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渡,爭渡!上海「五個中心」攥指成拳「立潮頭」

2025年03月15日19:40:28 體育 7861
縱觀全球城市版圖,能夠稱之為「國際中心」的城市屈指可數,而同時兼備經濟、貿易、金融、航運、科創五個中心功能的國際化大都市,或許只有上海。
2025年全國兩會剛剛落下帷幕,會裡會外大家熱議經濟大省要挑大樑。作為全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上海全力聚焦「五個中心」建設主攻方向,紮實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開啟亞拉陸海新通道序幕的秘魯錢凱—中國上海航線迎來「海上駝隊」,打造經貿合作「新絲路」;「陸家嘴金融沙龍」啟動,國內外金融界相聚浦江,共謀金融創新的破局之方;2025全球開發者先鋒大會吸引4萬人次參與,共赴人工智慧的「時空隧道」……上海以近悅遠來的集聚效應彰顯「中心」功能。上海的「魔都熱力」從何而來?答案就在「五個中心」建設實現融合發展、功能提升的生動實踐里。
爭渡,爭渡!上海「五個中心」攥指成拳「立潮頭」 - 天天要聞

2024年12月18日,中遠海運旗下「新上海」輪經過23天的航行,從秘魯錢凱港抵達上海洋山港。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建設「五個中心」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賦予上海的重要使命。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強調,上海要更好擔起責任,積極主動作為,不斷強化「五個中心」的整體效應、平台效應、放大效應、輻射效應,持續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更好為國家試製度、探新路,更好服務全國改革發展大局。
2024年上海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城市經濟規模進入5萬億元新階段。與此同時,世界經貿格局正面臨深度調整,顛覆式創新悄然「規劃」人類社會。大變局中,上海以「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為指南,在新起點上,開疆拓宇保持經濟穩定增長、革故鼎新深化高水平改革開放、換擋轉型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爭渡,爭渡!上海錨定時代方位、勇挑先鋒重擔,如一艘乘風破浪的航船,將「五個中心」攥指成拳,全速航行、勇立潮頭。


看開局:穩錨起航,立本展業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穩外貿穩外資。春日暖風吹進東海之濱,外資外企布局上海的大項目喜訊不斷。
特斯拉與上海的不解之緣再出「續集」:2月11日,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在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正式投產。這是特斯拉在美國本土以外的首個儲能超級工廠項目。延續了特斯拉「上海速度」的高效率,從去年5月正式動工到如今正式投產,這個項目用時僅8個多月。
在與臨港遙相呼應的上海西南角金山區,「落戶」了另一重磅項目:2月5日,豐田汽車公司與上海市政府就共同助力中國社會綠色低碳發展相關舉措達成合作意向。豐田決定在上海市金山區獨資設立雷克薩斯純電動汽車及電池的研發和生產公司,計劃於2027年投產。
行走在上海街頭,不乏外國友人穿梭其中,韓國遊客騎上共享單車,日本旅遊博主打卡外灘,西班牙遊客體驗中國高鐵……他們感嘆這座城市的現代與包容,不論你來自哪裡,都能夠無縫融入。
細細觀察會發現,他們並不都是旅遊「過客」。來自英國倫敦的科尼與妻子一年內第二次到訪上海,這次他們要留在上海工作。「我剛剛獲得了公司派駐在上海工作兩年的機會,這會是我職業生涯中非常美好的一段時光。」科尼說。
爭渡,爭渡!上海「五個中心」攥指成拳「立潮頭」 - 天天要聞

2024年11月30日,隨著赴華免簽國家持續擴容,眾多國際遊客紛至沓來,外國遊客在上海外灘聽導遊講解。新華社發(陳浩明 攝)

