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冬會|閑記:一片「冰」心,何以予「壺」

2025年02月14日17:55:03 體育 1787

新華社哈爾濱2月14日電(記者戴錦鎔、魏婧宇、馬思嘉)不似短道速滑的刺激緊張,不像冰球對決的霸氣鋒芒,不及花樣滑冰的優雅柔美,被稱為「冰上國際象棋」的冰壺,似乎是冰上項目中一個特別的存在。

滑行,投壺,刷冰……一場比賽持續約兩個小時,可遠觀,可靜賞,可歡呼,可凝望。

亞冬會|閑記:一片「冰」心,何以予「壺」 - 天天要聞

2月12日,中國隊選手王智宇(左)和李智超(中)在比賽中擦冰。新華社記者 胡星宇 攝

第九屆亞冬會的冰壺賽場上,前國家隊隊員王冰玉說:「我的人生與冰壺相連。」

本屆亞冬會中國冰壺隊教練譚偉東說:「冰壺是刻進我骨子裡的東西。」

哈爾濱市平房區冰壺館製冰團隊負責人杜偉說:「冰壺點亮我的後半個人生。」

一片「冰」心,何以予「壺」?

亞冬會|閑記:一片「冰」心,何以予「壺」 - 天天要聞
2月14日,中國隊選手姜嘉怡在比賽中擲壺。新華社記者 李嘉南 攝

「這是一個充滿魅力的項目。」王冰玉說,與冰壺結緣,自己經歷了從運動員、到教練、再到國際技術官員的身份轉變。賽場內外,冰壺如同自己的良師益友。「如何平和地看待當下的處境,怎樣處理棘手的問題,怎麼讓團隊變得更好……這些經歷讓我終身受益。」

精妙布局、隨機應變、穩健投壺,看似簡單,卻是雙方戰術的博弈。籌謀與智慧冰上相遇,腦力與體力同台競技。

「就像下棋,每個球都需要精心布設,在有限時間裡以最快的速度選出最優的路線。」練習冰壺20多年的杜偉不僅打冰壺,也深耕冰壺產業。在他看來,不確定性讓冰壺更富有吸引力。

亞冬會|閑記:一片「冰」心,何以予「壺」 - 天天要聞
2月14日,日本隊選手松永愛唯在比賽中擲壺。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相較於其他冰雪項目,冰壺更加從容,也更加包容。譚偉東做冰壺運動員、教練員已有20多年,他說,不論男女、老少皆宜,冰壺有益身心健康,有益思維鍛煉。不僅如此,它還是一種社交方式,適合打開與陌生人的了解與對話。

作為亞冬會冰壺館首席製冰技術員,德國人約阿西姆今年75歲,29歲就開始接觸冰壺。退休前,他是一名建築工程師,冰壺讓他能從繁雜的工作中暫時抽離,換換腦子,緩解壓力。

還有很多人,愛的是冰壺的競技精神。

「冰場上下,大家都很有禮貌,無論結果如何,雙方選手都會握手言和。」卡達冰壺女隊選手阿姆娜·哈穆德·阿爾-卡特說,和善友好是其獨特的精神內核。

亞冬會|閑記:一片「冰」心,何以予「壺」 - 天天要聞
2月14日,韓國隊選手金素姬(左)和中國隊選手董子齊在賽後握手致意。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冰壺給了我全新的體驗。」來自四季如夏的泰國,查娜提普·松克漢姆第一次代表國家參加亞冬會,短短結緣四個月,便讓她想向更多熱帶國家「安利」這項運動。

作為團體項目,冰壺比賽少不了隊友之間的默契配合,那是人與人之間深層次的信賴與羈絆。「如果說冰壺帶給我什麼,我想最大的收穫就是有幾個志同道合的隊友。」中國香港冰壺男隊隊長張卓華說,幾名隊員都不是專職運動員,因冰壺相識,成為並肩作戰的夥伴,雖工作在不同地方,但總會抽時間一起練習,順便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樂。

亞冬會|閑記:一片「冰」心,何以予「壺」 - 天天要聞
2月10日,中國香港隊選手張卓華在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鄭煥松 攝

選手、教練、裁判,觀眾、記者、志願者……不同崗位的人對冰壺有著不同的理解,可謂「一壺千面」。但因為共同的熱愛,一方不大的冰場上凝聚著熱切的目光、真摯的掌聲。

體育分類資訊推薦

國足試試嗎?18強賽已有7隊換帥 戰績均有明顯提升 - 天天要聞

國足試試嗎?18強賽已有7隊換帥 戰績均有明顯提升

3月份的兩場18強賽已經結束,中國男足客場0-1不敵沙特,主場0-2輸給澳大利亞,慘遭3連敗。8輪比賽過後,國足僅取得2勝6負的戰績,以6分,-13個凈勝球的成績,排名C組小組墊底。6月份客場挑戰印尼,國足若無法在客場贏球,大概率將提前1輪
上港兵發青島!三大主力缺陣 蒯紀聞隨隊出征 - 天天要聞

上港兵發青島!三大主力缺陣 蒯紀聞隨隊出征

北京時間3月27日,中超第3輪比賽,上海海港將客場挑戰青島西海岸。本場比賽,上海海港將有多名主力球員缺陣,包括武磊、蔣光太、徐新等人。而球迷最關注的國青第一新星蒯紀聞,則獲得了隨海港出戰客場的機會。在球隊前場缺兵少將的情況下,蒯紀聞有望迎來
日本要拿世界盃冠軍,連西方媒體都信了 - 天天要聞

日本要拿世界盃冠軍,連西方媒體都信了

3月份的世界盃預選賽打完後,日本和伊朗在亞洲區率先出線。作為全球第一支通過預選賽進軍美加墨的球隊,日本隊的優異表現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全球知名體育媒體ESPN在盤點亞洲區預選賽時,將日本稱為歐洲和南美之外全球最強的球隊,更是直接發出了日本能
石川佳純:福原愛後的中文十級選手,單戀馬龍無疾而終 - 天天要聞

石川佳純:福原愛後的中文十級選手,單戀馬龍無疾而終

作為日本乒壇的標誌性人物,石川佳純的名字不僅鐫刻在乒乓球的歷史中,更以其獨特的個人魅力和跨界影響力,成為體育界與公眾視野中難以忽視的存在。從賽場上的「微笑刺客」到退役後的多元探索,她的人生軌跡展現了競技體育之外的豐富維度。
喊價170萬歐,申花不當冤大頭,歸化國腳把自己弄得無球可踢 - 天天要聞

喊價170萬歐,申花不當冤大頭,歸化國腳把自己弄得無球可踢

喊出170萬歐的年薪後,歸化國腳把自己弄得無球可踢……怪不著任何人!當初申花和費南多簽約,根源就是因為薪水沒談攏。具體情況是小摩托年薪要價120萬歐,再加上50萬歐的經紀人佣金費用,總價高達170萬歐。申花沒有當冤大頭,其他中超球隊也被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