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足3月份世預賽27人大名單已經出爐。這份27人大名單出來之後,國足主帥伊萬有兩處用人引發了外界比較大的爭議:一是寧可用18歲的小將劉誠宇,也不用挪甲金靴侯永永;二是寧可用個人能力一般、飽受外界詬病的海港後衛魏震,也不用海歸青年才俊吳少聰。
此前,我們已經詳細談了一下伊萬不用侯永永的原因(參見本人前期文章),今天我們來重點說一說伊萬為什麼寧可用魏震,也不用吳少聰。
魏震,身高189CM,擁有不錯的身高優勢。在防守中,他主要依靠提前預判和瞬間的反應來完成防守任務。儘管其速度相對較慢,但在定位球進攻方面表現突出,常常在角球和自由球戰術中參與搶點,為球隊創造進攻機會。當然,他的短板也比較明顯,數據顯示,無論是在中超聯賽,還是亞冠賽場,他的失誤相對較多,這也是他飽受外界詬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反觀吳少聰,身高192CM,在制空和對抗方面優勢顯著,對於高空球的處理能力尤為出色。此外,吳少聰速度較快,長傳球精準,這使得他在中後衛和邊後衛位置上能夠自由切換。另外,在帶球、出球以及回追補防等方面,吳少聰也展現出了不俗的能力。他自己就曾多次向媒體表示,慣用左腳的他在帶球和出球上具有一定優勢。綜合考量,吳少聰似乎更勝一籌。
從上海海港的戰術風格來看,球隊偏向於控球型打法,注重中場的組織與控制。在防守體系中,魏震與蔣光太組成的雙中衛組合,具備較強的頭槌和對抗能力,能夠有效地應對對手的高空球進攻。同時,海港隊邊後衛積極插上助攻的戰術特點,要求中衛具備良好的補位和協防意識,魏震在這方面經過聯賽的磨合,與隊友之間的配合較為默契,能夠較好地適應球隊整體的防守體系。
吳少聰則剛剛加盟北京國安,由於各種原因,出場機會有限,只替補出場了1次。我們知道,國安主帥塞蒂恩主導的戰術體系,對邊後衛能力要求極高,不僅要承擔防守任務,還要具備在邊路突破完成助攻的能力。雖然吳少聰具備一定的助攻能力,但由於長時間缺乏正式比賽的鍛煉,使得他在融進球隊戰術方面存在一定困難。而對於伊萬來說,國足比賽一觸即發,他現在需要的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的球員,即能夠迅速適應球隊戰術體系、在短時間內發揮出應有水平的球員,而在這一點上,在中超沉浸多年的魏震顯然在戰術適配性上更符合伊萬的需求。
最近兩個中超賽季,魏震出場次數較多,且多次獲得首發出場機會,且一直保持著較為穩定的比賽狀態。他與蔣光太作為俱樂部隊友,在長期並肩作戰中已經形成了足夠的默契,他們之間組成的雙中衛組合,幾乎可以平移到國足的後防體系之中。
而吳少聰自2023年留洋以來,可謂是一波三折,飽受打擊。先是在土超RAMS巴薩克賽爾俱樂部出場機會寥寥,後被租借到土甲青年聯合以及波蘭球隊拉多米亞克,最終因租藉手續問題無法出場。長時間缺乏正式比賽的鍛煉,再加上傷病困擾,使得吳少聰的競技狀態大不如前。新賽季加盟北京國安之後,他僅在中超第 2 輪獲得一次替補出場機會,而且表現乏善可陳。所以,從狀態對比而言,顯然吳少聰不如魏震。
綜上所述,伊萬最終選擇魏震而放棄吳少聰,或許有以上兩方面的考量。大家對此有何看法,認為伊萬的選擇是否明智,歡迎評論區展開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