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馬龍訪台的第四天,行程是台北故宮和101。故宮因為龍隊的到來今天異常火爆,今天的龍隊穿了一身黑色套裝,溫文爾雅中又透出成功男士的成熟和穩重。
抵達台灣第四天,馬龍從沒有保鏢到貼身保鏢,到摟身保鏢,這魅力實在太強了。 為了確保馬龍的安全,保鏢小哥哥攬著他的腰在人潮中艱難前進,連龍隊都沒有想到在台灣會被男人攬腰吧。
龍隊在故宮還挑選了很多紀念品和小禮物,原來世界冠軍爸爸也和我們普通的家常爸爸一樣,去哪旅遊都會買點兒特色禮品回去,兩個兒子馬里奧和奧里弗這下該高興了,他們倆可能還不知道「Hello 爸爸」已經紅到了台灣。
龍隊真的是一張非常成功的文化交流名片,可能很多大學生都能在他十年飲冰的痛苦、糾結、敏感和自我懷疑的救贖中找到共情,他讓我們相信肉體之軀真的可以對抗歲月;他讓我們知道原來真的有凡人英雄。
如果說相比較2016年里約龍的意氣風發,我更喜歡36歲的馬龍,他在歲月的沉澱中更加的謙遜、溫和、柔軟,他像是黑暗世界中的光,讓我們很多人知道了努力的意義和珍貴。
當我看到他站在巴黎奧運會的領獎台上,我才明白什麼叫"天下英雄誰敵手,我與我,周旋久。"時間會讓他的身體衰老,體能跟不上,動作技巧變形,但時間不能打敗他,馬龍的對手只有他自己,他創造的那個時代會永遠刻在歷史長河裡!就如同他自己所說,希望大家能夠記住有一個「鞍山小馬」,而他,出走半生,內心對乒乓球的熾熱仍然是那個鞍山小馬。
我們總是在唏噓英雄遲暮,但那高處馬龍去過且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這是你在國家隊21年來最大的釋懷吧。他一次次登頂時我想說他和時間打了個平手 比夢想走得更遠。但現在我想說:馬龍,你比時間,更勝一籌!
馬龍不是天生的樂天派性格,他細膩又敏感,甚至說他性格的底色是悲觀的,哪怕他帶給我們的永遠是溫暖的笑容。在這樣的輿論環境下,他承受了多大的痛苦,他是怎麼熬過黑暗的,我們是沒有辦法感同身受的。
在攀登的路上,當他一次次和夢想擦肩而過,想必他也無數次問過自己,他當初應不應該選擇乒乓球,他到底適不適合打乒乓球,他到底能不能拿冠軍。然而這何嘗不是命運對他的終極大考,要成為男乒歷史最偉大的運動員,這些劫難都是他必須要去承受的,當被自己最熱愛的運動折磨的體無完膚,瀕臨崩潰的時候,是否還可以找到自己的初衷,是否還能保持最初的那份熱愛,太難了。
而馬龍的堅毅便在於他在漫長的黑夜中走出來了,在自我救贖中迎來了屬於他的涅槃重生,2015年開始馬龍彷佛換了個人,技術和心態都已經大成,可能當一個人的積澱累積到一定厚度的時候終究要爆發,而馬龍在蘇州世乒賽迎來了真正意義上的蛻變。
從2016年開始,馬龍就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脈一樣越戰越勇,在一戰又一戰的勝利中,他終於找到了自信。2016里約奧運會男單冠軍,2017年全運會冠軍,2021年東京實現雙圈大滿貫+,唯一一個全滿貫,男乒歷史第一人,這一年他已經33歲了。直到2024年,在他年近36歲時,他實現了奧運六金王,再次刷新了個人記錄。
年少成名,但卻大器晚成,我覺得這評價在馬龍身上會比較恰當,十年如一日,一次次的痛苦與掙扎,一次次又重新站起來,男乒歷史絕無僅有的這份榮耀便是老天對你的褒獎,你值得擁有。所以,馬龍值得所有的人尊敬和尊重。
(文中照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