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釣的3個核心技巧,天越冷釣的越多!

冬季釣魚,老釣友常說,冬釣要想魚獲好,長竿短線、多窩走釣、活餌加逗釣。特別是大雪節氣過後,是冬季真正變冷的開始,天氣會越來越冷,但這個時候恰恰是垂釣鯽魚的好時節,特別是大板鯽,越冷反而釣到的越大。

一、長竿短線

大雪節氣過後,短竿近岸想要尋覓大鯽魚的身影已經很困難了。這時傳統釣的長竿短線釣法更給力一些,尤其適合垂釣底層的大鯽魚,有時也可以釣到鯉魚

長竿短線釣法的核心在於「長竿」與「短線」的巧妙配合。長竿短線釣法的首要優勢在於其精準性。冬季魚兒多藏身於特定的水域,如深水區域、水草茂密處或是水底有障礙物的地方。長竿能夠讓我們輕鬆觸及這些難以到達的釣點,而短線則保證了釣餌投放的準確性,可謂是指哪打哪。

再者,這種釣法具有良好的抗風性能。冬季往往風大,過長的線容易受到風的影響,導致釣餌偏離目標。而短線則能有效減少風的干擾,讓魚訊傳遞更為清晰和及時。

二、多窩走釣

大冷天的為什麼要走釣?這主要是冬天釣魚和其他季節不太一樣:其他季節你打窩或者抽窩等魚來就行,但是冬天太冷,魚在水裡不愛動,只有我們自己去找魚,採取多窩走釣的方法,也就應了:冬季人找魚這句老話。

採用多窩走釣人找魚的方式,並不是一味的多走動釣魚,這裡肥貓就跟大家分享走釣的幾個技巧,希望能幫助你在冬天多釣到魚的同時能鍛煉身體。

1、走釣一定要多打兩個窩

在下竿前應該多打兩個窩點,窩點的距離不要太大,5到10米左右就可以,不要離自己的釣點太遠,走太遠也沒有必要。一般就打3到4個窩點就足夠了,窩料的量不需要太多,抓兩把酒米或者雞蛋大小的餌團就可以。

2、走釣要勤補窩

因為我們不能高頻率的來回換窩釣,有時候窩子裡面來了魚我們沒有及時的去釣,魚兒可能就會把窩料吃完。這個時候補窩就很有必要了,一般40分鐘左右就需要補一小把酒米或者雞蛋大小的窩子料就可以。如果那個窩子的魚兒多,那補窩時間就要短一些,但補窩的窩料量要相對少一點,如果沒有出魚的地方可以不補,只補出過魚的地方。

3、有魚星和水花的地方優先釣

我們在走釣的過程中,可以順便觀察一下路過的水面,看哪個地方有魚星和魚泡水花的,就可以優先釣這些地方,不一定非要釣我們打過的窩子,有魚星、魚泡的地方多半都會有魚。

4、走釣動作不宜過大

不論何種釣法動作都不宜過大,動作太大容易驚擾到窩子裡面的魚兒。尤其是冬天晴天走釣的時候,岸上人影晃動動作太大真的會影響水裡面的魚兒。

我們在走釣打窩時,可以在窩料和釣餌里添加上一瓶蓋誘食劑。首先,一瓶蓋誘食劑能夠增強餌料的氣味傳播。冬季水溫低,氣味在水中的擴散速度變慢,而優質的誘食劑可以讓餌料的氣味更濃郁、傳播得更遠,從而吸引那些原本不願活動的魚前來覓食。

其次,一瓶蓋誘食劑獨特的成分可以有效地刺激魚的嗅覺和味覺神經,激發它們的覓食慾望。再者,一瓶蓋誘食劑有助於改善餌料的適口性,增加魚兒的吃口,提高上魚率。

三、活餌逗釣

大雪節氣過後,活餌的效果才會顯現出來,活餌對於冬季不太愛動的鯽魚更有誘惑力,紅蟲蚯蚓才是此時釣鯽魚的主流餌料。活餌加上逗釣,鯽魚開口的效果會更好一些。

活餌逗釣的關鍵在於讓魚餌呈現出動態的效果。鮮活的蟲餌在水中的蠕動、跳躍能夠吸引魚兒的注意,打破冬季魚兒的慵懶和警惕。

這種釣法的優勢顯著。其一,增加了魚餌的吸引力。與靜態的魚餌相比,動態的活餌更容易被魚兒發現和感知。其二,提高了釣魚的成功率。通過不斷地逗引,能夠激發魚兒的本能反應,促使它們咬鉤。

逗釣是冬釣鯽魚的核心技術,並且氣溫越低效果就越好。但逗釣的前提是窩子里要有魚,那我們在用蟲餌逗釣時,誘魚就很關鍵,窩子里有魚了才好釣,這時我們可以在紅蟲或蚯蚓等葷餌上蘸上一點肥貓粉狀小料,小料是濃縮粉狀誘魚劑,添加了獨特誘魚因子,可以讓我們達到快速誘魚、聚魚的目的。小料可直接添加在釣餌或窩料內,也可以直接蘸在紅蟲或蚯蚓上,達到快速誘魚提高魚兒的吃口的效果。逗釣都是在窩點中進行的在,一定要注意:輕、慢、小、靜。

⇣ 助您爆護、大鯽大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