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所謂的真相,不過是戴著有色眼鏡的人自以為是而已

先來講個故事吧:

2020年1月,著名NBA球員科比·布萊恩特因飛機失事而去世。

一時間,NBA的球迷或非球迷都陷入了悲痛之中。

我的哥哥,也是科比的忠實球迷之一。

在看到這個熱搜時,哥哥出人意料的很平靜。

如同往常一樣,吃飯,上課、睡覺。

好像完全不記得這個自年少時代起就欽佩的偶像。

即使哥哥的朋友們唾棄他是個「假粉絲」,他也毫不在乎,我行我素。

我當時不明白,直到後來偶然的一天,我讀到了《局外人》這本書。

一個人對他所不了解的東西,總是會有一些誇張失真的想法。

小說的主人公默爾索,是一家普通公司的小職員。

今天媽媽死了。也許是昨天,我不清楚。養老院發來電報:「母逝。明日葬。此致。」等於什麼都沒說。興許是昨天吧。

他向老闆告假,去養老院辦母親的喪事。

他沒有像其他來弔唁的人一樣痛哭流涕,甚至想在母親的棺材錢抽一根煙。

第二天,他遇見了之前的女同事瑪麗,他們吃飯、看電影還一起回了家。

像往常那樣。

直到,在那個海灘上,他開槍射殺了朋友的死對頭——一個阿拉伯人

於是,司法機構自以為正義的審批就此開始了。

媽媽的去世與開槍射殺阿拉伯人這件事被千方百計地聯繫在一起。

我的靈魂與我之間的距離如此遙遠 而我的存在卻如此真實。

很荒謬吧。

「抱著殺人犯的心理埋葬了自己的母親。」

因為在母親葬禮的時候沒要表現出悲傷,彷彿無動於衷。

所以把一場正當的自我防衛,變成了蓄謀已久的謀殺 。

默爾索,成了一個冷酷無情、大逆不道的殺人犯。

法庭上的默爾索受千夫所指。

可他自己,卻是一副無所謂的模樣。

「Whatever」隨便,他對這個世界莫不關心,連同自己的婚姻、工作、甚至於生命。

彷彿經歷這一切的並不是他,而是一個局外人。

因為我沒有什麼好說的,所以我不說話。」

即使被荒謬地判了死刑

我體驗到這個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愛,我覺得我過去曾經是幸福的,我現在仍然是幸福的。為了把一切都做得完善,為了使我感到不那麼孤獨,我還希望處決我的那一天有很多人來觀看,希望他們對我報以仇恨的喊叫聲。


默爾索真的不愛自己的媽媽嗎?

恐怕不是。

他只是,沒有在人前表達出強烈悲傷的情緒。

才會顯得那麼格格不入。

不要先入為主的帶著有色眼鏡看人,未知全貌,不予置評。

1957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加繆《局外人》的頒獎詞:

由於他重要的著作,在這著作中他以明察而熱切的眼光照亮了我們這時代人類良心的種種問題。

相貌醜陋、言行粗魯的人一定是惡人嗎?

慈眉善目、溫文爾雅的人一定是好人嗎?

你不知道,那個總是對自己的狗大喊大叫的口是心非的老人,其實每天都有細心的替患有皮膚病的狗擦藥。

你不知道,看似對偶像的離世無動於衷的哥哥,常常對著電腦桌面上那個抱著籃球的大個子發獃。

這個世界上,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不要帶著有色眼鏡看人,先入為主,有時一開始就是偏頗的。

寫在最後: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希望你也能從書中獲得不一樣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