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泰森的脖子,你就知道當年的他有多麼勵志

泰森,是世界拳王,大家知道,泰森比賽中咬耳朵,大家也知道,泰森坐牢,大家更知道……,但關於泰森的脖子,大家知道多少呢?這脖子背後又有多少故事呢?


這脖子太惹眼了?無論從前後左右哪邊看,脖子都比腦袋粗!很多人都說脖子粗,抗擊打能力就強,加上泰森的脖子又特別的硬,這就是泰森很少被擊倒的原因所在。


但是,我想說,脖子粗,脖子硬這一切的一切哪是什麼天生?哪是是什麼一朝一夕的事啊?其實,這都是刻苦訓練,日積月累的結果,哪有天生之說。

曾經的泰森是無數人學習的榜樣

泰森,在18歲之前除了訓練就是訓練,當年的他就是默默無名,沒有任何一個人看好他,更沒有人會看好他會是將來拳壇的未來之秀,但只有他自己始終沒有放棄,並且始終堅持不懈。


成名後的泰森曾親自爆料,當年,庫斯為了他能夠早日成才,真可謂是幾近瘋狂:平日即便是打個空拳,也必須打一個晚上,跑步更是一跑就是半天,俯卧撐可能一個早上都在不停的重複做,所有的這一切,目的其實很簡單,就是為了日後迎來一發衝天的機會。


當然,除了教練對他嚴格的要求之外,那時候的泰森也是相當的自律,無論颳風下雨,每天雷打不動,五點鐘準時起床,習慣性的做慢跑,跳繩,打沙袋,脖子力量訓練,深蹲,仰卧起坐,俯卧撐等等一系列必修課,一一必定落實到位,並且難能可貴的是他從來不偷懶。


那時的他除了吃飯、睡覺就是訓練。

一諾千金的泰森,為的就是打破世俗

其實,泰森在正式進入職業拳壇之前,當時除了教練庫斯•達馬托之外,沒有任何組織和個人看好他。因為,他們普遍認為泰森成為重量級拳手的先天條件不足,一米七八的身高,確實太低了,無法對抗任何一個重量級的拳手。


就連主教練庫斯•達馬托都說:我真心希望你能夠擁有韋弗爾或者肯諾頓那樣的身材,如果那樣的話,你可能就完美。


每當泰森聽到類似話語時,內心就十分悲痛,因為就連他自己也十分清楚自己的身高缺陷,但他卻從不氣餒,並且總是用堅定的語氣告訴庫斯•達馬托:別擔心,總有一天全世界都會害怕我的,到那時,我向你保證每當他們提到我的名字的時候,他們會感覺到自己在流血,他們都會為自己曾經的無知付出代價。


所以,那時的泰森一方面為了證實自己,另一方面也為了不被別人看不起,就日以繼夜地玩命訓練。


又黑又粗的脖子就是那時候訓練的成果。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頸橋練習。

其實,這種訓練方式就是當時的主教練庫斯•達馬托為泰森特殊定製的。其目的就是為了提升他的抗擊打能力,以此來彌補身高不足的劣勢。


這是專門針對頸部肌肉的練習方式,這個練習危險性很大,因為很容易將頸椎損傷,甚至折斷,所以任何選於訓練時必須有專業人士指導。


而泰森那時才剛剛13歲,年少的他便在阿特拉斯和魯尼的指導下,專門進行這種殘酷頸橋訓練。


具體動作就是:腰部騰空,用雙腳支撐,然後頭部後仰,用頭頂著地,頭頂進行前後左右小幅度旋轉。


另外一個辦法就是將頭部掛上一個鐵質的啞鈴,重達幾公斤,然後進行上下運動的訓練,來提升頸部的力量。


泰森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鍛鍊出了強壯無比的大粗脖子,脖子變得粗壯有力了,這樣頭部挨到重擊時,頸部的肌肉就會緩解重拳對頭部的衝擊,減少被擊倒的次數。


人們常說: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泰森的經歷更是將這句話體現的淋漓盡致。

18歲之前,除了訓練就是訓練,流過的汗,吃過的苦,更是常人無法想像。


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泰森,後來終於成了令無數對手瑟瑟發抖的重量級拳王。


縱觀泰森職業之路,從1985年完成職業首秀開始,到1989年5年間,他取得37連勝保持不敗。轉眼1986年泰森更是以TKO方式贏得特雷弗·伯比克,從而贏得WBC重量級拳王金腰帶,繼而成為世界上最年輕的重量級冠軍。而那時的他才年僅20歲。


至此,泰森時代終於來臨!他不僅完成了自己對職業全單的那份雄心抱負,而且也完成了曾經對主教練庫斯•達馬托的諾言:「別擔心,總有一天全世界都會害怕我的,到那時,我向你保證每當他們提到我的名字的時候,他們會感覺到自己在流血,他們都會為自己曾經的無知付出代價。」


泰森,也許目前是拳壇落幕英雄,不可否認的是雖然英堆老矣,但曾經的他絕對是無數拳手的英雄目標及惡夢,更是無數青少年學習的偶像榜樣。

無論現在的他狀態怎樣?但曾經他身上的那種為了目標堅持不懈,努力向上,刻苦訓練,鍥而不捨的體育精神始終值得我們學習銘記。

大家對此有何看?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