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運營商BG總裁丁耘:2021年是5G to B商用元年,需產業鏈合作加速「數智轉型」

2021年05月09日21:46:09 科技 1162

每經記者:劉玲 每經編輯:陳俊傑

「在華為松山湖基地南方工廠的手機產線,傳統的布線達到9萬米網線。產線需要每半年隨著新手機機型的升級進行調整,每次調整需要停工兩周。若以每28秒一部手機計算,一天停工將影響達1400多萬元的產值。」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常務董事、運營商BG總裁丁耘在5月8日的「5G智能製造峰會」上說,「而通過5G技術實現產線各類設備無線化柔性連接,將每次調整時間從兩周縮短為兩天,極大地降低了產線調整的損失。」

實際上,在過去的兩年中,不只是華為,美的集團、三一重工、柳鋼集團等製造行業龍頭企業也都在探索5G與生產要素結合,推動工廠「數智轉型」。中國工程院院士周濟在論壇上也表示,未來5G有20%的市場在消費端,而高達80%的市場將在產業端。

在丁耘看來,經過兩年多的實踐和探索,5G to B解決了很多技術和生態的關鍵斷點,2021年是5G to B的商用元年,全產業鏈要一起努力,將過去0-1的創新結果和實踐變成行業標準,從而加速1-N的複製。

製造企業的5G商用探索

隨著新一輪數字化浪潮的到來,5G、雲、AI成為了最關鍵的使能者。而5G作為新基建的底層技術,有著柔性採集、高速傳輸和即時計算的特性,正在和不同的工業應用場景進行深度的結合。

在論壇上,美的集團IT總監周曉玲分享了美的集團在5G商用的場景探索。周曉玲提到,從2019年開始美的集團就和華為以及三大運營商進行合作,開始在AI、安防等方面做一些5G試點。從2020年開始,美的集團進一步在11個場景進行了應用。

「特別是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雲化這塊,實現了突破性的創新。」周曉玲表示,「我們工廠最大的困擾就是PLC遍布所有工廠的各個採集點、各個設備,整個調試、運維都非常困難。經過研究之後,發現可以把PLC做成雲化,放到5G的雲端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美的集團已經實現全部PLC放到機房裡統一維護,目前正在進行第二步改造——把PLC雲化。「PLC雲化已經在實驗室研究成功,接下來我們就會在工廠進行嘗試,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就會進行全面覆蓋,這可以說是5G對PLC行業極大地顛覆。」

不過,在周曉玲看來,「智能製造」並不是一個設備的自動化或者一個點的智能化,對於工廠或者企業來說,它是需要實現整個價值鏈、整個端到端的數字化和智能化。因此,美的集團還需要在不斷物聯網化、品質檢測的去人為化、供應鏈的雲化協同、物流的智能化和生產的柔性化等方面加大投入。

而不同與家電、日化等等輕工業,鋼鐵行業由於安全風險性較大,在工業互聯網+的時代,成為了入局較晚的行業之一。

「當時的顧慮也比較多,因為鋼鐵行業存在熔融金屬的工序,特別是鍊鋼煉鐵,考慮到如果都交給網路了,安全性能不能保障?但同時,鋼鐵行業現場作業的環境確實非常惡劣,需要進行智能製造升級。」柳鋼集團廣西鋼鐵總經理田義勝表示。

5G技術有著低延時、高可靠的特性,在結合視頻回傳和遠程控制等技術後,可以實現多個天車同時遠程操控,讓工人遠離現場,提升作業環境和效率。

田義勝舉例稱,整個柳鋼集團一共有各類天車和大型機械車1200多台,之前這些車都需要人工操作,「經常一工作就是十幾個小時,都拿著尿壺上去了,工作強度比較高。5G技術應用後,可以實現遠程操作,人工成本降低了80%以上,效率提升了33%以上。」

「1-N的複製」需全產業鏈合作

5G的浪潮滾滾向前,美的集團、三一重工、柳鋼集團等製造業頭部企業都在進行5G應用場景的探索,進行「數智轉型」。經過兩年多的實踐和探索,5G to B解決了很多技術和生態的關鍵斷點。

正如周濟在論壇上所說的,未來5G有20%的市場在消費端,而高達80%的市場將在產業端。據了解,過去兩年,華為聯合運營商和行業企業,在工業、交通、能源等多個行業進行了5G創新的探索和商用落地。尤其是與工業製造領域,在家電3C、鋼鐵、水泥、石化、汽車等10多個子行業打造了100多個5G製造標杆項目。

