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女性擊劍運動員因拒絕與跨性別對手比賽而遭禁賽,此事引發公眾對美國擊劍協會跨性別包容政策的激烈爭議。
31歲的斯蒂芬妮·特納在馬里蘭大學錦標賽中,以「下跪抗議」的方式拒絕與20歲跨性別選手雷德蒙·沙利文比賽,隨即被裁判出示「黑牌」取消資格。這場風波不僅暴露了體育界對性別議題的分歧,更揭示了管理機構內部支持跨性別政策的強勢立場。
2025年4月的這場比賽中,特納的退賽舉動在社交媒體引發兩極反應。部分網友指責美國擊劍協會「剝奪女性運動員權益」,而協會聲明強調其政策「以包容為導向」,並支持沙利文作為女性組別參賽者的權利。資料顯示,沙利文去年從男子組轉入女子組,目前已在多場賽事中與女性選手競技。特納在接受採訪時坦言,過去五年她刻意迴避有跨性別選手參賽的賽事,但「如今已無選擇餘地」,這位率真的運動員直言,美國體育的「親跨性別文化」令人感覺噁心。
爭議焦點延伸至美國擊劍協會管理層。協會董事會成員達米安·萊菲爾特被指在社交平台發布偽造郵件對話,以此嘲諷反對跨性別政策的群體。2023年流傳的截圖中,萊菲爾特虛構了一位名為「多蘿西」的家長來信,稱其女兒因「賽事不尊重生理女性」而退出擊劍運動,隨後用尖刻言辭回復:「2023年了,別妄想用上世紀觀念束縛所有人。」儘管萊菲爾特事後承認這些郵件「並非真實」,但特納表示,此類行為令運動員對管理層產生強烈不信任。
特納披露,協會內部存在支持跨性別政策的「系統性傾向」。她提到某次全國賽事中,裁判私下告知她「若繼續反對政策,未來可能遭遇不公正判罰」。這種潛在壓力迫使她保持沉默,直到此次公開抗議。而萊菲爾特在個人博客中曾明確表態:「成年跨性別選手有權根據自我認同性別參賽,即使科學依據尚不完善。」
輿論漩渦中,體育界知名人士紛紛發聲。網球名將瑪蒂娜·納芙拉蒂洛娃簡短評論「又來了……」,延續了她近年反對跨性別女性參與女子賽事的立場。社交媒體上,有網友質問「為何懲罰女性而非跨性別者」,也有聲音強調「擊劍本允許跨性別競技」——事實上,特納本人曾在混合組別賽事中擊敗男性選手。
特納的政治立場轉變成為事件另一註腳。她坦言,此次爭議促使她從民主黨支持者轉向共和黨,尤其認可特朗普「禁止跨性別者參與女子運動」的競選承諾。「當政策制定者否認生理差異時,我不知道他們還在哪些事上撒謊。」不過她強調,自己並非針對沙利文本人:「他可能被社會運動裹挾,但問題的根源在於協會政策。」
美國擊劍協會最新聲明稱,現行政策基於「擴大體育參與機會」原則,同時承諾將「根據最新科研調整條款」。但特納指出,過去兩年她多次試圖與協會溝通未果,如今通過輿論壓力才獲得關注。事件餘波中,沙利文未公開發聲,其社交媒體賬號湧入了大量批評與支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