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陣澳大利亞隊,伊萬科維奇所安排的中國隊首發11人和替補5人中,只有韓鵬飛、蔣聖龍和曹永競三人在前兩輪中超聯賽中全部首發登場,其餘的13人,在隊內算得上絕對主力的,也就謝文能、韋世豪、張玉寧和賽鳥四人而已,其他都是替補,有的甚至是替補中的替補,由此我們不禁要問,伊萬科維奇的選人和用人標準到底是什麼呢?
從選人來看,先是放棄李源一,而後將他緊急補招,隨後在只替補用了一場後,就又放棄了。這是在向中國球迷詮釋始亂終棄這個詞嗎?
連續兩場比賽都是單後腰出戰,可當後腰王上源停賽後,隊內剩下的二十幾人中居然沒有一個是伊萬中意的首發後腰,還得緊急補招黃政宇入隊臨危受命,這是在鬧著玩嗎?
雷打不動的愛將程進完全擠不進首發名單,但問題是在兩場都落後的情況下,進攻型球員程進也沒有替補登場,所以程進入選的意義在哪?
從用人看,高准翼聯賽中表現不佳,伊萬依然重用,任其首發,結果受傷。
楊澤翔聯賽中0出場,國家隊替補1場,首發1場!
李磊聯賽中2次替補,國家隊連續首發,絕對核心!
韓鵬飛聯賽中表現低迷,國家隊替補一場,首發一場!
黃政宇聯賽中只出場45分鐘,且表現不佳,緊急招入國家隊,首發一場!
王大雷聯賽中表現不佳,紅牌一張,國家隊連續首發!
韋世豪聯賽中擅長的位置是邊前衛,伊萬國家隊中讓其一場踢前腰,一場踢前鋒!
謝文能聯賽中擅長右邊前衛,國家隊中伊萬安排其踢左前衛,同時兼顧後腰。
塞爾吉尼奧作為火急火燎歸化而來的實力派球員,兩場重要比賽卻只踢了45分鐘。
曹永競和徐皓陽分別被安排踢過右前衛……
不難發現,伊萬科維奇在選人上總是在左右互搏,在用人上總是在亂點鴛鴦譜。
其戰術,無論對強隊還是弱隊,都是萬年不變的442單後腰。
以對陣澳大利亞為例,單後腰黃政宇本來就防守壓力大,想當然的安排謝文能和徐皓陽向中路靠,企圖以防守區域內的人數優勢加大中場攔截的硬度。但實際的結果卻是,兩名邊前衛位置靠中間後,邊後衛身前缺乏保護,導致禁區附近的兩個肋部門戶大開,相當於守城丟了護城河。
而後腰在防守時支援中後衛太多,導致後腰的站位與中後衛持平,失去了防守的縱深,相當於守城丟了瓮城!
如此情況下,國足的防線被擠壓成扁平狀態,不丟球才是怪事!
而進攻端,除了張玉寧外,大多數攻擊手都不是其擅長的位置,個人踢的彆扭,如何能在團隊中發揮出重大作用呢?
但客觀的說,伊萬科維奇也有自己兩點優勢:
1.重用新人,無論此前的謝文能、拜合拉木、汪海健,還是如今的王鈺棟,都在其麾下有過很好的發揮,這種新鮮血液無疑會給國足帶來希望。
2.年輕化氛圍下激發了球隊的個人意志,有一說一,雖然伊萬科維奇在對陣強隊時總是戰績不佳,但幾乎所有的比賽,其安排出場的球員,沒有不拼搏的,雖然這或許是國家隊的使命在驅使球員努力,但其團隊塑造力也值得肯定。
總體而言,伊萬的選人總是左右互搏,伊萬的用人也是亂點鴛鴦譜,但在以上兩點優勢下,伊萬還能帶領國足闖入附加賽嗎?他的戰術還有葯可醫嗎?拭目以待。
以上,諸君以為然否?
歡迎您的點贊和關注,期待與您評論區聊球,更期待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