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熬夜了,北京時間4月7日凌晨,2025年U17亞洲杯小組賽A組第2輪,中國隊1-2不敵烏茲別克。張城瑞第32分鐘的補射破門成為整晚唯一亮點,隨後哈薩諾夫第45+2分鐘的補射扳平,第86分鐘的絕殺徹底終結懸念。這場失利讓中國隊積0分排名小組第三,出線僅存理論可能——若沙特隊末輪擊敗泰國隊,中國隊將直接出局。
首輪1-2負於沙特隊的防守失誤已引發爭議,本場補時階段的防守漏人更讓人大跌眼鏡。哈薩諾夫接應傳中時,中國隊兩名中衛同時失位,門將撲救動作遲緩。這種低級失誤在職業聯賽中都屬罕見,遑論國際大賽。
烏茲別克首輪4-1大勝泰國,展現青訓體系優勢。該國U17聯賽採用升降級制度,球員14歲起參加職業梯隊選拔,16歲進入預備隊輪換。反觀中國隊,多數球員仍在校園足球體系中,聯賽賽程密集但對抗強度不足。魏祥鑫等潛力新星在俱樂部鮮獲出場機會,國家隊集訓期間仍需從基礎傳接球練起。
主教練上村健一賽前強調"學習對手",但實戰中球員頻頻出現越位失誤。第67分鐘李昊陽在禁區前沿猶豫不決,被對方斷球形成反擊。這種臨場決策能力缺失,暴露出青訓理念與實戰脫節。日本籍教練團隊帶來的壓迫式打法,在體能分配上也存在問題,下半場後半段全員跑動距離落後對手12%。
這批球員賽前被冠以"超白金一代",個別媒體甚至將其與2002年世界盃國足相提並論。但現實是,沙特隊替補席坐著參加過歐洲U17聯賽的球員,烏茲別克門將15歲便入選成年國家隊。中國U17球員中,僅有3人參加過亞冠預備隊聯賽。
青訓投入數據更具諷刺意味。2024年中國足協青訓中心預算較2019年增長170%,但U17聯賽場均觀眾不足300人。俱樂部梯隊解散潮仍在持續,某中超俱樂部因欠薪問題,將U17隊員轉至業餘球隊。這種結構性矛盾,遠非更換外教或調整戰術能解決。
當沙特球迷在看台上打出"未來屬於亞洲"的標語時,中國球迷在討論"是否該放棄U系列賽事"。這種集體焦慮折射出深層次問題:我們是否在青訓投入與產出間存在認知偏差?看不到希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