盾。「我很感謝她,科研之路並不平順,當我精心撰寫的論文被拒稿時,當我熬夜趕工感到十分痛苦時,當我代碼調不通情緒不穩定時,我的女朋友總會默默地陪伴在我身邊,支持鼓勵我,給予我心理上的疏導,情感上的慰藉。」
03、學霸日程表披露
科研學習、練腹肌、華為面試等一樣不落
不僅如此,江奎的日程表也在報道中披露。據悉,他能做到短時間內處理大量事情的秘訣就在於:多任務並行。
做科研,投入大量的時間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找到合適的方法。「我在完成一篇論文的時候,已經在寫下一篇論文了,同時還在做下下篇論文idea的驗證。這樣時間是連續的,形成一個閉環,中間不會有空窗期。而且還可以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互補優化。」
在其他人苦惱於寫論文與做項目之間的時間衝突時,江奎開始著手把所有需要完成的事情按照重要程度排序,細分到每一天的早、中、晚,合理分配在自己的時間記錄表裡。每天晚上,他會對照時間表進行總結,查找遺留問題,並記錄一些自己的想法。
「要好好利用老師沒有給你布置任務的時間,你有完全自由的時間去做自己的事情,這個對研究生生活實在太重要了,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自主學習。」

江奎博士的每日任務清單
江奎的導師王中元教授這樣評價他:「他很努力,很勤奮,能坐得住,動手能力很強,並且有一套自己的高效學習方法。此次入選『天才少年』,他的辛苦努力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同時這也是他人生當中一個新的起點,希望他繼續腳踏實地,做出工作實績,成為行業領軍人物,為學校和學院爭光。」

江奎博士的一周計劃表
04、華科今年兩人入選華為「天才少年」
一博士年薪201萬,一本科年薪超百萬
而此前,據華中科技大學率先披露,7月,華中科技大學電信學院2017級博士生廖明輝,及計算機學院本科畢業生武敏顏,二人一起入選華為「天才少年」計劃。
其中,廖明輝斬獲最高檔年薪201萬元!而本科應屆生武敏顏年薪也超百萬元。
廖明輝:堅持把研究方向做透
保持對領域發展的清晰認識
據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廖明輝本科考入華中科技大學電信學院通信工程專業。2016年碩博連讀,進入白翔教授團隊,主攻信息與通訊工程方向。

(廖明輝)
在校期間,廖明輝全身心鑽研學術,曾獲CCF-CV學術新銳獎、兩次國家獎學金、AI華人新星百強、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國賽金獎、CSC-IBM中國優秀學生獎學金等榮譽或獎項。
博士期間,廖明輝的研究方向為計算機視覺。他發表了10篇一作論文,包括2篇頂級期刊(均為ESI高被引論文)、7篇頂級會議和1篇二區期刊。谷歌學術引用數超過1900,GitHub上開源的論文代碼star總數超過3000,申請了5項發明專利。其發表的文字檢測演算法被騰訊微信和百度等公司採用,並收錄於OpenCV主分支。此外,廖明輝還擔任10餘個國際頂級期刊和會議的審稿人,參與組織了兩項國際比賽。

電信學院博士生劉哲告訴記者,實驗室的同學們大都以廖明輝為榜樣,「師兄有十分明確方向, 且堅持把某一個方向做透徹。他在學術上的成功,在國內也是很少博士能夠做到的,對於師兄拿到『天才少年』的offer我們並不感到意外。」
電信學院研三學生何明航回憶起研一時跟著廖明輝一起從事「Mask TextSpotter」的研究工作。「研究期間,師兄始終保持著對領域發展的清晰認識,以及對方法細節的細緻掌握。」何明航在廖明輝幫助下,更快地了解了整個方法的框架,促使了整個研究工作能夠快速、高質量地完成。「師兄有持續不斷的研究投入,深入細緻的思考,嚴謹認真的態度,我認為這是師兄能夠發表這麼多論文的原因。」何明航說。
武敏顏:實踐經歷豐富 綜合能力強勁
除了廖明輝,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本科畢業生武敏顏也獲得華為「天才少年」offer,年薪超百萬元。

武敏顏
在校期間,她曾到多家企業實習實踐,有著豐富的企業實習經驗。據該學院老師介紹,武敏顏綜合能力十分強,在求職中綜合能力給她加了很多分。
目前已累計招募18人
僅5人拿到最高檔年薪201萬
加上2021年華為第三批「天才少年」名單中上述率先被披露的3名,截至最新,據記者不完全統計,華為「天才少年」自2019年以來共累計招募18人,其中,全球僅5人拿到華為「天才少年」最高一檔年薪201萬元,分別是:
鍾釗(本科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軟體工程專業,博士畢業於中國科學院大學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秦通(本科畢業於浙江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博士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機器人方向)、
左鵬飛(本科和博士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
張霽(博士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
廖明輝(博士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電信學院)。
編輯:張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