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富有的50位拳手:最低700萬美元,最高曾合計賺取10億美元

談到當今世界最富有的拳手,人們往往會想到邁克-泰森、卡內羅-阿瓦雷茲、曼尼-帕奎奧弗洛伊德-梅威瑟等人,但由於時代不同,以及拳手退役後從事新的職業,因此他們的財富差距存在很大不同。


本周,英國每日郵報》整理出了全球最富有的50位拳手名單,引起了外界的極大興趣,其中8個級別世界冠軍曼尼-帕奎奧以2億美元凈資產,位居排行榜第3位,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傳奇老拳王喬治-福爾曼以3億美元凈資產位居第2位,原因是福爾曼退役之後,憑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燒烤爐」系列,賺得盆滿缽溢,以致收入遠遠超過了拳手時期。


大名鼎鼎的「金錢」弗洛伊德-梅威瑟位居榜首,根據《每日郵報》的說法,他眼下的凈資產高達4.5億美元,而在梅威瑟整個職業生涯中,曾合計賺取了10億美元酬金,成為極少數能夠與泰格-伍茲邁克爾-舒馬赫邁克爾-喬丹相提並論的體壇巨星。


在全球50位最富有的拳手當中,「貧富差距」還是相當明顯,諸如英國名將迪利安-懷特,就在本系列當中排名墊底,他的凈資產顯示最低,為700萬美元。

還有很多拳手與福爾曼類似,退役後在新的領域中再次崛起,諸如里奇-哈頓阿米爾-卡漢,前者有自己的健身房,後者擁有自己的體育公司,他們的凈資產顯示為4000萬美元,還有著名的「劊子手」伯納德-霍普金斯,他現在是金童推廣公司的股東之一,凈資產也為4000萬美元。


退役後重新崛起的拳手中,同樣存在著差距,上述提到的哈頓、卡漢等人都屬於成功的代表,卻有比他們更成功的,諸如舒格-雷-倫納德倫諾克斯-劉易斯,兩人遠離賽場後進行了房地產投資,分別以1.2億美元、1.4億美元位列排行榜前10位。


以下是《每日郵報》最富有的50位拳手名單:

50—41位:

50.迪利安-懷特(700萬美元)

49.小羅伊-瓊斯(700萬美元)

48.庫勃特-普列夫(800萬美元)

47.路易斯-奧蒂茲(800萬美元)

46.特倫斯-克勞福德(900萬美元)

45.丹尼爾-雅各布斯(1000萬美元)

44.瑞安-加西亞(1000萬美元)

43.蒂莫西-布拉德利(1000萬美元)

42.肖恩-莫斯利(1000萬美元)

41.史蒂夫-柯林斯(1000萬美元)

40—31位:

40.冼農-布里格斯(1000萬美元)

39.塞爾吉奧-馬丁內茲(1000萬美元)

38. 雷吉利奧-圖爾(1000萬美元)

37.萊拉-阿里(1000萬美元)

36.塞薩爾-查維茲(1000萬美元)

35.約書亞-克羅迪(1000萬美元)

34.喬-卡爾扎格(1000萬美元)

33.弗蘭克-布魯諾(1000萬美元)

32.小安迪-魯伊茲(1000萬美元)

31.大衛-迪亞茲(1000萬美元)


30—21位:

30.巴斯特-道格拉斯(1500萬美元)

29.安東尼奧-馬加里托(1500萬美元)

28.拉里-霍姆斯(1800萬美元)

27.奈傑爾-本恩(2000萬美元)

26.曼紐爾-馬奎茲(2000萬美元)

25.弗萊迪-羅奇(2000萬美元)

24.大衛-海耶(2000萬美元)

23.卡爾-弗洛奇(2000萬美元)

22.桑尼-比爾-威廉姆斯(2500萬美元)

21.米格爾-庫托(2500萬美元)


20—11位:

20.根納季-戈洛夫金(3000萬美元)

19.菲利克斯-特立尼達德(3000萬美元)

18.德昂泰-維爾德(3000萬美元)

17.安東尼-穆丁(3000萬美元)

16.安德烈-貝托(3000萬美元)

15.納西姆-哈邁德(3300萬美元)

14.里奇-哈頓(4000萬美元)

13.伯納德-霍普金斯(4000萬美元)

12.阿米爾-卡漢(4000萬美元)

11.泰森-富里(6500萬美元)


10—1位:

10.維塔利-克里琴科(8000萬美元)

9.安東尼-約書亞(8000萬美元)

8.弗拉迪米爾-克里琴科(9000萬美元)

7.舒格-雷-倫納德(1.2億美元)

6.倫諾克斯-劉易斯(1.4億美元)

5.卡內羅-阿瓦雷茲(1.8億美元)

4.奧斯卡-德拉-霍亞(2億美元)

3.曼尼-帕奎奧(2億美元)

2.喬治-福爾曼(3億美元)

1.弗洛伊德-梅威瑟(4.5億美元)


《每日郵報》公布的相關數據應該只是虛數,諸如1000萬美元的拳手就達到了15位之多,至於具體的數額差距,沒有詳示,或許《每日郵報》也不清楚。同時,相關數據自然引來了爭議,諸如排名第46位的克勞福德,凈資產顯示為900萬美元,但今年7月與埃羅爾-斯彭斯之戰,克勞福德的保底出場費就高達2500萬美元,因此900萬美元很值得懷疑,並且與克勞福德交鋒的斯彭斯並未上榜。

此外,根據相關媒體報道,前拳王泰森如今的凈資產為1000萬美元,但此次同樣沒有上榜,不知是《每日郵報》忘了泰森?還是調研之後沒有得出相關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