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南昌,
暖陽高照,春風和煦。
9日,
南昌象湖半程馬拉松鳴槍開跑,
也讓南昌「1+6」全域馬拉松
賽事體系正式鋪開;
一周後,
5000名跑友競逐
南昌鄱陽湖半程馬拉松;
本周日,
南昌安義半程馬拉松又將在
金花爛漫中拉開帷幕。
一個月內舉辦三場馬拉松,
南昌創下一個新紀錄。
萬千跑友交替的腳步間,
不僅丈量著整座城市的春日半徑,
也見證了南昌體育
如馬拉松般的強勁脈動與萬千氣象。
跑出「體育名城」加速度
在「全世界離白鶴最近的地方」
跑馬拉松,
是一種什麼樣的奇妙感受?
上周日,
2025南昌鄱陽湖半程馬拉松
在南昌高新區鯉魚洲管理處開賽。
主辦方為跑友準備了
一條充滿生態之美,
創新活力高度集聚的新賽道:
以天子河公園為起點,
途經十里香樟、白鶴保護小區、紅井村、
清華北大江西分校舊址等
標誌性景觀和建築,
讓跑友在奔跑中與鶴共舞、與花為伴,
暢享城市之美、生態之美、人文之美。


2025南昌鄱陽湖半程馬拉松
「象湖半馬著力推介『江西第一經濟強縣』,南昌贛江半馬突出『產業+科技』特色,鄱陽湖半馬全力打造『最美賽道』,海昏侯半馬彰顯豫章文化風采,安義半馬以油菜花田秀出鄉村新景,進賢半馬打造『醉美李渡』品牌……在南昌,我們實現一馬一特色,每一場馬拉松都是全新的沉浸式城市互動體驗。」南昌市體育局競體科科長余期剛介紹,2025年,南昌在贛江新區及市屬有關縣區、開發區舉辦「1+6」馬拉松系列賽,即以南昌馬拉松為引領,聯動南昌贛江半程馬拉松、南昌鄱陽湖半程馬拉松、南昌海昏侯半程馬拉松、南昌象湖半程馬拉松、南昌安義半程馬拉松、南昌進賢半程馬拉松6個半程馬拉松賽事。通過舉辦系列賽,形成「一市多馬、全域參與」的濃厚氛圍,預計參賽總人數將達12萬人,為打造「馬拉松之城」奠定堅實基礎。


2025南昌象湖半程馬拉松
從2016年南昌首次舉辦馬拉松,
到如今一年舉辦7場馬拉松,
作為江西的體育賽事集聚區,
南昌正迎來發展賽事經濟的「黃金時代」。
世界青年羽毛球錦標賽、
南昌馬拉松、國際龍舟賽、
千人橫渡贛江……

南昌國際龍舟賽 資料圖

千人橫渡贛江 資料圖
近年來,南昌「以體為媒、以賽謀城、以賽興業」,舉辦了一批高水平、重量級體育賽事,秀出城市內在的拼搏精神和城市氣質,展現南昌積極進取、充滿活力的姿態。2025年,南昌計劃舉辦賽事活動400餘項,其中國際級賽事9項、國家級賽事29項,實現「月月有賽事、周周有活動」。
賽事經濟凸顯乘法效應
蓬勃的賽事也帶來了火熱的消費。
頂級賽事的流量轉化為實際消費增量,
是南昌深入實施
體育消費提質擴容行動的全新亮點。
數據顯示,以去年11月舉辦的南昌馬拉松為例,吸引了南昌市以外參賽跑者共20564人,為歷年最高。根據賽後問卷調查數據,外地選手來昌平均停留時間為3天,平均攜帶親友2人,人均消費3488.95元,總體產生餐飲經濟效益0.25億元、住宿經濟效益0.47億元、交通和旅遊經濟效益1.31億元,共計2.03億元;本地選手參賽期間人均消費1380.1元,賽事期間的消費達0.21億元,累計消費經濟帶動達到2.24億元,賽事經濟 「溢出效應」顯著。
一場馬拉松比賽,
能直接拉動衣、食、住、行、游、購
等各項消費,
這對城市經濟是一種提振和帶動。
南昌路跑協會會長袁征告訴記者:
「熱門賽事往往以體育帶動潮流,
以文化撬動商業,
體育與其他領域的界限
也在融合互動中被打破,
帶來賽事經濟的『乘法效應』。」
「我是從長沙來參加鄱陽湖半程馬拉松的。」跑友劉露告訴記者,除了參加比賽,周末還逛了滕王閣、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等景區,給家人和朋友買了很多伴手禮,包括交通、住宿、餐飲,此次來南昌的花費總計2000多元。
「鄱陽湖馬拉松舉辦期間,
南昌高新區各大酒店賓館客流量
和綜合體消費額都有明顯增長。」
南昌高新區黨工委委員、
管委會副主任熊俊說,
「我們希望以『體』帶景、
以景促賽,以賽帶發展,
深入推動馬拉松賽事與商業、
文化、旅遊、展覽等產業融合發展。」
近年來,南昌充分發揮體育賽事「接地氣、聚人氣、煙火氣」的多元價值功能,利用舉辦賽事活動、體育消費周、體育夜市及發放消費券等形式,大力推動「文體商旅展」多方聯動、深度融合,推進賽事「三進」(進景區、進街區、進商圈),形成「體育搭台、融合發展」的活力風景線,讓「跟著賽事去旅行」成為新風尚。近日,國家體育總局公示促進體育消費和賽事經濟試點工作入圍城市名單中,南昌榜上有名。省體育局日前印發的《關於促進體育消費擴容升級的實施方案》也明確提出,推動南昌市開展促進體育消費和賽事經濟試點工作,形成可複製的「江西經驗」。
激發城市向「新」力
眾多高水平賽事活動的舉辦,離不開基礎設施的支撐。作為全國高速公路服務區轉型文化體育產業園的首個範例,雷公坳文化體育產業園集聚馬術、棒壘球、卡丁車等20種運動項目,園區年營業收入逾10億元,入園人數超過120萬人次,獲評「國家體育產業示範項目」「全國城市更新典型案例」;江西首家超萬平方米的大型室內氣膜滑雪場——新勢力冰雪世界預計8月對外開放,項目總投資約1.1億元,建成後將成為南昌首家全天候、全季候、全封閉的室內冰雪主題樂園;全國最大的YONEX主題羽毛球體育運動中心也將於今年7月投入使用;贛江「兩灘七灣」天然泳場和社區嵌入式體育場館的建設,將極大地提升我市體育公共服務水平……
南昌利用體育人氣激活老舊空間,
推動基礎設施的升級與城市更新,
並將體育嵌入生活,
實現「體育生活化」。
數據顯示,
目前全市擁有體育場地20918個,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為42.1%,
國民體質監測合格率達95.1%,
為全省第一。
體育名城建設,調動的是南昌市民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體育賽事的舉辦,也在潛移默化中重塑著南昌市民的「體育基因」。如今在南昌,購買高水平體育賽事門票的市民不在少數,每逢大賽便積極前往現場的「體育迷」也不斷增多。市民體育觀賽理念正逐漸由「湊熱鬧」向「成習慣」發展,體育經濟持續走熱。與此同時,賽事經濟也轉化為深度參與的體育消費動能,帶動體育培訓、體育裝備等分支產業鏈的發展。
一場體育「盛宴」,
見證一城奮進。
當體育融入經濟發展脈絡,
南昌正以其獨特的方式
激活城市向「新」力,
讓歷史文脈與現代活力同頻共振。
來源:南昌發布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