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深圳乒乓球亞洲杯引發巨大爭議,孫穎莎的極端粉絲們不滿偶像0-4完敗,全都把憤怒發泄在王曼昱身上,各種網暴辱罵嚴重侵害了運動員的名譽,更使乒乓球形象大受影響!
眾所周知,乒乓球圈現在成為網上一股巨大的力量,王楚欽和孫穎莎的極端粉絲經常會引發爭議,只要他們覺得偶像受欺負,那網路就會被攪得雞犬不寧。這次幸好王楚欽拿到了冠軍,因此男單這邊沒出大亂子,王曼昱沒有吸取陳夢在奧運決賽的「教訓」,一局也沒讓孫穎莎贏,最終遭遇鋪天蓋地的罵聲。
體育總局不能再坐視不管了,要求大力整頓乒乓球飯圈,如今已經下架了這些經常攪動輿論風波的熱門運動員的超話,使得他們暫時沒有了大規模聚集的落腳點,目前只能四處流散。不過,這些人依舊不甘心,他們依舊覺得孫穎莎很委屈,並曬出以前的視頻證明孫穎莎也曾是受害者,也曾被國乒老大姐們的粉絲霸凌過!
網上曬出了孫穎莎在剛出道時對陣劉詩雯的視頻,當時現場主持人呼籲為孫穎莎加油,但是現場大部分球迷卻在高呼「劉詩雯」的名字;而且,與丁寧比賽時,甚至連解說員也在偏向大滿貫選手。可以說,那時的孫穎莎還沒有很大的名氣,她只能獨自默默承受這些壓力,靠著自己一拍一拍的努力打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當孫穎莎成為人氣最高的球員後,她的那些粉絲也重拾當年劉詩雯、丁寧粉絲的那一套,也在孫穎莎比賽時過分維護她,以至於出現了巴黎奧運會女單決賽、深圳亞洲杯女單決賽的醜惡現象,從而被視為「莎塵暴」!
由此可見,國乒的飯圈文化其實根源並不在孫穎莎這裡,只不過當年的乒乓球還沒有如今的巨大關注度,而這些負面現象也隨著乒乓球價值迅速提升而愈演愈烈。不過,單靠關閉運動員超話就能抑制住飯圈的火焰嗎?反過來說,如果沒有這些狂熱的飯圈文化,乒乓球的商業價值也不會像今天這樣虛高!
如何能夠在擠掉泡沫的同時還不傷元氣呢?參考其他案例,這件事很難兩者兼顧,因為矛盾本身就是對立統一,因為乒乓球商業價值攀升的前提,就是被某些人看中了其強大的飯圈基因!如果蔡振華還執掌乒協的話,他老人家絕對不願為錢而玷污乒乓球的純潔性!
而目前來看,只有王曼昱敢於多次回擊飯圈的惡勢力,她在乒超女團決賽中一人對抗上萬飯圈,並在亞洲杯奪冠遭辱罵後公開回擊,但她得到的卻是飯圈新仇舊恨加一起成倍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