腳步是最真實的態度。外商投資加碼、擴容,看重上海的哪些特質?毫無疑問,產業基礎、科創活力、金融支持、物流便利、人才供給,都是選擇上海的理由,而受訪外資企業口中最常說的關鍵詞還是「機遇」。
上海提出不斷強化「五個中心」建設的整體效應、平台效應、放大效應和輻射效應,這是向全球市場釋放的最積極信號,集聚國內外企業前來展業興業。
一組數據可透視上海「五個中心」建設的最新進展:2024年,上海口岸進出口總額繼續保持世界城市首位,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4.27萬億元,鏈接全球能力深化拓展;2024年,上海產業體系現代化水平持續提升,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慧三大先導產業規模達到1.8萬億元;2024年,上海金融市場成交總額3650.3萬億元、增長8.2%,各類持牌金融機構增加到1782家;2024年,上海成為全球首個年吞吐量超過5000萬標準箱的世界大港,集裝箱吞吐量連續15年位列世界第一;2024年,上海每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57.9件,已建、在建和規劃重大科技基礎設施20個,上海已位列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第一方陣。
華東師範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曾剛表示,上海本身經濟規模和體量較大,在此基礎上的持續穩定增長,含金量更高。這些數字背後的向上向新的功能提升,更讓企業看到了與城市共同進步的發展機遇。
一滴水可折射陽光的燦爛。城市功能提升,在一個小小經營主體的發展軌跡中形成閉環。
在長寧區「上海硅巷」科創街區里,就有一家獨角獸企業——黑湖科技。作為工業服務業企業,黑湖科技成立8年間,致力於用數據驅動工廠內和工廠間高效協作,依託雲計算物聯網、大模型等前沿技術,助力工廠提升協同效率,實現產業鏈上下游互聯互通,目前已服務3萬家工廠,幫助中小工廠解決數字化轉型中的難題。
「這些中小工廠是我們外貿出口的主力軍,通過信息技術幫助企業實現供應鏈革新,讓其在風險挑戰不斷加劇的國際市場中,降成本、減庫存,提高風險抵抗力,這就是我們的價值所在。」黑湖科技創始人兼ceo周宇翔說,「我們的服務範圍越來越廣,市場前景越來越好,也吸引了更多的投資者助力我們實現進一步躍升。」
金融助力科創、科創賦能產業、產業創造增量,輻射帶動效應猶如湖水泛起漣漪,不斷蕩漾開去。「取名黑湖,寓意是我們要通過技術的穿透力,洞悉供應鏈黑色湖水中看不透、摸不清的脈絡,上海鼓勵、服務創新,全方位孵化培育企業發展,讓我們和我們服務的幾萬家工廠明晰了發展路徑。」周宇翔說。

大梁:激流搶灘,謀定破局

上海從不缺少冠以「中心」的稱謂,在每一個歷史時期,都承載著不可替代的職責使命,也賦予著不同的時代內涵。
新中國成立之初,上海立足於全國經濟中心城市的定位,輕重工業均衡發展,紡織業曾佔據全國半壁江山,鋼鐵產量達到全國15%左右,為新中國經濟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改革開放大潮中,上海錨定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中心的戰略目標,以浦東開發開放為龍頭,帶動長江三角洲和整個長江流域地區經濟實現新飛躍。
邁進新時代,上海向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目標不斷邁進,建設經濟、貿易、金融、航運、科創「五個中心」的藍圖愈發清晰,全力以赴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充分發揮龍頭帶動和示範引領作用。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可能對我國貿易、科技等領域造成更大衝擊。此時此刻的上海,不懼風浪、敢於破局。
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表示,上海加快建設「五個中心」既面臨挑戰,也存在機遇。總的來看,機遇大於挑戰,我們有底氣、有動力、有優勢。
在深化「五個中心」建設的過程中,上海一直在主動發現問題、積極解決問題。如何推動金融創新防控系統性風險?怎樣提升航運高端服務水平?如何讓科技創新湧入產業發展的洪流?哪些改革創新可推動構築高水平開放格局?上海匯聚各方力量,解難題、抓落實,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
爭渡,爭渡!上海「五個中心」攥指成拳「立潮頭」 - 天天要聞

