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前的東京奧運會,不滿20歲的張本智和「稀里糊塗」地輸給了對手。巴黎奧運會,張本智和已經是日本男團的領軍人物,將參加男子單打、男子團體、混合雙打三個項目的角逐。張本智和是日本隊的王牌,近日他在接受媒體專訪時的一席談,也讓外界看到一個更趨成熟,也更可怕的國乒對手。
東京奧運會,為了自己首次奧運會備戰五年的張本智和躊躇滿志,作為世界前五排名的選手,他想著起碼可以拿到一枚獎牌。然而,男單八分之一決賽,他卻半小時內輸給名不見經傳的對手。「既充滿了殘酷,同時又帶來了機遇。」這是張本智和的奧運初體驗,「所有的努力都是在贏球的那一刻得到證明。」

搏殺式的打法,標誌性的嘶吼聲,有些不知天高地厚,這是剛出道時的張本智和的標籤。馬龍、樊振東、王楚欽等國乒主力,都曾被張本智和打敗。如果說之前更多的是靠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拼勁,那麼隨著張本智和技術能力的提高,經驗值的增加,他具備了新的衝擊力。
張本智和的特點是速度快、銜接快,反手能力較強。在2022世乒賽男團半決賽,中國隊對陣日本隊,張本智和接連戰勝王楚欽和樊振東,一人獨得2分,給中國隊製造很多的麻煩。好在日本隊其他兩名選手實力較弱,沒能阻擋中國隊男團十連冠之路。
跟國乒主力之間的差距在縮小,但張本智和身背的壓力更大了。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今年)五六月的時候,晚上緊張地睡不著,總覺得拿著拍子舒服點,我也知道晚上去練幾個球沒有用,但感覺在乒乓球上花更多的時間就能贏。」
身邊的隊友從水谷隼、丹羽孝希,到戶上隼輔和筱冢大登。張本智和坦言,「水谷和丹羽比我大十歲左右,有他們在我旁邊,我感到非常心安,哪怕比賽輸了,也會多一份慰藉。戶上隼輔比我大兩歲,但是在國際比賽上我比他多打了幾年,我和大登一樣大。」從釜山到成都的世乒賽,張本智和已經逐漸適應被隊友依賴的角色變化,「這是要打進世界前十、世界前五的選手必經之路。在打國際比賽的七八年里,我已經熟悉了對手和比賽,亞洲、歐洲、南美各地的比賽都經歷過,自己的狀態也比以前好一點。」

不打無準備之仗。張本智和不再是曾經的「愣頭青」,「四五年前的我就像現在的松島輝空那樣,打比賽沒有包袱和壓力,贏了就賺了,輸了就算了,可以下次再來。現在輸完球總會自我反思,贏球之後也會仔細復盤。」
去歐洲打聯賽,減重10斤,一切都是為了備戰巴黎奧運會。「確實在年齡方面我還可以再衝擊兩三次奧運會。日本隊的年輕小將確實很厲害,我也希望在未來的十年能繼續壓住他們。但是乒乓球的未知太多了,所以現在的機會才更要抓住,不能把希望寄托在未來。」張本智和把所有的精力都聚焦在當下。
巴黎奧運會前,張本智和以賽代練在WTT賽事「稱大王」。6月底的WTT常規挑戰賽突尼西亞站,他拿到男單、男雙和混雙三個冠軍。7月初的WTT球星挑戰賽曼谷站,他又是奪得三項冠軍,其中男單決賽他戰勝了國乒隊員林高遠。

張本智和的生活以乒乓球為圓心。「這麼多年來,我唯一不變的就是對乒乓球的熱愛,要是沒有這份熱愛,我可能早就不打了。我可以不練球,但不練球的時候我又很想念乒乓球,可能這樣的喜歡才是真正的喜歡。」
欄目主編:陳華 圖片來源:新華社
來源:作者:秦東穎 徐繪築