不過,我國作為製造業大國,擁有41個工業的大類,207個工業的中類和666個工業的小類。在這些種類中,每個行業都有不同的發展基礎,不同的發展痛點。而這些細分大類中,企業的數字化如何落地,如何找到更有效的切入路徑,缺乏經驗和案例參考。

丁耘也表示,2021年是5G to B的商用元年,要加速把「樣板房」變成可以規模複製的「商品房」,這需要整個產業鏈攜手,共同努力,一起點亮1000座5G智慧工廠。

但是,實現這個目標並不容易。在丁耘看來,需要產業鏈各方在四個方面進行合作。

第一,要和行業夥伴實現雙螺旋的提升。一方面華為需要持續和行業夥伴一起摸需求、找場景,行業客戶持續加大5G創新探索,圍繞信息高速公路助力工業生產要素連接,找到5G的最佳場景讓5G技術和各個行業的生產要素結合。

第二,要和運營商一起提供更加高可靠和更好性能的5G專網,成為5G工業互聯網的重要基石,未來逐步實現5G多網合一的承載能力。同時,5G+雲+AI的深度協同,深入OT的核心場景,在邊雲協同、雲網協同、全場景AI等方面加速行業的數字化升級。

第三,需要應用合作夥伴的深度參與,將5G在工業互聯網的使用從聯接和數據底座,擴展到應用和終端等全產業鏈。從ISV、到IHV、再到行業集成商,OT+ICT等夥伴要充分卷積和吸引。

第四,需要整個產業鏈合作,將過去2年0到1的創新結果和最佳實踐變成行業標準,從而加速1-N的複製,讓5G inside成為中國智造的新引擎。

每日經濟新聞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雷軍,職務調整! - 天天要聞

雷軍,職務調整!

5月5日,雷軍職務調整衝上微博熱搜。天眼查顯示,近日,小米之家商業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雷軍由執行董事改任董事,同時經營範圍新增智能家庭消費設備銷售、美髮飾品銷售。
雷軍2025年遭老罪了!卸任董事又遇車禍,小米這回還能挺住不? - 天天要聞

雷軍2025年遭老罪了!卸任董事又遇車禍,小米這回還能挺住不?

2025年5月,小米之家工商信息悄摸兒變了——雷軍的職務從「執行董事」改成「董事」。就這倆字的變動,跟往輿論鍋里扔了顆炸彈似的,炸出一堆問號:雷總這是要放權了?小米是不是出啥大事兒了?咱今兒就掰開揉碎了,聊聊雷軍今年有多難,順便看看小米這船
個人視頻被搬運上熱搜閱讀過億,「潑天的流量」令創作者害怕:不想被身邊人看到 - 天天要聞

個人視頻被搬運上熱搜閱讀過億,「潑天的流量」令創作者害怕:不想被身邊人看到

近日,短視頻創作者「大福在成長」發布自己失業後生活的視頻被搬運至其他平台,不僅上了熱搜,話題量還破億。「潑天的流量」卻並未讓她開心,因為自己本人並未授權,同時個人隱私還被「廣而告之」,她私信要求對方刪除卻未被理睬。近日,創作者向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講述了自己艱難的維權過程。2024年11月份,博主「大福...
蘋果推出 2025 彩虹系列Apple Watch錶帶 - 天天要聞

蘋果推出 2025 彩虹系列Apple Watch錶帶

IT之家 5 月 5 日消息,蘋果今日推出新款 Apple Watch 彩虹版運動型錶帶、錶盤和 iPhone 與 iPad 牆紙。彩虹版運動型錶帶即日起接受訂購,配套的動態錶盤與牆紙近日將隨軟體更新發布。每一條彩虹版運動型錶帶都由手工裝配而成,壓模成型的鮮艷條紋構成形狀大小不一的彩虹條狀圖案,呈現含蓄而又驚艷的多變效果。蘋果稱每一...
華生科技2024年財報亮眼,營收利潤雙增長,但研發項目延期引關注 - 天天要聞

華生科技2024年財報亮眼,營收利潤雙增長,但研發項目延期引關注

5月4日,華生科技發布2024年年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52億元,同比增長46.94%;歸屬凈利潤4942.30萬元,同比增長77.91%。儘管業績顯著改善,但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延期至2025年6月,引發市場對其執行力的質疑。一、業績大幅回升,但仍未恢復至歷史高點2024年,華生科技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實現大幅增長,分別達到3.52億元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