從上海虹口區北外灘空中俯瞰黃浦江兩岸(無人機全景照片)。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以「集」字當頭,凸顯「中心」效應,釋放發展潛能。

一年一度的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諮詢會議,上海已經堅持舉辦了36年。這些國際企業家們關註上海、身處上海,與上海共謀發展之道,也深知當前世界面臨的挑戰增多、不確定性加大。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諮詢會議為國際企業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橋樑,讓業界領袖看到了上海的開放和務實,更樂於以建設性方式與上海開展對話交流,攜手應對共同挑戰。
——以「融」字為要,形成「中心」協同,提升整體功能。
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正牽引產業結構和運行方式發生重大變革,全球供應鏈條、產業組織、分工協作發生深刻變化,這更加要求上海實現「五個中心」的協同、融合發展,比如國際經濟中心深化與科創中心的聯動,通過科技創新賦能產業轉型升級,同時深化與金融中心的聯動,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能。

——以「闖」字驅動,實現「中心」破局,引領改革創新。

新近成立的上海未來產業基金,總規模達到100億元,將堅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戰略,聚焦「0-1」的科技發展階段。上海未來產業基金總經理魏凡傑說:「我們不僅要為科學家團隊提供『第一桶金』,還要與上海高質量孵化器和新型研究機構等合作,打造彙集多方資源的樞紐,推動科學家創業行穩致遠。」上海未來產業基金將重點關注未來健康、未來信息、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材料、未來製造等六大未來產業,成為聯合社會資本共同投資、孵化前沿科技的耐心資本和戰略資本。
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偉說:「上海全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出台了8版行動方案。此舉提升了企業感受度,更好支持企業增強創新能力,從而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推動生產力水平不斷提升。」


向未來:全速進發,積厚成勢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把大力提振消費擺在2025年政府工作的首位。在上海,新興消費市場注入新元素,一張小小的「卡牌」,鏈接起年輕人的大市場,又激發了藝術大家的潮趣味。
耄耋之年的上海國畫家戴敦邦近來與遊戲周邊企業卡游開啟合作,共同開發四大名著的主題產品。他說:「我畫了一輩子了,一直想『講好中國故事』,希望能通過卡牌等新興文創產品讓大眾更喜歡中國傳統文化,並且更好地傳承下去。」
卡游公司站在了遊戲周邊產業的風口,在上海設立了研發、運營中心,魔童哪吒、斗羅大陸、秦時明月等中國ip的文化產品已經從國內火到海外,甚至吸引卡牌強國日本網友「海淘」。
廣闊的消費需求讓上海的首店、首展接二連三,更令人稱奇的是,上海的商業不斷增加優質產品供給,釋放多樣化、差異化的消費潛力。周邊潮玩、寵物食堂,新興業態蔚然成風,令人不得不感嘆,消費換擋來得如此迅猛而清新。
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新消費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而這些創意產品的「成長史」,其實都離不開科技創新的持續加持。
動畫電影《哪吒2》中的一句「若前方無路,我便踏出一條路」,打動和激勵了很多人。在上海,也有一個「哪吒」,而它的大放異彩,讓人看到新一代科創生力軍的巨大潛能。
爭渡,爭渡!上海「五個中心」攥指成拳「立潮頭」 - 天天要聞

