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紅雙喜杯乒乓球賽周末開打,選手祝佳想把乒乓的快樂帶給星星的孩子

「本周末,我要參加全市最大的乒乓球業餘比賽了,希望我的經歷,能給孩子們帶去一些動力。」45歲的祝佳將最後一次參加新民晚報紅雙喜杯乒乓球公開賽中青年組的比賽,他肩負著一個特殊的使命——為自閉兒童做個好榜樣,鼓勵他們奮勇爭先。

圖說:祝佳在往屆新民晚報紅雙喜杯乒乓球公開賽中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下同)

6月22日、23日,新民晚報紅雙喜杯迎奧運乒乓球公開賽將在上海市體育宮開幕,400名乒乓球愛好者又將在這個舞台上演一幕幕老友記。

除了備戰新民晚報紅雙喜杯,祝佳最近利用空餘時間,頻繁去到黃浦區兩所特殊輔讀學校和一所陽光之家,以社會體育指導員的身份,教特殊孩子打乒乓球,帶領他們參加下月舉辦的上海市第四屆市民運動會殘健融合系列賽。打乒乓球,不只要自己快樂,還要將快樂的種子播撒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這是祝佳的心愿。而他和特殊孩子們,有一份特別的情結。

40歲時,祝佳決定正式學打乒乓球,一發不可收拾,不僅入了門,還考出了中乒院業餘b級乒乓教練證書以及二級裁判員證書。上月,上海體育發布招募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訓項目,祝佳毫不猶豫報名參加。在培訓過程中,他認識了特奧賽事的協辦方,於是加入了此次融合運動會的隊伍。

如何走近特殊群體、了解他們,並和他們融合到一起,祝佳比專業的乒乓球運動員更有經驗。祝佳的兒子是自閉兒童,自從祝佳開始打球,兒子也一起來到了乒乓球的世界。「我教了兒子一年,他很喜歡乒乓球。」祝佳在家裡放置了一張乒乓桌、一台發球機,歡迎鄰居孩子一起來打球。對於自閉兒童來說,對聲音很敏感,一旦聲音超過40分貝,就會捂起自己的耳朵。一開始,祝佳的兒子也是如此。三個月後,他不再害怕。於是,祝佳手把手開始教他打球,漸漸地,乒乓球融入了他的生活。

「打乒乓球,可靜可動,沒有身體接觸,對身體的傷害較少,很適合在特殊人群中推廣。留孩子一個人打球,我也會比較放心。」熱衷於公益的祝佳,也希望特殊孩子們都能像自己兒子一樣,通過參加乒乓球運動,敞開心扉、走向社會。

作為社會體育指導員指導特殊孩子參加運動會,祝佳擁有著多重身份,既是學生家長,又是乒乓球愛好者,還考取了教練和裁判證書。除此之外,他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新民晚報紅雙喜杯的老朋友。他決定,帶上兒子、媽媽(自己的乒乓球啟蒙老師),讓他們充分感受、融入滬上乒乓球愛好者的盛會。「我會拍點照片,回頭跟其他孩子分享,鼓勵他們在自己的賽場爭創佳績。」祝佳說。(新民晚報記者 陶邢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