2024年10月14日,在大學生創新成果展現場拍攝的上海交通大學的「哪吒——全球首個『海空一體』跨域航行器平台」項目展台。該項目獲得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4)冠軍。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在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4)總決賽上,由上海交通大學30名博士、碩士以及3名博士後接力完成的全球首個海空一體跨域航行器平台——「哪吒」,獲得了唯一冠軍杯。這是當前國內外公開發布的同類成果中下潛深度最大、負載能力最強、水下運動範圍最廣的一款海空跨域航行器。
「『哪吒』項目七年科研攻堅,十年磨一劍,產出了具備原創性和引領性的傳統和先進技術結合的成果。」項目負責人、上海交通大學海洋學院學生呂晨昕說,「擴展項目在國家安全、海洋觀測和海洋資源利用等領域都可以得到應用。」
其實,鬧海的不止「哪吒」。2024年,上海科學家在《細胞》《自然》《科學》三大國際頂級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58篇,佔全國30%。據悉,上海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相當於地區生產總值的4.4%左右,其中基礎研究投入佔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比重達11%左右。基礎研究「最先一公里」和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都開啟了「加速跑」。
上海市副市長劉多表示,上海將繼續加大投入,深化基礎研究先行區建設,發展涵蓋不同領域的新型研發機構,在前沿領域加強布局,加強孵化和成果轉化。
人人都在攀登心目中的那座高峰,而這登山越嶺的足跡共同構成了城市向上的動力。
2024年,上海新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60家、外資研發中心30家,累計分別達到1016家和591家。新春伊始,西班牙奢侈品牌羅意威在上海靜安嘉里中心揭幕,金燦燦的門店裝飾照射著上海火熱的商圈經濟。就在羅意威新店不遠處,蘋果上海靜安零售店人氣火爆,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去年親自為這家門店啟幕,蘋果在美國本土以外最大的應用研究實驗室也位於上海。庫克說:「我愛上海,我認為上海是世界上最棒的城市之一。」
每一份努力匯聚成勢,就將踏出通往未來的一條路。面對正在被重構的世界格局,上海作為長三角區域的龍頭、國家開放樞紐門戶,致力於突破外部阻礙,為要素流動打開通路、疏通堵點,進而在新的全球網路中佔據有利身位。
上海不以一時得失作為評判標準,而是持之以恆地著力提升城市功能。以「五個中心」建設為引擎,搏擊於經貿困局的滄海之中,角力在科技創新的浪潮之巔,上海勇擔使命、守正創新,正全力探索破題之道。
以高水平開放和高度市場化來深度鏈接全球,與國際市場擁抱在一起而不被割裂,上海「五個中心」是關乎未來成敗的重要戰略。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陸銘說,上海是中國市場環境最開放、政府管理最高效、科創能力最頂尖、基礎設施最完善的城市之一。上海作為長江經濟帶的「龍頭」和亞太城市帶的中間點,藉助長江經濟帶快速發展這一「天時」,以及國內國際兩個維度的「地利」優勢,可以更好地發揮區域經濟增長極作用,也將成為國內大循環中心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鏈接。
2025年全國兩會勝利閉幕,神州大地吹響了催人奮進的號角。春光正好,上海聚焦深化「五個中心」建設的重要使命,更好為全國挑大樑、作貢獻。



來源丨新華社

體育分類資訊推薦

王者:敵方打野是鎧咋辦?放棄猴子,別用娜可露露,他能輕鬆應對 - 天天要聞

王者:敵方打野是鎧咋辦?放棄猴子,別用娜可露露,他能輕鬆應對

在王者榮耀中打野一直都是隊伍中的核心輸出位,一名會玩打野的玩家確實能把隊伍的節奏帶起來,而且打野類英雄能給玩家帶來快感,畢竟大部分打野都不缺傷害,鎧本賽季被策劃極強之後,強度和登場率直線提升,畢竟現在的鎧二技能空放野可以獲得位移效果,使得該英雄不管是支援還是團
沒抓住機會啊!火箭雙向合同新援在進攻端的表現令人非常失望? - 天天要聞

沒抓住機會啊!火箭雙向合同新援在進攻端的表現令人非常失望?

在此前的一場NBA常規賽中,主場作戰的洛杉磯湖人以140比109輕取了大量輪換球員輪休的休斯頓火箭。本場比賽後,拿下了兩連勝的湖人的戰績提升到了50勝31負,繼續排名西部第3位;而遭遇了兩連敗的火箭的戰績則是下滑到了52勝29負,繼續排名西部第2位,這兩支球隊都已經鎖定了自己的排名。本場比賽中,火箭的雙向合同鋒線新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